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gertretfdhghd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是语言最直接的表达形式。它不仅用于直接交流思想,而且还是体现自身价值,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媒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为了培养中学生“讲述见闻,介绍事物,发表意见”的能力,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怎样培养学生的“说”呢?
  
  一、给学生寻找创设说的机会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抓住学生的心理,挖掘语文学科的意义,对学生分段要求,循序渐进,进行“说”的培养。利用学习活动本身的力量,激发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过程中满足求知欲,体会学习的兴趣。学生有着强烈的表现欲。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懂得并善加利用这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大胆地“说”。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一些问题或一些图片或板书提纲,激发学生的兴趣,巧妙地引导学生“说”。课堂上,尽力让每个学生张开嘴巴说,如课上可让学生个别说,小组说,开火车说,小组说,集体说等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都有说得动力,都有说的欲望。
  
  二、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有话可说
  
  教学时要注意“说”的内容,“说”的方式,不能乱发言,无的放矢。即引导学生说什么,怎么说的问题。大多学生对于口语交际,刚开始都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担心自己“说”不好,教师除了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外,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说”的途径,拓展“说”的渠道。同时,顺势抓住各种契机让学生参与训练,并在训练中感受“说”的乐趣。
  如《小壁虎借尾巴》共有三幅插图,在引导观察第一幅图时让学生回答:“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学生答:“画的是在小河边,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要求学生把问题连起来说一个完整的句子。接着再让学生看图,进一步观察小壁虎是用什么样语气在说什么?并要求学生按一定顺序把这幅图的内容表述下来。最后让学生按三幅图的意思复述课文。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三、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乐于说
  
  1.立足教材内容,加强训练
  教材不仅是教学的凭借,就其语言的规范性来说,它也是我们进行口语交际的极好材料。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优势,通过描述画面,复述课文,改编课文等形式,加大学生“说”的机会。例如,在《晏子使楚》一课中,教材丰富的对话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口语交际内容,通过让学生表演晏子与楚王的对话,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口语交际的魅力。又如在《皇帝的新装》一课中,通过让学生续编结尾,想象皇帝所遇到难堪的情景,让学生模拟皇帝和大臣们、老百姓之间的对话。既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又让学生在对话中训练了“说”的技巧。
  
  2.开展多种形式的演讲活动,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让学生逐步学会自觉、有条理地“说”
  课前一分钟演讲。每节课讲课之前,由二名学生做一分钟表的演讲,内容自定,可添加动作,表情等;即兴命题演讲。教师可自定题目,也可由学生出题。讲题数目以全班学生的人数为准;(尽量避免出现相同的讲题)如《我的班级》《我最喜爱的食物》……将这些讲题做成签。上课时把这些签放在讲台上,学生走上讲台任意抽出其中的一个签,就上面规定的讲题立即进行演讲;
  组织业余演讲小组。把班级里演讲基础好的学生组织起来,定期给他们一些演讲知识,定期让他们给全班同学做演讲,起到模范榜样的作用,带动班上同学“说”的劲头。
  在这些活动中,无论学生“说”得对与否,好与差,教师绝不能忘记给予评价,可以从内容、形式、思维、态度等方面提供意见,要尊重、鼓励学生,努力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能够让学生大胆“说”,尽情“说”,教师却不能掉以轻心,以为已经达到说话训练的目的。学生想说,有胆量说还不等于会说。有的学生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也有了说话的兴趣和勇气,但说起来却往往会出现重点不明确,不清晰等问题。要使学生能把自己想说的内容清楚、明白、生动地表达出来,说得妙,“说”到人心里去,教师可以在“说”的同时,加强课外阅读的训练。
  要培养学生敢“说”,“会说”,“说”好,这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因为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语文教师为之努力并长期坚持不懈。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从一点一滴抓起,扎扎实实地进行,为培养祖国一代新人而努力。
其他文献
如何加强英语口语教学,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利用现行教材,以学生为中心,激活学生合作意识    学生能否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要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活动的目的,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因此,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speaking口语训练部分,这些内容大都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创造性。教师应该
中学物理教学十分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结合创新教育的精神,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
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教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把学生的操作,观察,思维,语言,练习等有机结合起来。思维能力培养要在教学中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但是学生却不愿学习古诗,并且体会不到古诗中所蕴含的美,所以创设情境,激发孩子学诗的兴趣尤为重要。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其文字精练,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 重视古诗教学,能让学生体会到古詩中所蕴含的美,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要真正感受古诗的美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更加注重通过生动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愉悦的氛围中探索和感悟、体验和理解音乐知识与方法。可以这样说,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  在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各种愉快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了学生的
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窗口。精心设计和选择数学课内外作业,对于学生掌握和巩固系统数学基础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养
全球约有260条国际河流,涵盖地球表面约45%的土地,占全世界约80%河流流量,全世界90%人口住在这些国际河川流域里,其水资源的利用,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敏感问题,在国际关系格局中,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