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里逛全球博物馆

来源 :莫愁·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stop_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哥是我儿子同学的爸爸。他很关注家庭教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些獨特的方法。暑假时,武哥自告奋勇,替我们管理同小区内6个孩子。
  这些孩子都是“狗也嫌”的年龄,我们都替武哥捏把汗。武哥倒是开心,说他想到一个亲子项目,叫“宅在家里逛全球博物馆”,想给孩子们打开一个全新的学习与思考的窗口。

一只将近3亿元的盘子


  “宅在家里逛全球博物馆”从一只盘子开始。当然不是普通的盘子,它在香港被拍卖出2.943亿港币的天价。武哥把这只盘子打印出来,分给每个孩子一张。
  一双双小眼睛盯着纸上这个不起眼的盘子,充满惊奇:它是一只神盘吗?怎么制造出来的?
  一起去博物馆里寻找答案吧。
  武哥带着孩子们从国内到国外逛了八九家博物馆,寻找这些博物馆里那只昂贵盘子的“兄弟姐妹”,它们如今在世界各地惊艳全人类。
  逛完之后,孩子们知道了,它们叫汝瓷,是北宋专供皇室用的高档瓷器,而那只神秘的盘子是古人洗毛笔用的,叫笔洗。
  原来,汝瓷承载了几个皇帝的梦想,它们的出世建立在无数次失败与精益求精的基础上。比如,它们身上那些开片,原本是缺陷,工匠们却巧妙地把这种缺陷转变为精美绝伦的装饰。而汝瓷的高光是它们的颜色,古人称之为天青色。
  据说,五代时一位皇帝,偶然见到大雨过后云破之处的一抹青,被美到勾魂,于是决意要把这抹青烧到瓷器上。为了一抹生动的颜色,古人花费了一百多年的努力。
  孩子们目瞪口呆,若有所思,懵懂的小脑袋里开始了想象之旅,像汝瓷上美丽的开片和雨后天晴云开之处的生动,缓慢释放出神奇力量。

活了一万年的老神仙


  为了稳住他们刚刚萌芽的兴趣,武哥选了一部非常精彩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5分钟,一件国宝一个故事,神秘有趣,非常对孩子们的胃口。
  几千年前的贾湖骨笛能吹出怎样的笛声?镶嵌绿松石的甲骨蕴藏着怎样的秘密?古人如何运用占卜术?“九九乘法口诀”最早出现在哪里?秦始皇留下了哪些痕迹?漆盘上的“喵星人”怎样与一个女人的命运产生交织?“王者之音”曾侯乙编钟到底有怎样的时代回响……
  看上去冷冰冰的博物馆,原来是一位经历丰富、活了一万年的老神仙,他能讲很多鲜活的故事。孩子们已经着迷,他们迫切想去了解世界各地的博物馆。

