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不仅仅是讲故事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l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Storytelling教学抓住儿童对故事语言敏感性,挖掘儿童语言发展潜能,使儿童在英语故事中自然而然习得语言,掌握英语学习内容。本文阐述了利用Storytelling——故事教学中进行的一些简单的实践。主要是从情境教学与故事教学的区别,Storytelling在教学中的运用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故事教学 Storytelling 小学英语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苏教译林版牛津教材,每个单元分为:Story time, Fun time, Cartoon time, Letter time, Song/Rhyme time, Checkout time。在这本英语教材中,大量使用了语篇(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而这些语篇大多是以故事、对话的形式出现的。外国专家曾经总结说:Storytelling has been a magical tradition since time began.这种魔力在孩子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来说,故事教学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由于生活环境相对狭小,不能提供大量的简单易消化的资源。经教育学者研究所得:Storytelling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故事本身引发的乐趣,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Storytelling这简单的活动,可以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地使用故事教学,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
  一、故事教学与情境教学的区别
  目前,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大都采用的是情境,即语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情境,成为我们语言教学的实例,把枯燥的语言知识形象化,从而完成教学目的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情境教学的特点是:具有生动形象性,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兴趣。
  故事教学(Storytelling)是指:教师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通过故事的方式引出教学内容,运用所学内容,复习本学科的内容。故事教学在英语学科中的具体运用就需要设计同样或类似的内容反复出现在不同的场合。故事教学与语境教学存在一定差别。语境只是故事教学的一部分。而Storytelling教学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也促使他们的英语倾听能力、理解能力得到迅速发展。故事中新呈现的单词、句型、文化内容不断输入给学生,使他们沉浸其中。
  二、Storytelling初进课堂教学
  据笔者观察,目前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所用故事教学有两种:一是把故事放在每一单元或一课时之中,作为一个单元或一个课时学习的主要内容,在此之后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是围绕故事来开展的;二是把故事放在一个单元的后面或学完几个单元后的复习阶段,从而成为复习巩固的一种素材,或者是一种阅读学习的材料,来给学生提供一个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1.基于Storytelling的新授课教学
  (1)运用Storytelling进行单词教学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译林版英语教材低年级内容不是很多。一般为四五个单词,两三组简单句型。这就需要适时地利用故事来展开教学,使孩子们在一个他们喜闻乐见的环境中习得英语。
  例如,我在教学动物类单词时,运用“农场运动会”这个故事帮助孩子们学习动物类单词:a cow, a dog, a duck, a pig, a cat。Old Macdonald一个农场上,农场上都有些什么动物呢?运用What’s this?It’s a...来学习单词。之后,故事继续:今天阳光灿烂,天气不错,Old Macdonald要为他的动物们举行一次跑步比赛,我们一起来为喜欢的动物加油吧。顿时教室里“Cat,cat,cat!”“Dog, dog, dog!”...童音此起彼伏,学生欣喜异常。同时,在第二课时时,我利用图片,让学生们自己来复述故事,评出“小小故事王”。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巩固单词,增加学习兴趣,学生也能灵活运用句型。
  (2)利用Storytelling进行句型教学
  中年级阶段,学习内容逐渐增多,故事教学的互动性也应适当增强。讲故事的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在故事语言环境中,提高了学生的倾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课堂气氛也在互动的环境中灵动起来。
  这是3A Unit 4 my friends的 Cartoon time的教學:我出示了Sam的头饰,学习This is my friend.He’s/She’s...(时间AM.8:00)。T:Let’s say “hello”to Sam.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新朋友Sam打招呼,向Sam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之后,帮Sam完成单词拼写,灵活使用句型等难题。讲述了Sam一天的活动后,到了晚上7点。Sam遇到了Bobby,发生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在看Cartoon,模仿语音语调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进一步复习了本单元句型。在向Sam介绍自己和好朋友的过程中,也是运用句型的过程。随后,我又让学生模仿Cartoon time的故事,自己编故事,并讲给同学们听。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听、读、模仿表演、编、讲故事的过程,不断地听、读、运用所学句型。这样对新句型的高频率的运用,学生对句型的掌握也较快。
  (3)利用Storytelling进行语法教学
  到了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增多,逐渐接触到了语法知识。语法内容的教学,假如只是单纯的讲解,学生会感到非常枯燥无味,不容易掌握。而运用了故事为载体,那么这种教学将会变得很不一样。学生会觉得语法也可以“So easy!”
  我在教学译林版英语6A Unit 4 Then and now一课之后,由于开始涉及过去时态,因而我在课外阅读课中设计了Then and now的时间比较教学过程。首先,在PPT上出示一个农场:“Hello,boys and girls.I often go to the farm.I like pulling up the carrots.” 接着便开始表演拔萝卜,一边说:“I am pulling up the carrots.”然后说:“I pulled up the carrots just now.”然后把这两个句子写在黑板上。之后,在PPT上出示apple trees的,学生扮成farmer: “I am a farmer.I pick apples every year.I picked apples just now.”学生表演摘苹果。这时老师说:“She is picking apples.”摘完后说:“动词的形式不同,为什么一个动词会有不同的形式呢?”学生纷纷回答说:“因为时间不同。”“因为时态不同。”……我反问他们:“在我们中文中动词会不会因为时间不同而改变形式呢?学生回答:“没有。”我们一起分析了所学几种时态的结构和用法。紧接着,我叫学生模仿例句,用不同的时态进行练习。如此一来,绝大部分学生都对动词的两种时态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这种故事教学,是不是比传统教法有趣一些?
