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母亲出门远行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47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亮前,母亲走到窗前唤醒了我。我们要赶场镇上开来的汽车,赶到南方一个叫清远的地方去。
  在清远买房后,我决意要把母亲从四川接去同住。父亲去世后,我和弟弟一直在外打工,留下母亲留守老家。母亲总是宽慰我们说一切皆好。但我们又岂能安心?每每念及乡下的母亲,面对其乐融融的小家,我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原本打算把新居买回老家,但母亲拒不同意。她总说别人的儿子在上海买屋了在西安定居了……“我的儿子也该有这个志气!”于是,我似乎心安理得地定居在了遥远的南方。
  母亲不愿闲着,还种了一亩稻子。我国庆长假回家前,她已经托人打谷上仓。见了面,只觉得她越发瘦小了。她一直坚持种些蔬菜庄稼,说是儿女回家不至于掏现钱买粮——在她看来,那是件极不光彩的事,但她忽略了自己日渐苍老的事实。
  晚上坐下来,母亲出乎意料地兴奋:“我一直在做准备,我还真想去看看你的那个新家呢!”她有些扭捏地挼着额上灰白的发丝,满是褶皱的脸庞泛着红晕。接着,她向我“报告”她私底下准备的积极:新孵的一窝“谷桩鸡”送给了西屋的婶婶;里外的窗门已用角钉方木加固。还有,上仓的新谷四围特意安装了鼠夹,她有些担心那只肥硕的花猫,会不会勤快起来被鼠夹误伤……忽然发现需要安排的杂务太多,母亲越发惶惑和不安。
  过了三天,母亲似乎已经当机立断。我们在饭桌边平静地聊天,终于,她坐不住了,端着饭碗独自行到秋天的院场上,围着瓦屋转了好几圈。一碗饭就那样端凉了。
  ……我把包裹拎到屋外,母亲在后面拉上木门。锁头在门闩上沉闷地响着。我静静地等在檐下。这是一个月色清亮的秋日凌晨,从未踏出老家半步的母亲要出门远行。
  在车上找了靠前近窗的位置让母亲坐下。母亲晕车,我已经事先备了晕车药让她服下。她环顾着四周,或许她想向认识的老乡打声招呼,但车里没有发现熟悉的面孔。她回头看看身后的我,于是像一个乖巧的孩子安静地坐下了。
  汽车在蜿蜒的山间公路上疾驰。五个小时的车程,我密切地关注着母亲的反应,心里一直暗暗催促车再开快一些。天麻麻亮,母亲忽然转过头来,用手指着自己的嘴巴。我赶紧递上随身携带的塑料袋,母亲把头埋在塑料袋里便吐了起来。
  换到第三个塑料袋,母亲的脸色由蜡黄转为青紫。邻座的老乡关切地问我:带你妈出远门啊?我苦笑着说去广东。他们就忍不住啊了一声。母亲喘着气,脸上挤出来一丝羞赧的笑,说:“我想去看看儿子的新房,瞅这身子骨,让你们见笑了。”
  我多么希望母亲能够坚持,坚持到市里,坐上火车或许就好了。可我看见第四个塑料袋里那些呕出来的绿阴阴的胆汁,只好马上叫住司机,在路边小镇下车。带母亲远行,这哪是叫她去享福啊,这分明是去受罪!
  我扶着母亲,她的脸上滚着豆粒大小的虚汗,说:“我啊,学一老辈子,还是学不会坐车——看把你拖累的……”
  西屋的婶婶那天过来,把一竹篓毛茸茸的小鸡拎到母亲床前,她说:“明伟,你知道吗?你妈为了这次远行,见车就晕的她,经常逼着自己从这个场镇坐到那个场镇,坐一次就会晕得病一次——老年人走不到远处,年轻人可以走到近处啊!”
