关于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73710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对普外科临床中的急性阑尾炎炎进行临床诊断,并对该病进行分析,探讨该病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将在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住院治疗的96名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资料为研究依据,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8人,观察组的治疗手段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治疗方式为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对两组的术后恢复健康的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前者的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之间都明显小于后者,且数值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在术后的排气时间也短于对照组。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是一项比较有效的治疗急性阑尾的手术方式,同传统治疗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具有创伤面积小、出血量少和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值得在阑尾治疗临床上进行推广,但是手术时间相对较长。
  【关键词】 普外科临床 即兴阑尾炎 治疗 分析
  在普外科疾病中,急性阑尾炎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为阑尾出存在压痛、反跳疼痛以及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现象,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是阑尾腔发生了梗阻。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对该病进行确诊的难度并不大。近年来随着民众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以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早期发病患者在就诊时的典型症状并不明显,增加了医生的诊断难度。将我院在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期间治疗的96名急性阑尾炎患者治疗作为研究资料。以下是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过程。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住院治疗的96名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资料为研究依据,随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48名。对照组男性27名,女性有21名,年龄在14~65岁,平均年龄为(31±2.5)岁;观察组中男性有30名,女性有18名,年龄在13~66岁,平均(29±1.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为: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手术中患者保持卧位,全麻下实施气管插管,随后在患者的右下腹部位实施切口,探查患者的阑尾位置和积液情况等,若有积液,则要将积液吸出。随后对阑尾系膜实施常规性处理,将患者的阑尾残端进行包埋,随后用甲硝唑溶液冲洗患者腹腔,最后将手术切开部位进行缝合。
  观察组手术治疗的具体过程为:借助腹腔镜实施阑尾切除术,患者保持平躺位置,手术切口位置在患者的脐上方5mm处,并通过此处的切口放入腹腔镜和Trocar,在医务人员的监视下,将操作钳放入患者的左右下腹,探查阑尾周围等位置并是否存在积液,若存在,则将积液吸出后,借助钳子夹住阑尾的末端,分离患者阑尾周围粘连的组织。并将患者的阑尾的根部进行结扎,随后电灼患者的阑尾系膜部位,并实现对阑尾的完全切除,并且要对阑尾的残端实施电凝,并对患者的腹腔进行反复冲洗,最终将创伤出进行仔细缝合。
  1.3 观察项目和指标
  观察两组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的排气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资料中的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方差表示,用t检验,当P<0.05时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通过实验室、影像学和B超检查实现确诊,在治疗效果上,腹腔镜手术治疗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手段(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1: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需要及时实施治疗,并且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要充分认识到患者的体征特点,特别是对不具备典型性的右下腹疼痛患者,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右下腹的麦氏点疼痛,这一体征是判定急性阑尾炎的关键性特点;②在对病人进行B超检查的过程汇中,如果发现了患者的右下腹存在腊肠状的肿块则需要将其充分考虑为急性阑尾炎;③急性阑尾炎属于感染性疾病的种类,因此大部分患者在发病的同时还伴随着合并感染的征象,由此提示,在病人的诊断和检查中,如果患者的血常规结果显示:患者的白细胞水平升高比较明显,且存在左移现象,则可以将阑尾炎作为考虑病症。[1]
  针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分析,普外科手术方法是治疗该病的最有效手段,并且目前临床普遍存在开腹阑尾切除手术和近年来比较推崇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开腹阑尾手术切除术是比较经典的手术类型,同时还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但是手术中会造成患者较大的机体创伤,造成大面积组织的暴露,导致术中出血量的增加,并且十分容易产生手术并发症,患者在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腹腔镜阑尾手术是微创手术的一种,该手术的最大优势并不需要开腹,就能实现患者病情的准确探查,该手术过程有着创伤小出血少等特点,患者在术后可以实现快速的恢复。[3~4]此次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前者的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之间都明显小于后者,且数值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中实施腹腔镜手术的观察组在术后的排气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
  综上可知,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是一项比较有效的治疗急性阑尾的手术方式,同传统治疗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具有创伤面积小、出血量少和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但是手术时间相对较长。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兴旺.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4:98.
  [2]罗列兵.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7:95.
  [3]郭威廷,李继志.关于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10:100-101.
  [4]陈定蓉.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7:60-61+63.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乳房美容效果好,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 方
【摘 要】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2月本院诊治的118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保守治疗,研究组在保守治疗基础上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NIHSS与BI评分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在两组治疗后NIHSS与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的基础上,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摘 要】 目的 研究比较分析盐酸罗哌卡因和盐酸布比卡因对高龄产妇剖宫产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龄产妇86例,均行剖宫产手术。将这些产妇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产妇均43例。对研究组产妇予以盐酸罗哌卡因麻醉,对参照组产妇予以盐酸布比卡因麻醉,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两组产妇予以不同的方法进行麻醉治疗,研究组产妇的最大运动阻滞恢复指
【摘 要】 目的 通过与盐酸布比卡因对照, 对左布比卡蛛网膜下腔阻滞行老年下肢手术的临床效能进行试验观察。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A组为左布比卡因组,B组为布比卡因组。采用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 经L2-3间隙穿刺。随后记录麻醉起效时间、肌松达标时间、感觉阻滞时间;持续观察麻醉前后血压、心率等的变化情况;随访术后头痛、头晕以及尿潴
【摘 要】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经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8例,病例收集时间在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间,根据患者发病时间与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于发病后7h内单纯给予血肿抽吸治疗,发病7至72h内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观察组(54例)于发病7h内联合清除血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再出血率、死亡率、治疗前血肿量、抽出血量。结果 ①观察组
【摘 要】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内分泌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1月,纳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共53例,经数字法分两组。研究组有27例,选用左甲状腺素钠。对照组有25例,选用甲状腺片。对比疗效。结果:两组中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率更低,有显著差异(P0.05),且不具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研究组治疗  选用左甲状腺素钠,每日1次,用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激素补充治疗改善围绝经期症状的效果。方法:在2013年8月-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症状患者中抽取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病例数均一样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人数均为28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安慰剂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激素(克龄蒙)补充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促卵泡素、Kupperman评分以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促卵泡素和Kup
【摘 要】 目的 本文就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对比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方法 就我院2013年06月01日至2015年02月01日就医的80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并将80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通过随机分类的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其中,干预组的40例患者经由多索茶碱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的40例患者经由氨茶碱治疗的方式。同时,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摘 要】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评价诊治效果,总结手术管理经验。方法: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共执行TURP术187例,其中发生尿路感染28例纳入感染组,余者纳入对照组,调取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因素分析。结果:感染发生率14.97%,病原学培养阳性78.57%(22/28),混合感染25例,检出菌株66株;其中大肠埃希菌48.48%;均伴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