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的生活之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ucaihong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一种文化。重新认识数学、感悟数学,数学应该给学生什么?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不断更新教学语言、素材,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
  【关键词】 数学教学;生活;教师;教学形式;语言;手段;方式等
  【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景……。”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使之产生亲近感,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已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为此,我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一、对数学的重新认识
  1.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有人和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约定星期天一天不使用数学中的数字及方向和位置,看是否能度过这一天。我也采用了同样的实验,实验后发现他们大部分都是实验的失败者,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如有的学生说,打电话、看电视、玩游戏时要用到数字,到餐厅买饭付钱也要用到数字,还有的说,放学回家要知道准确度的方向和位置……。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日记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应用与理解。
  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由于实际的需要,数学在古代就产生了。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分支众多的庞大系统。数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作为21世纪的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数学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的過程中应当积极发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东西。
  二、对现代数学教学的思考:数学应该给学生什么
  一般来说,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功能,即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二是精神功能,即它联系于人们的思维与方法。然而,当前我国数学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数学教学的这种双重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具体表现为学校数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落后于当代科学技术和数学的发展;学校数学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的要求。
  我们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交给学生思维的方式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三、教师该怎么办?重新认识数学、感悟数学
  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关于活动课国家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挥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但国家没有对活动课的具体内容作硬性的规定,因此在实施活动课时,教学形式的选择便充满灵活性。
  2.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语言、素材
  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无法完全达到要求的。有许多图片、图像需要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需要动脑演示。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用较多的语言说明一些概念、算理、公式等现象,而且它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活化这些现象,而且特别直观、形象,从中不需要教师多言语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
  四、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
  1.导入生活化,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把握好新旧知识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例题生活化,体验、感受数学
  儿童亲身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这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要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是儿童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数学教学中,我从多方面“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练习生活化,提高操作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生活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
  数学课堂通常是被认为比较枯燥、缺乏生动和激情,因此,努力创建既宽松、富有人情味又便于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教学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对数学的态度,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学生才会主动感悟数学,数学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其他文献
骨骼肌卫星细胞是骨骼肌中位于肌细胞膜和基膜之间的具有增殖分化潜力的肌源性细胞。它们在一般情况下是处于静息状态的,当被激活后,具有增殖分化、融合成肌管、再形成肌细胞的
牛的胚胎移植技术主要包括超数排卵、胚胎回收鉴定、冷冻保存、受体的同期发情和胚胎的移植等过程。胚胎移植妊娠率低是制约胚胎移植工作的主要瓶颈。本文从生产应用出发,通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九年级数学教学已进入复习阶段,复习时总会感到时间紧、任务重、容量大、难整合。怎样才能在短暂的几个月内把我们的复习课上得有声有色,让我们的学生中考成绩有大幅度的提升呢?我对九年级数学复习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做到四个明确,做到有的放矢  1.准确把握中考的走向,明确“如何考”,这是提高复习课效率的前提。 
期刊
【摘 要】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考虑问题比较简单单一,思维缺失严密性,因此,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加强读题训练;重视语言文字,正确理解题目中字词含义;加强学生对表示数量关系的名词和数学术语的理解;让学生大胆地讲分析过程,从而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 读题;字词;含义;术语;数量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
期刊
干旱缺水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世界性的问题。全球半干旱地区面积占陆地面积的10.9%。我国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1.7%,80%的耕地无灌溉条件,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频繁的干旱等自然灾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
期刊
【摘 要】 目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基本任务。思维具有广泛的内容,关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就成了一个焦点问题。为了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从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性,以及找出培养数学思维的解决办法等方面着手。本文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
【摘 要】 本文就如何构建充满生活气息的数学课堂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即:创设生活情境;挖掘生活实例;收集生活素材;回归生活实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学生多彩的生活,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去面向问题、解决问题,让数学教学充满丰富多彩的生活气息!  【关键词】 生活;情境;素材;回归  【中图分类号】G62.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
【摘 要】 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说,敢不敢说,能不能说,其关键取决于教师有没有给予学生说的时间,有没有创造学生说的氛围,有没有教给学生说的方法。只有“慧于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秀于口”的学生。  【关键词】 小学数学;表达能力;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