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生物课堂教学的反思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y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反思是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使教师自觉地在教前、教中和教后严谨地审视自已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已的教学实践,这对于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反思性教学越来越被更多的教师重视。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要反思什么?又该如何反思呢?结合笔者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谈谈自己是如何进行课前、课堂和课后反思的。
   一、在生物課堂教学前的反思
   在教学前对教学情况进行超前反思,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起点,对自己的教案进行查缺补漏,重新审视这个教案的利弊得失;在备课时,对以往的经验要总结反思,扬长避短,不走寻常路,新旧结合,推陈出新,不断摸索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思路。另一方面,更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教案更加符合学生现实,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初三生物的复习课一般来说是教师先将知识体系梳理一遍,再讲例题。但经过观察和以往的经验,笔者发现对已学习过的生物知识点老调重弹,学生们并不“买账”,因此很多问题依旧似是而非,并没有真正掌握到位,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就难谈高效。所以笔者就思索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入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过去的“满堂灌”变为“课堂目标化”教学,由课堂目标来导引学生看书、练习、总结、提升;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进行分层次教学。这样做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同时也解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相互制约的问题。
   笔者还总结出了“错题点拨反向教学法”,把以往学生在本部分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存档,在课堂上展示错题,让学生从错误中找症结,以纠错的形式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或难点,复习效果更好。如在复习“人体物质运输的途径”这部分内容时,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图解,以往都是派两位同学爬黑板,其他同学在草稿上写。教师通过巡视发现学生在图解过程中的典型错误,然后对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的体循环和肺循环图进行分析。现在借助多媒体课件,把以往学生的错误图解一一展示,让学生在课堂上共同纠错、分析、反思,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把容易出现的错误逐一解决了,真正实现了课堂的高效。
   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讨论或找个别学生谈话等方式,探讨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进行课前的充分反思调整。
   二、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精心组织备课是课堂成败的前提和保障,但是课堂中意料之外的情况也会经常发生,处理的好坏有时会关系到整个课堂的成败,甚至关系到师生感情的融洽。对意外情况处理是否恰当,这既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更需要教师要经常性的对此反思总结,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生物学科在一般人的眼里是比较简单的学科,给大多数人造成了“只要在考试前背背就行了”的假象,所以学生对教师在课堂前精心准备、在课堂上苦口婆心的讲解并不会很重视。因此,生物教师根据生物课的特点和课堂情况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这节实验课上,通过提问发现学生对实验的目的、过程、方法和结论,普遍存在理解不够准确,掌握不够全面的问题。这个现象一方面说明学生对实验学习的不够重视,同时也提醒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从学生的趣味性入手,分组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这样做虽然耗时长了些,有时还可能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失误,但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从未有过的投入以及对生物实验的科学认真的态度却意义深远。
   三、在生物课堂教学后的反思
   课后反思就是在课后及时梳理总结,寻找自己教学中的漏点、遗憾,及时地积累教学的经验和体验,进而提炼亮点、激发智慧。从课件的设计、学生的思维定式、师生互动、问题讨论、创新能力等方面做出深刻反思,记下精彩的瞬间或疏漏之处,记录经验和教训,写下心得与体会,作为今后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探索教学规律的依据。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课后整改,重在及时,贵在坚持。课堂上因偶发事件而迸发出的“智慧的火花”、“灵感”、“顿悟”,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降,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去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每当记录一段时间,笔者都会及时地进行再整理、再归纳。这样的教学“反刍”,总能让笔者发现自己的“点滴小收获”与教育大家的“大道理”不谋而合的喜悦,也让笔者从教育教学的第一手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前感觉空洞的教育教学理论不再模糊,而是变得越来越真切。教育理论书籍成了笔者切磋琢磨教育教学的好帮手,教育教学之路也越走越宽。
   课后反思总结,不仅有利于拓宽自身的专业视野,把已有的教学经验理论化、系统化,提升了自己的理论水平,而且还有利于开创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阶梯。教学反思使教学不再是简单的循环重复,而是在每一次循环重复中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升华。
其他文献
一、以点带线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   1.扩大和积累词汇量。新课标中明确规定了高中学习阶段要求掌握和使用3500左右的单词和500左右的词组或习惯表达及搭配。所以,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记单词,如何提高词汇量。英语单词不能单纯靠死记硬背,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运用科学的、趣味的方法,在平时学习中注重積累。   2.掌握和应用五种基本句型结构。任何一个英语句子都能分析和找出它的主干部分,而主干部分就是我
在数学课堂上传授数学知识、教会学生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是达成一节课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但是在知识与方法之上,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才能够让学生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数学问题,运用数学语言,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品质。本文就以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减法》为例,谈一谈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在有理数减法运算中的妙用。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1.数轴  在学习有理数之前,学生就已
使用自制钛催化剂在2L聚合反应釜中合成了环保型钛系瓶级聚酯切片。考察了钛催化剂对酯化反应、聚合反应、固相缩聚反应的影响;探讨了添加调色剂、稳定剂、助剂对反应过程及切
摘 要:基础日语课程的对象是没有任何日语基础的学生,如何上好基础日语这门课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别从基础日语的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的不同阶段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和论述,强调有信心和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基础日语;教学方法;学习积极性;归纳;运用     日语专业自从上个世纪恢复高考以来在各大院校中一直被作为小语种看待,虽然很多大学设有日语专业课程,但不保证每年招生,有些高
一、传统教学理念下英语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大力实施,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形式新颖,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但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与束缚,有些教师在英语教学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作业的布置方面,存在着随意、重复、繁琐等现象,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甚至使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  1.作业偏重记忆,缺乏应用性。巩固和运用知识是传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