  我赶紧别过脸去。
其他文献
1945年初春的北平,在日寇的铁蹄践踏下显得荒芜萧条。在东四胡同一家虚掩的院门前,一面写有大大的“测”字的幌子在和呼呼寒风抗争着。这就是有名的术士郑祥的宅子。郑祥是明朝著名术士郑仰田的后裔,他继承先祖的事业,并将测字术发扬光大。风云变幻几十年,郑祥替许多贩夫走卒测过字,更给很多达官贵人测过字,无一不灵。可如今,日寇统治下的北平人人自危,应了那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话,反正大家的命运都一样,所以
期刊
一晴天霹雳    位于繁华闹市的金光大道中段有条筷子巷。巷子不算长,只有50米左右,直通通的,不打曲不拐弯;而宽度只有2米多一点,小车进出都困难。巷首面朝大街,左侧是一家“烟花炮竹批发部”。店内爆竹一层一层堆积如山,店外烟花一桶一桶摆设琳琅满目。巷尾外面是一片居民区,筷子巷专供此间的人图方便抄近道进进出出。  自从进入年底以来,街面上购买年货的市民骤然增多,各家店铺顾客盈门,门前车水马龙,生意兴隆
期刊
“来,老贺,向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堂弟,以后就拜托你了……”姐姐居然对她朋友说我是她堂弟,我明明是她名正言顺、货真价实、一奶同胞、嫡亲的弟弟呀,真搞不懂她为什么不肯认我。正准备纠正,姐姐根本不给我插话的机会,完全不理会我在旁边瞪大了充满疑惑、无辜且又委屈的小眼睛,自顾自地和她朋友聊开了,把我晾在一边。  虽然我以前很不争气,从姐姐那里拉过几千元的“赞助”,和狐朋狗友吃喝玩乐光了,至今也没能力偿还,但
期刊
也许你见过农民家养的耕牛,但是你可曾听说过或者看到过农民在使用牛耕田的时候不需要套绳索吗?  1996年5月,我到福建省邵武市水北镇二都去看望战友。当我和战友在路过一片田地的时候,一种奇怪的现象把我惊得目瞪口呆:原来在地里,有几个农民在用牛耕田,这些牛鼻子上没有套绳,主人只是在后面扶着犁,每条牛拖着犁在农民的吆喝声中娴熟地按照左右方向耕作。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说起这里的牛不用套绳,战友跟我讲了当地流
期刊
1    站台的外面,雪,凌空飘下。天野,茫茫一片。  没有云彩,从初冬至初夏,总是这样的天空。又或者有云,只是云不像在南方,化作雨,而是升华成雪。  是因为北方的土地太贫瘠了么?贫瘠得云彩要化作美丽、轻盈的雪,掩饰这片土地的不足?  候车室里,一堆堆小山似的行李,只让人感到沉重,而没有温暖。  “绮云,我在这!”人群中,蓝洁站起来,挥着手。  绮云的目光浏览过候车室,这是一群不协调的人,老的,少
期刊
深圳虽好,那是别人的城市,千千万万的外来劳务工不过是匆匆过客,没有生活保障和福利,就像没有面包和牛奶,或迟或早会返回家乡。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为了回家乡创业,来深圳打工三年后,我和妻子多秀怀里揣着5万元,离开了这片令人向往的热土。  回家后,我马不停蹄去考察市场,跑县城、赶集市、逛商店、找门路,看有没有适合自己做的事情,找来找去,一个礼拜过去了没有半点眉目。一天晚上,吃饭后,我打开电脑在网上搜
期刊
深圳王女士陈述:  在2004年,我丈夫由于工作压力过大患上了抑郁症,之后夫妻双方便因生活琐事不断争吵,2005年经过医生的诊断,确定他患上精神病。多年来,他的治疗均不见好转,他在发病的时候还经常打骂我,我已经忍受不下去,但是他现在有精神病。请问我能够与他离婚吗?  答: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期刊
大学毕业后,我听说本地广播电视报社要招聘一名编辑,于是就去报了名。老总四十岁左右,很潇洒。他见过我的应聘资料后就很客气地对我说,报社正缺你这样既能写又能编的编辑,学的又是中文专业。他说我来后,负责社会新闻版和文学版的编采工作,工资每月1300元。  我从小喜欢写文章,大学时在各种报刊上也发过不少文章。能到报社来工作,说心里话,我一千个激动,一万个高兴,别说一千三,就是五百,我也答应,毕竟这项工作很
期刊
儿子杰10岁了,一天,我意外地通过电脑和他视频。杰说:“妈妈,你在哪里啊?我好想你哟!我想你都快想疯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呀?”面对杰的揪心追问,我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去面对他。  说到儿子,就要说到我的婚姻,我的婚姻有点坎坷。我20岁那年,稀里糊涂就嫁给了一个本地姓黄的男人,一年后,我们有了女儿文文。那时因为结婚、生孩子,还有黄的妈妈去世,我们欠下了一大堆债务。在家里,我们不会什么手艺,挣不到钱,为了还
期刊
时值七月,烈日炎炎。  本来说好要和姐姐一起去上海看世博会的,可姐姐因为生意忙,又怕热惧晒,最后竟然改主意说不去了。对世博憧憬已久的我,为此还跟姐姐吵了一架,最后一气之下,在七月中旬的一天,独自买好了车票,简单收拾了一番,便背起旅行包,踏上了开往上海南站的火车。  世博园的壮观美丽自是不必多言的,那天烈日当空,气温颇高,园内人流如织,摩肩接踵,各大热门馆前排的队伍,早已蜿蜒成了长长的好几排。早已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