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牧场到草地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shao1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金牧场》到《金草地》,无论是在小说内容还是叙事结构上,张承志都做出了大量的删改,他不仅大大缩减了小说内容的丰富度,更是将原本复杂的结构进行了简单化和平面化处理。由牧场到草地,张承志在发掘新的精神栖居。
  关键词:内容删改;结构变化;删砍原因;对比研究
  作者简介:扈琛(1993.3-),男,汉族,山东潍坊人,武汉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01
  从1987到1994,从24万字到14万字,从四条或六条线索的立体结构模式到两条线索的平面组合模式。从《金牧场》到《金草地》,无论是结构、内容还是叙事侧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遍重写金牧场”,当光怪陆离的表层结构被抛弃之后,《金草地》完成了张承志创作诗情面貌的统一。
  一、从《金牧场》到《金草地》:删改情况
  1、小说内容的删砍
  十万字的删改,单从数量上来看都已不是小数。那么,从《金牧场》到《金草地》,删改的十万字究竟在哪里?
  《金草地》的删砍情况为:①《金牧场》中的黑体字部分仅保留了第一章、第三章、第五章和第十章中插入的黑体字部分内容,其余六章中的黑体字部分全部删除。②《金牧场》中有关访问日本的内容(即《金牧场》中J部分)基本删除,仅保留小林一雄(冈林信康)部分歌词、安田保卫战以及小段议论和对真弓家乡景色的描写。人物平田英男与夏目真弓被完全删除。③穿插于访问日本(J)中的仿宋字体部分——对大陆的回忆基本保留下来。④知识青年插队到蒙古牧民家中(即《金牧场》中M部分)的内容被基本保留,但穿插于其间知青的私人生活与感情部分基本被删除。⑤红卫兵重走长征路的内容基本未被删砍。
  2、叙事结构的变化
  首先,《金草地》改变了《金牧场》的章节划分模式,将原本分为上下两部共十章,每章包含黑体字部分、J、M的布局转变为全书五章,不再分部,每章分节的模式。在《金牧场》中全书的十章并没有题目或者其他说明,而《金草地》却给分出的这为数不多的五章加上了题目。
  其次,《金草地》中不再做字体的区分,全文采用宋体字体(仅在歌词或引用“大海的信”时使用楷体加以区别),不再以多种字体进行内容的区分。
  第三,《金草地》放弃了《金牧场》中字母J和M的使用,转而在每章每节前用“一”、“二”等数字代替,每一章不重新排序,因此也可以说《金草地》全书分为五章共八十六节。
  总而言之,从《金牧场》到《金草地》删改颇多,外部形式中的结构布局和线索设置发生了极大变化,而内部结构却在这些删改当中基本保留了它的原貌。
  二、从《金牧场》到《金草地》:删改原因
  1、从叙事转向抒情
  “《金牧场》写得吃力而施展不得,整个设计全错了。我这个相当讨厌模仿外国文学的人,那次深深受了结构主义文学的骗,莫名其妙地这求了一个失败的结构。在框架(即陷阱)的诱导下,思想和文学两方面都别歪了劲儿。” 张承志的这一席话,很明确的说明了对《金牧场》的删改动机。结构的复杂使得整部小说写的吃力,张承志原本所擅长的抒情、对信仰的追求、对生命的崇拜,都因为叙事结构的过于花哨而吸引了太多的目光,这些反过来都削弱了作品的抒情性质和引导性质。
  2、极端信仰的爆发
  90年代后,张承志皈依了伊斯兰教的哲合忍耶。当前期不甚明晰的心终于找到信仰的寄托之后,张承志的写作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极端信仰的爆发令张承志的写作重心更加偏重对生命的崇拜和对信仰的追求。这种思想发展到顶峰的结果,就是将《金牧场》中一切与这个主题相关性不大的内容进行大幅度的删砍。诸如M知青插队时候的朦胧爱情、J访问日本时候的我与真弓、黑体字部分的诸多议论,但凡是通往信仰之路的阻隔,都被张承志毫不留情的删砍了。尽管其中不乏神来之笔,尽管J访问日本与M知青插队反映了张承志经验世界的二重性形成了“都市—草原”的二项式,尽管更多的细节使得《金牧场》更加光芒四溢、更加丰富多彩,但张承志都放弃了这些。
  三、由“牧场”到“草地”
  《金草地》的出版并没有受到读者群和评论界的青睐。与这位“小弟”《金草地》相比,学者与读者们似乎更喜欢“大哥”《金牧场》。自然,“牧场”是好过“草地”的。不论是更宽广的叙事背景,更详实的小说情节,还是令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結构。《金牧场》的可读性和耐读性都远远凌驾于《金草地》之上。
  不难发现,从《金牧场》到《金草地》作品的格局变小了。由“牧场”到“草地”,由广阔到局部,由洋洋洒洒24万字到14万字,由包罗万象到仅保留知青插队和重走长征路。相对于《金牧场》,《金草地》或许应该只是它的精简本或精华本。但无可置疑的是,《金草地》保留了《金牧场》中最精华的部分,它们一样的色彩鲜亮,不管是“牧场”还是“草地”都散发着金灿灿的光。
  “牧场”从此逝,“草地”寄余生。
  参考文献:
  [1]张承志.金牧场[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
  [2]张承志.金草地 [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
  [3]杨怀忠.张承志研究[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
  [4]高秀芹.重复与递变:从<金牧场>到<金草地>[J].小说评论,1996(5).