多了一种特别好看的气质


  周末,儿子没有像之前那样只顾看动画片和玩游戏,而是逛博物馆,“武伯伯说的,全球的博物馆可以在家里随意逛。”
  我让孩子从三个渠道来逛博物馆。一是下载了一些关于博物馆的纪录片;二是买来一些关于博物馆的书籍;三是找到一些博物馆论坛和社群。
  儿子通过这三个渠道逛博物馆,沉迷其中,乐此不疲。
  有一天,我在追剧,看到皇后的凤冠,怎么会没有凤呢?儿子得意地跟我解释:“妈,您看的是隋朝故事,那时的装饰品崇尚自然要素,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比如隋炀帝皇后的萧后冠,就有13棵花树。”很显然,这些都是他逛博物馆时了解到的。
  又有一天,儿子突然对我说:“妈,我长大了想当建筑设计师。”原来他看了《贝聿铭的光影传奇——伊斯兰博物馆》这部纪录片,深受影响。后来自己又找出与贝聿铭相关的一些建筑来了解,深受震撼,由此把贝聿铭当成了心中的偶像。
  暑假期间,儿子和他的伙伴们大部分休闲时间都沉浸在线上博物馆,我们能感觉到,他们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有了明显变化。其中一个小女孩,在逛了好几家珠宝博物馆,了解了大量珠宝知识之后,说将来一定要成为一位珠宝鉴定专家,还要创办自己的珠宝品牌。
  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讨论着,我突然觉得他们身上似乎多了某种特别好看的气质。陈丹青说:“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看来,逛多了博物馆的孩子,也会特别好看,这种好看来自数千年文化的熏陶,来自人类精华之美的润染,来自思维开阔后的生动。
  编辑 凉茶 1872248468@qq.com
其他文献
“如果有机会,你猜你的孩子会不会换父母?”在家庭情感体验课堂上,杜云云老师抛出了这样一个话题。  “不会。我们很爱孩子,相信他也如此!”一位父亲笃定地說。  “我想应该不会。我的孩子很贴心,对我们也很尊重。”一位母亲温柔地说。  “那么,现场的家长们,你们觉得自己孩子不会换的,请举手。”老师再次朗声问道。  我微笑地环视了一下全场,家长们都自信地举起了手。  “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杜老师说话的
期刊
Q 我的孩子5岁,明年上小学。小区同龄的孩子已经认识不少字,我很困惑,到底要不要提前教孩子认字呢?A 1  前几天,也有朋友问我同样的问题:孩子快上学了,要不要提前认点字?我以为,可以认,但不要为了认而认,机械地认。  回顾教过的历届一年级,发现提前认字对孩子来说好处不少。  从语文课本的学习来看,汉字是低段学习的重点。每一课都有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提前认识一些,学习起来肯定会稍显轻松,从而能更
期刊
父亲之言行,乃是一种精神,象征着责任、公正、豁达等美好品质。这种精神就是家风,在三代人中传承,也一定会传得更加久远。  父亲进入苍老状态似乎只是这两年的事。先是白内障手术,视力恢复不太理想;后来是听力下降,戴上了助听器;接着又是鼻子囊肿手术、急性阑尾炎手术。从走路时疾疾如风到踯躅而行,从谈笑风生到反应迟缓,父亲像换了一个人。  小时候,父亲是我最崇拜的人,他豁达外向,刚正不阿。  父亲做厂长时拒不
期刊
给孩子以成功的希望,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一个孩子只要心中有成功的希望,他就会为获得成功而不懈努力。这是每一位家长都能够做到,也一定会做得很好的事情。  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是给孩子成功希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关键是父母要学会发现。  有一个小方法,想推荐给每位家长:给孩子准备一个荣誉袋,用它收藏孩子的各种荣誉或奖品,积累孩子的一点点优点和进步。这个荣誉袋将不断地给孩子以希望,
期刊
浩洋哭了  刚接手一个新班。面对新的老师,孩子们学得都很认真,这多少让我有点兴奋。  在教学“认识分米”时,由于学生对“米和厘米”有了粗浅的认识,个个踊跃发言,那场面真是热闹。  我向孩子们提问:“小明每天早上都要喝一盒牛奶,牛奶盒高是12( ),需要配一根吸管,吸管长度是2( )。”  坐在墙角的浩洋原本默不作声,今天也被这样的气氛感染,竟然举起了手。  “吸管2厘米太短,肯定喝不到牛奶.应该填
期刊
近期与家长沟通,很多人问我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认为当前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格局,它能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1  在我所接受的家風家教中,母亲的豁达让我受益匪浅。我在职场受点委屈,或者办事不顺利,偶尔回家和她讲一讲,她经常安慰一句话:“活络活络,莫想多咯;大方大方,自然有一方。”  母亲胸襟宽广,心中有他人。我童年时,最盼望过年,过年时能痛痛快快吃肉。但母亲总会把家里的肉食,分
期刊
1  前段时间,有个家长向我咨询:她女儿快两岁了,到哪都要拿着她那带耳朵的小帽子,帽子已经又旧又破,但是孩子一定要抱着、闻着才肯睡觉。于是担心孩子是不是有恋物癖,问我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恋物癖不等于依赖物品。恋物癖是一种心理障碍,一般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依赖物品,是某种物品带来满足和愉悦感,从而对这件物品产生了依赖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安全毯现象”,相当于人从高处往下跳时,地上放一
期刊
1  年底,因為答应编辑要在过年前一天交付书稿,所以天天在工作室赶稿。但又不能完全不管娃,于是过上了赶三天稿、带两天娃的幸福生活。  豆豆常常抱着一盘棋,对我说:“妈妈,你每天那么辛苦,来陪我下盘棋吧。”委婉得不留痕迹。有时,他会安静地坐在我身边,问:“妈妈,写作是不是很孤独?因为陪伴你的只有你的想象。”  我很惊讶他竟然有这样的语言,于是问他:“你觉得值得吗?”他回答:“值得,当有那么多人可以看
期刊
我一向认为,如果孩子表现不错,不宜多表扬,免得他骄气日盛,不利于进步;如果表现不好,必须马上指出,免得重蹈覆辙。  面对我的苦口婆心,孩子常常不以为然,有时甚至与我顶嘴,亲子关系越来越不和谐。  有一次,孩子跟音乐老师学吹葫芦丝。几天后,我们让孩子吹来听,检验一下学习成果。孩子吹得断断续续,不成调子。顿时,我的眉头皱成一团。然而,太太却露出欣赏和陶醉的表情。  待孩子一曲吹完,我正想批评几句,太太
期刊
1  你相信语言也是一种力量吗?可以不着急回答。听我讲一件事吧。  那天,一个三年级女孩的妈妈找我:老师,我孩子每次考试总是很粗心,一点也不细心,很简单的题目都会写错,我愁死了,这该怎么办呀?  下面是我和她的一小段对话:  我:你能描述一下孩子考试不细心的样子吗?  她:明明21+19等于40,她却写成4;明明应用题要有“答”,她总是忘了写;这次做错的题,下次还会错。  我:如果她不像你说的这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