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亮前,母亲走到窗前唤醒了我。我们要赶场镇上开来的汽车,赶到南方一个叫清远的地方去。
在清远买房后,我决意要把母亲从四川接去同住。父亲去世后,我和弟弟一直在外打工,留下母亲留守老家。母亲总是宽慰我们说一切皆好。但我们又岂能安心?每每念及乡下的母亲,面对其乐融融的小家,我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原本打算把新居买回老家,但母亲拒不同意。她总说别人的儿子在上海买屋了在西安定居了……“我的儿子也该有这个志气!”于是,我似乎心安理得地定居在了遥远的南方。
母亲不愿闲着,还种了一亩稻子。我国庆长假回家前,她已经托人打谷上仓。见了面,只觉得她越发瘦小了。她一直坚持种些蔬菜庄稼,说是儿女回家不至于掏现钱买粮——在她看来,那是件极不光彩的事,但她忽略了自己日渐苍老的事实。
晚上坐下来,母亲出乎意料地兴奋:“我一直在做准备,我还真想去看看你的那个新家呢!”她有些扭捏地挼着额上灰白的发丝,满是褶皱的脸庞泛着红晕。接着,她向我“报告”她私底下准备的积极:新孵的一窝“谷桩鸡”送给了西屋的婶婶;里外的窗门已用角钉方木加固。还有,上仓的新谷四围特意安装了鼠夹,她有些担心那只肥硕的花猫,会不会勤快起来被鼠夹误伤……忽然发现需要安排的杂务太多,母亲越发惶惑和不安。
过了三天,母亲似乎已经当机立断。我们在饭桌边平静地聊天,终于,她坐不住了,端着饭碗独自行到秋天的院场上,围着瓦屋转了好几圈。一碗饭就那样端凉了。
……我把包裹拎到屋外,母亲在后面拉上木门。锁头在门闩上沉闷地响着。我静静地等在檐下。这是一个月色清亮的秋日凌晨,从未踏出老家半步的母亲要出门远行。
在车上找了靠前近窗的位置让母亲坐下。母亲晕车,我已经事先备了晕车药让她服下。她环顾着四周,或许她想向认识的老乡打声招呼,但车里没有发现熟悉的面孔。她回头看看身后的我,于是像一个乖巧的孩子安静地坐下了。
汽车在蜿蜒的山间公路上疾驰。五个小时的车程,我密切地关注着母亲的反应,心里一直暗暗催促车再开快一些。天麻麻亮,母亲忽然转过头来,用手指着自己的嘴巴。我赶紧递上随身携带的塑料袋,母亲把头埋在塑料袋里便吐了起来。
换到第三个塑料袋,母亲的脸色由蜡黄转为青紫。邻座的老乡关切地问我:带你妈出远门啊?我苦笑着说去广东。他们就忍不住啊了一声。母亲喘着气,脸上挤出来一丝羞赧的笑,说:“我想去看看儿子的新房,瞅这身子骨,让你们见笑了。”
我多么希望母亲能够坚持,坚持到市里,坐上火车或许就好了。可我看见第四个塑料袋里那些呕出来的绿阴阴的胆汁,只好马上叫住司机,在路边小镇下车。带母亲远行,这哪是叫她去享福啊,这分明是去受罪!
我扶着母亲,她的脸上滚着豆粒大小的虚汗,说:“我啊,学一老辈子,还是学不会坐车——看把你拖累的……”
西屋的婶婶那天过来,把一竹篓毛茸茸的小鸡拎到母亲床前,她说:“明伟,你知道吗?你妈为了这次远行,见车就晕的她,经常逼着自己从这个场镇坐到那个场镇,坐一次就会晕得病一次——老年人走不到远处,年轻人可以走到近处啊!”
我赶紧别过脸去。
在清远买房后,我决意要把母亲从四川接去同住。父亲去世后,我和弟弟一直在外打工,留下母亲留守老家。母亲总是宽慰我们说一切皆好。但我们又岂能安心?每每念及乡下的母亲,面对其乐融融的小家,我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原本打算把新居买回老家,但母亲拒不同意。她总说别人的儿子在上海买屋了在西安定居了……“我的儿子也该有这个志气!”于是,我似乎心安理得地定居在了遥远的南方。
母亲不愿闲着,还种了一亩稻子。我国庆长假回家前,她已经托人打谷上仓。见了面,只觉得她越发瘦小了。她一直坚持种些蔬菜庄稼,说是儿女回家不至于掏现钱买粮——在她看来,那是件极不光彩的事,但她忽略了自己日渐苍老的事实。
晚上坐下来,母亲出乎意料地兴奋:“我一直在做准备,我还真想去看看你的那个新家呢!”她有些扭捏地挼着额上灰白的发丝,满是褶皱的脸庞泛着红晕。接着,她向我“报告”她私底下准备的积极:新孵的一窝“谷桩鸡”送给了西屋的婶婶;里外的窗门已用角钉方木加固。还有,上仓的新谷四围特意安装了鼠夹,她有些担心那只肥硕的花猫,会不会勤快起来被鼠夹误伤……忽然发现需要安排的杂务太多,母亲越发惶惑和不安。
过了三天,母亲似乎已经当机立断。我们在饭桌边平静地聊天,终于,她坐不住了,端着饭碗独自行到秋天的院场上,围着瓦屋转了好几圈。一碗饭就那样端凉了。
……我把包裹拎到屋外,母亲在后面拉上木门。锁头在门闩上沉闷地响着。我静静地等在檐下。这是一个月色清亮的秋日凌晨,从未踏出老家半步的母亲要出门远行。
在车上找了靠前近窗的位置让母亲坐下。母亲晕车,我已经事先备了晕车药让她服下。她环顾着四周,或许她想向认识的老乡打声招呼,但车里没有发现熟悉的面孔。她回头看看身后的我,于是像一个乖巧的孩子安静地坐下了。
汽车在蜿蜒的山间公路上疾驰。五个小时的车程,我密切地关注着母亲的反应,心里一直暗暗催促车再开快一些。天麻麻亮,母亲忽然转过头来,用手指着自己的嘴巴。我赶紧递上随身携带的塑料袋,母亲把头埋在塑料袋里便吐了起来。
换到第三个塑料袋,母亲的脸色由蜡黄转为青紫。邻座的老乡关切地问我:带你妈出远门啊?我苦笑着说去广东。他们就忍不住啊了一声。母亲喘着气,脸上挤出来一丝羞赧的笑,说:“我想去看看儿子的新房,瞅这身子骨,让你们见笑了。”
我多么希望母亲能够坚持,坚持到市里,坐上火车或许就好了。可我看见第四个塑料袋里那些呕出来的绿阴阴的胆汁,只好马上叫住司机,在路边小镇下车。带母亲远行,这哪是叫她去享福啊,这分明是去受罪!
我扶着母亲,她的脸上滚着豆粒大小的虚汗,说:“我啊,学一老辈子,还是学不会坐车——看把你拖累的……”
西屋的婶婶那天过来,把一竹篓毛茸茸的小鸡拎到母亲床前,她说:“明伟,你知道吗?你妈为了这次远行,见车就晕的她,经常逼着自己从这个场镇坐到那个场镇,坐一次就会晕得病一次——老年人走不到远处,年轻人可以走到近处啊!”
我赶紧别过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