  利用故事教学,在一个个或简短,或幽默的故事中,学生们学单词,学英语,学语法,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
  2.基于Storytelling的复习课教学
  在学完一个单元,或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后,以及每个学期中和期末,我们教师大都会及时组织复习工作。复习,对于我们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头疼的一件事。久而久之,师生大都不会喜欢这类复习课。
  用有趣的故事贯穿在复习课之中,效果会很不一样。这是一节很有趣的复习课。这节课的主题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上课的老师在引导学生帮助小蝌蚪寻找妈妈的过程中,复习了:There be 句型;情态动词can的用法;like 的用法。紧凑的故事情节,温馨的板书,紧扣着整堂课的主题。通过Storytelling这个方式,随着故事推进,复习语法和语言点的知识,学生在故事的吸引下,在帮助小蝌蚪的过程中,谁还会觉得枯燥呢?
  后来,我也尝试了几次类似的复习课,发现学生上这样的课,要比平时认真得多,学习效率也高了不少。复习课也可以有不一样的精彩!
  三、结语
  Storytelling强调听说领先,所以这一教学方式容易偏向于对学生听力的培养,而忽视“说”的能力。因此,教师在Storytelling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学生说话的机会,耐心吸引学生认真听英语,尽可能地运用语言。学生在故事学习中增多了英语词汇,并逐步学会组织灵活使用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Storytelling是一个值得关注并研究的教学课题,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与总结,使这一教学方式得到真正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强海燕,赵琳.中外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2]闫素萍.讲故事,学英语[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2).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手段也层出不穷,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探索与努力,总结出了许多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如激趣法、创新法、表演法等。但是,笔者要说的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果一味地遵循方法,不重视学生的客观接受和表现能力,脱离实际,其结果只能是徒劳无功、事倍功半。以下笔者通过亲历的几节课堂实录举例说明。  一、没激起来的激趣法  激趣,顾名思义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
策划人语:怎么教学生才肯主动学?怎么教学生才能学会学?这是老师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已成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任何教学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组成,方法的选择是有限的,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无限的。如何用有限的方法去解决无限的问题,需要我们的教育智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在类比推理中,掌握迁移知识的方法;在求异创新中,
【摘要】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计量的精确度系指测得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学习“求小数的近似数”时有两个难点:一是如何让学生理解保留到整数,要看十分位,保留一位小数,要看百分位,……;二是将一个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得到了1.50后,为什么末尾的0不能去掉,1.50比1.5更精确。  【关键词】近似数 数轴 精确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只限于智能领域的“深度学习”概念,已广泛运用到教育教学领域之中。如何让学生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实现“深度学习”?我们认为:一是在教学中善于为学生搭建思维阶梯,促使学生深度思考;二是在学生学习困顿处搭支架,自主建构,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关键词】深度学习 理性思维 深度理解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人工智能与人机交互的大踏步前进,“深度学习”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布鲁纳在《教育的适切性》一书中提出了具有人本主义精神的课程观。他认为:“课程所指向的问题应该是人们如何恢复首创精神并意识到自身的本领,如何行动起来诱导人人想要学习。”在这样的视野下,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意义的创造者。新课程倡导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改造者、创生者,这充分体现了“教师即课程”的理念。一线教师要摆脱死教书本的樊篱。就要充分认识到学科课程的目标与意义所在。  那么,当下的教师
策划人语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变革的推进作用,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现在,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老师们利用信息技术营造新型的教学环境,达到启发思考、获取信息、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摘要】贴合童心的绘本阅读有助于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表达与写话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享受的状态下学习。本文以休闲阅读为切入口,提出了一系列将绘本融入写话的教学策略:首先,发掘绘本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主要包括续编故事、激发想象,留心观察、品悟图画以及仿写句式、增强语感;其次,营造良好的绘本写话教学氛围,在家中开展亲子阅读的方式将绘本融入写话教学。   【关键词】低年级 绘本 写话 休闲   写话教学素
摘 要:酵母多糖是从酵母的细胞壁中提取出来的一些大分子糖类聚合物,主要成分是葡聚糖和甘露聚糖,能够激发机体免疫力,增强对细菌和病毒引起畜禽疾病的抗病力。因此,对于畜禽而言,它具有促进生长和防肠道病,改善肝胆脾等生理功能,分解清除畜禽机体毒素沉积的功效。酵母多糖作为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饲料添加剂,本文对其在禽类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酵母多糖;免疫机理;甘露聚糖;禽类应用  1 酵母多糖的概述 
【摘要】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从预测最近发展区、搭建“脚手架”和调整支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摭谈对“脚手架”教学几点感想,以期能够激活“脚手架”教学,促进每个学生发展,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情分析 脚手架 攀爬 效率   “脚手架”教学模式的建立,有效地将课堂大任务肢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学生在课堂上“拾阶而上”,逐步推进三维目标,顺利
【摘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为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了知识基础,但并不是说有了知识就等于有了核心素养。实践性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正有效地弥补了常规课堂教学时间、空间、形式上的不足,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和补充。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实践性作业 核心素养 落地生根   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