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的否定还是量的否定——“什么、怎么”在汉语否定句中的功能

来源 :语言研究集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hhc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否定的语义性质分两种功能: 质的否定和量的否定.汉语陈述句中的疑问代词“什么”,在被否定词管辖时表示全量否定,也就是质的否定,但这分为两种用法: 如果它是不定代词,就是冗余的成分,只起语气强化词功能;而当它是不定回指代词时,就不是冗余的,而是在否定某种类型的典型事物的存在,不过,非典型的或不属于这一类的事物是可以存在的.文章最后还考察了汉语中的疑问代词,把它们分为两类: 有不定代词功能的和没有不定代词功能的.文章还讨论了“怎么”被否定时为什么会只表示量的否定.
其他文献
中古知章庄精组声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合类型歧异多样,进行汉语方言声母的共时和历时的比较研究应特别关注这四组古声母,尤其是当中知组二等和三等的分合问题。中古知组二
文章从汉语“通语音-方言音”的双系统接触角度出发,提出语码转化时需要遵循的“语素透明度”原则。通语音借助汉字对方言音产生渗透,如果语素的透明度较高,则能较为顺利地进
上海城市方言在形成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语言变项,如最近发现“E韵”有/ei/变体,这在本土上海方言中从没有。文章用实验语音学、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初步探索一代移民对
论元结构是任何句法理论都必须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但论元结构的准确定义和其在句法中所占的地位一直颇具争议,即便在同一种理论框架下,不同学者对论元结构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从事件语义学的视角,通过关注“个个+(都)+VP”句式和“(都)+一个一个+VP”句式,对重叠式“个个”和“一个一个”的语义差别作更形式化的分析。结合
“有时”“偶尔”作为现代汉语中两个常见的副词,以往都被归入频率副词或量化副词的范畴,但两者在句法语义方面都存在着系统的差异.我们的研究发现,“偶尔”是对事件发生频率
“罔A罔B”和“来A来B”是莆仙话的高频框式结构,表示B随A的变化而变化,但二者同中有异。它们分别是权且义副词“罔”与趋向动词“来”框式化的结果。演化的成因有三——相近
江苏盐城话有五个持续体标记——“著”“著了”“了块”“块”“了下”。“著”“著了”既可以表示动作进行,也可以表示状态持续;“了块”“块”“了下”只能表示状态持续。
文章从多个方面对成都话“哇字句”进行分析,并运用“加权最少边地图”对调查的数据进行自动聚类分析,印证“哇字句”除了疑问,还有非疑问性陈述、感叹、祈使等用法,其中间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