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 P 石墨烯结构和电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人工晶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wei3136240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在广义梯度近似下,本文研究本征石墨烯和掺杂不同浓度P的石墨烯结构和电子性质并发现本征石墨烯禁带宽度为零;对于P:C掺杂比分别为1:17、1:7、1:1的石墨烯,其P-C键长由0.142nm的C-C键分别增大为0.1629nm、0.1625nm、0.1751nm,其对应带隙分别由零带隙变为0.28eV、0.44eV、1.21eV:费米能级逐渐下降。分析分波态密度后发现,在掺P石墨烯中主要为P原子的印态电子影响其总态密度。
其他文献
利用化学方法在金电极的表面原位合成纳米多孔金,将乙醇脱氢酶固定在电极表面制成乙醇传感器.讨论了Nafion膜、扫描速度以及体系pH的影响.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由于准备材料丰富、操作环节较多,往往会导致一些新手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我认为在美术活动指导中一定要把握好以下三对关系:  一、自主与规则——向无序的场面“说不”  幼儿美术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只有创设宽松的环境,才能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但是,有时候过于强调环境的宽松反而会在美术活动中出现规则松散、场面混乱的现象。如在美工活动
根据环境监测课程的本身特点和理论教学的规律,结合教学实际,对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初步探讨,从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方法和优化教学方式等方面,阐述了环境监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内容。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具备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介绍了一个研究型综合实验-化学修饰树脂吸附邻苯二甲酸行为研究.实验使用后交联及化学修饰反应制备了偏苯三酸酐修饰树脂,并通过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实验研究其对邻苯二甲
为验证ITO的光电性能,以不同类型ITO作为光电阳极,采用旋涂与真空蒸镀的方法制备本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电池ITO/PEDOT:PSS/P3HT:PCBM/A1,研究了ITO表面形貌及光场分布对太阳电池光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