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符号:《胜利之吻》背后的那些故事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YX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2月19日,二战经典照片《胜利之吻》中的美国水兵门多萨辞世,享寿95岁。被他拥吻的身穿白色护士服的女子齐默尔,已在2016年过世,享寿92岁。
  1945年8月15日(美国当地时间8月14日),随着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乘着电波飞越太平洋,无数素昧平生的男女,在全美的大街小巷忘情地擁抱、亲吻,用如此浪漫的方式庆贺二战结束。门多萨和齐默尔是最幸运的两位,他们被《生活》杂志摄影记者艾森斯塔特捕捉进镜头,成就了新闻史上最具影响力、被转载次数最多的佳作之一。照片中的男女主角的身份是如何确认的?《胜利之吻》诞生的前后经过又是怎样一种情景?让我们一起再来一次回忆。

她,并非真正的护士


  对格丽塔?齐默尔来说,1945年8月14日的清晨再寻常不过。因为害怕迟到,她洗漱完毕,扎紧头发,随便吃了点东西便冲出家门,疾步奔向纽约闹市区的地铁站。这位单身姑娘梦想着为百老汇设计布景,不过,她时下的工作是一名牙医助理。
  白连衣裙、白袜子、白鞋和白帽——如果不自报家门,陌生人都会把齐默尔误认为护士。换好制服不久,她便发觉,前来就诊的不少患者喜形于色,包括诊所主任伯克大夫在内的同事们也窃窃私语,说战争即将结束。齐默尔半信半疑——为躲避纳粹的迫害,她和两个姐妹年幼时便逃离故乡奥地利;战争带来的伤害,造就了她超常的戒备心。
  尽管齐默尔试图让自己心无旁骛,事态的发展令她无法逃避,忍不住开始倾听、思索,手头的活计渐渐慢了下来。眼看时钟接近午后1点,同事和患者纷纷出去就餐,她终于下定决心,摘掉白色便帽,走出诊所大门。齐默尔的目的地是纽约时报广场(又称时代广场),那里有一面自动显示屏滚动播报权威消息。
  此时的时报广场上,不断升温的气氛,让独立日庆典也黯然失色。齐默尔发现,西装笔挺的银行家、精心打扮的老妇人和全身戎装的士兵,正从城市的四面八方涌来,一些人毫无规律地狂奔,另一些人仿佛有所期待地肃立不动。绕过落成没几天的“硫磺岛插旗”群雕,齐默尔下意识地转身望向时报大厦方向,后者三楼的窗口刚好跳出一行文字——
  日本已宣布无条件投降!

他,忙着享受最后假期


  对乔治?门多萨而言,1945年8月14日是假期的最后一天。在太平洋和“日本鬼子”搏杀了两年,这位海军中士对跟踪战事进展的头条新闻毫无兴趣,眼里只有丽塔?佩特里美丽的面庞——两周前,门多萨刚和这位来自长岛的女孩成为情侣。
  共进早餐后,两人决定去城里的音乐厅转转,看完新剧《钟归阿达诺》后,争取在晚饭前回家。遵照司令部的安排,门多萨两天后就要赶赴旧金山,登上“沙利文”号驱逐舰并重返前线,准备参加旨在登陆日本本土的“奥林匹亚行动”,彻底终结太平洋战争。此时的门多萨身穿标准的蓝色海军制服,因为是在假期里新订做的,这让他看上去更加英俊挺拔。唯一有别于普通水兵之处,就是门多萨出门时没戴肩章——在后方,他不太担心碰上纠察。
  尽管一路奔波,门多萨和佩特里还是错过了《钟归阿达诺》的高潮。两人正在懊丧,剧场大门被猛地撞开,一名职员高呼:“战争已经结束!”数秒钟的惊愕过后,随着火山喷发般的掌声和欢呼,这对情侣随着人流冲出音乐厅,像被传染般加入了街头狂欢的队伍。
  彼时,距白宫收到东京的降书还有几个小时,压抑太久的人们已经不能自已,喜极而泣,孩子似的又蹦又跳。在第7大道和49街拐角处的蔡尔兹酒吧,平时的秩序和礼仪荡然无存,慷慨的调酒师不断为空杯注满烈酒,路过的门多萨自然不会让这豪饮的机会溜掉。
  虽然知道男友必醉无疑,佩特里并未出手阻挠。接近时报广场时,微醺的水兵已将女友甩开了一段距离,胜利的喜讯让他激情迸发,感到自己需要释放“能量”。

老牌摄影师化身“猎手”