  [5]张承志.十遍重写金牧场[J].人民文学.2006(9).
  [6]张承志.岁末总结[J].中国作家.1994(2).
其他文献
我回来了  我没有走的太远  我把太平洋边上的海啸分割成小块  连同亞马逊河上的雨一起打包  我用了三百六十五天的行程  从西伯利亚绕道而来  我还带来了礼物  是你朝思暮想的小南国的椰子树  它风情万种地撑开了叶片  却左右不了朝夕相伴的涛声  我还可以把青藏高原的格桑花移植在康桥旁  借着如水的月光  去分享再别康桥里的缱绻情长  那点柴仅仅能把你的锅底燎热  那块碳也只能熏暖你的体温  太阳
此庭园面积狭窄、空间逼仄,竟然容纳下那千山万水,并未造成视觉疲劳,反而赏心悦目,便是因为采取了北宋水墨画大家郭熙的高远、深远、平远“三远”透视法而布置的。  日本庭园有着别于世界园林和东方园林的独特性,但也受到了中国园林、思想、文化、艺术的影响,比如儒释道思想的注入,比如中国水墨画的体现。  北宋河阳人郭熙,是著名水墨画家,也是绘画理论家,在他的画论《林泉高致集》中总结出了“高远”“深远”“ 平远
最是跪着的羔羊的庄重  最是鹰之巨陷的苍白瞳孔  與八百里雪野,风声  渐近消亡。  草垛上空觅食的灰色麻雀  或也扶不住一团篝火  ——当冬已深数尺  掩过膝盖的冷,无迹可寻  宅门深处  我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我能听见诸神的颂祷  和困在一口钟内的滴答之音  即使没人动  甚至当房间变暗时
游子  家山一去过十年,朝暮常思泪落弦。  今又桃花香异处,窗前怕见月儿圆。  家乡之秋  一抹丹霞岭上游,松涛阵阵唱金秋。  嫩江水美肥仙鹤,空谷凝云颓不流  落花  昔日枝头艳,也曾盈袖香。  一朝梅雨妒,几度粉颜伤。  入土馨依旧,失魂情亦庄。  来年花更秀,必定满山冈。  鹧鸪天·崛起  七十阅兵朝烈魂,九三礼炮振乾坤。  八年抗战狼烟起,万里悲情山水吟。  思过往,看当今,同胞亿众一条心
作者简介:李玲(1993-),汉族,甘肃兰州市人,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影视题材研究。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1  影视语言也具有指意性,但指意性可以说是影视语言最基础的功能,作为艺术语言的影视语言,其最核心的本质是审美性。指意性和审美性不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它们更多的是相互依存和
作者简介:张路加(1989.9-),女,汉,陕西西安人,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0-01  到目前为止,关于原道的文章有不少,基本上是老、庄的理论,谈的是宇宙本体和万物本源问题。之后,有三篇《原道》的文章,都是和文学有关的,一篇是齐、梁时代的刘勰所写,一篇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所写,另
摘 要:泛娱乐化是指由娱乐媒体制作的格调较低的娱乐性节目和选秀类节目过多的一种娱乐文化现象。在泛娱乐化的背景下,大批电视节目盲目跟风、复制,甚至反传统、反经典。《朗读者》这一节目在使新时期观众得到精神上满足的同时,又达到了电视文化情感类节目在内容和人文价值上的回归。  关键词:泛娱乐化;情感类节目;内容回归  作者简介:张伟(1995.10-),男,浙江省温州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本科在读。  
正是梨花盛开的时节,玉树琼花如皑皑白雪染白赵州大地,这是千年古县最美的季节。  餐桌就摆在层层叠叠的梨花下。一阵裹挟着花香的春风荡过,落英缤纷,洁白的花瓣四处飘落,优雅如蝶舞。有些竟不偏不倚地飘入茶杯中,于是,茶汤里就有了盛开的梨花,有了些许梨花清新淡雅的味道。  梨花茶,一般安排在餐前,本是雪梨宴的开场戏。茶,选择刚刚绽蕾的梨花,配以黄菊、野生金银花。一经沸水冲泡,白的梨花、黄的菊花和淡绿的金银
片头字幕:  1916年袁世凯去世,同年,蔡锷护国军入蜀,为镇压入蜀的护国军,北洋军阀立即组织镇压,一时间,川蜀大地硝烟四起,世相混乱,大小军阀混战达四百七十余次,民不聊生,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了著名的十万大军北伐,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大革命时代来临前的前页——民国十四年间……  1、川南通城 外 黄昏  天空阴霾密布,零星雪花飘落。  街面冷清,一个更夫敲着梆鼓喊着:夜黑风高,小心火烛。 
摘 要:在现代汉语的研究中,方言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中国分为七大方言区,每一个方言区又都有自己的若干不同的地方方言,方言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我们了解地方传统文化的特色,甚至可以了解地理环境的特点,这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关键词:四川方言;传统文化;特色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