  随着自发的庆祝进入高潮,美联社、《纽约时报》《纽约每日新闻》和其他主流媒体的记者,成了这座城市里为数不多的、仍在坚持工作的人。日本投降的消息来得如此迅速,编辑部对文字素材并无把握,索性将任务直接派发给前方摄影师,允许后者自由裁量。
  这种信任在阿尔弗雷德?艾森施塔特身上体现得很彻底。加盟《生活》杂志前后,这位五短身材的记者记录了不少体现政治人物及其个性的重要场面,包括墨索里尼与希特勒于1934年初夏在威尼斯的首次会面。美日开战后,艾森施塔特将精力转回国内,希望用镜头向世界展示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如何看待战争。
  午后,艾森施塔特抵达时报广场。茶色西装、白衬衫加领带,棕色马鞍鞋,脖子上挂着硕大的“莱卡”相机——这副行头平时足够抢眼,而在1945年8月14日的狂欢中,他却得以悄悄在熙攘的人群中穿梭,寻找着足以成为经典的瞬间。这位喜欢接受挑战的摄影师精通抓拍技巧。此刻,广场成为大舞台,他意识到自己的照片需要突出“触觉”元素。
  站在42号地铁站的楼梯上,艾森施塔特首先抓拍到妇女们在街对面电影院前庆祝的场面。扔纸片、抛彩带……气氛确实很欢快,但多少有点平庸。暂时关闭快门,他把目光投向另一侧,望着百老汇方向和第7大道——汹涌的人潮一刻不歇地涌动着,下一个“猎物”就快出现了。

成就经典只需几秒钟


  齐默尔仍然独立在《硫磺岛插旗》群雕旁,左手不远处就是蔡尔兹酒吧。显示屏反复播放着“胜利日、胜利日”,她的嘴角露出微笑。战争已是过去式。
  数百人在她周围奔走不息,有那么一瞬间,齐默尔仿佛成了整个广场的中心。无数道目光落在这一袭白衣的姑娘身上,毫无疑问,其中也包括门多萨。
  几乎与此同时,艾森施塔特注意到了那蓝色的身影。看到水兵迅速向雕塑接近,摄影师似乎预感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此刻,门多萨已穿过44街和第7大道的交叉口,和摄影师与牙医助理构成一个三角形,女友佩特里则远远落在了后头。
  门多萨几乎是在奔跑,酒精令他血脉膨胀。血火交织的战场上,他曾不止一次地从浩瀚的大海中救起伤员,随后将其交给温柔的护士照料。正是护士们白衣天使般的形象,给他和更多水兵以生存下去的信念:战争终将结束,和平会再次降临。
  而今,这一天已经来到。门多萨的眼中只剩下“护士”齐默尔,而她仍未察觉到门多萨的靠近。尽管四周人潮鼎沸,他还是径直冲向她,仿佛彼此就是世界的全部。
  男女主人公的身躯相撞。门多萨俯下身,齐默尔不由自主地朝后方跌去,他立刻伸出右手托起她纤细的腰肢,紧紧将她揽入怀中。她的右臂被压在双方之间,本能地握起拳头准备自卫,然而马上察觉到这种努力完全没有必要,这位陌生的男士根本不会伤害她。
  下一刻,两人双唇紧闭。他用左臂揽住她的脖颈。有人事后点评说:“那定格的姿势,将野兽般的力气、关爱的拥抱及尴尬的犹豫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没有放手,继续倾斜身体;她也松开右拳,任由追求者摆布。他们后来回忆,在这意外的相遇中,双方好似被神明引导,又像是在湍急的命运之河中漂流。有三四秒,门多萨和齐默尔觉得整个广场都归自己所有。
  这样稍纵即逝的瞬间,对艾森施塔特已经足够,任何有象征意义的场景都逃不出他的视线。门多萨和齐默尔分开前,“莱卡”相机的快门被4次按动,其中一张照片登上了一周后的《生活》杂志并传遍世界,那就是《胜利日,时报广场》,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胜利之吻》。
  门多萨和齐默尔都没意识到自己被抓拍。水兵转过身,朝赶上来的女友笑了笑,两人并肩离开了广场;牙医助理回到诊所,向人们讲述完自己的奇遇,也早早踏上了回家的路。
  短暂的邂逅过后是漫长的分离。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当格丽塔?齐默尔与乔治?门多萨终于意识到自己在不经意间成为一个年代的文化符号时,已是他们登上那张照片35年之后的1980年,因为此时,他们的身份才得到最终确认。从此,《胜利之吻》背后的那些故事进一步让人们津津乐道,直到今天。
其他文献
一个时代即将过去,按道理说,要等到这个时代过去之后,才可以回首。人类社会发展不均衡,有的社会已经超越了农业时代,有的甚至还在狩猎采集时代,中国则正处在迅速离开农业时代的关节点上。站在这里,我们既可以旁观,也可以回首与展望。作为考古学研究者,我们的特长就是长时段的考察;同时,作为一名“七。后”,亲身经历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时代,目睹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长时段的理性思考之外,还有切身的体验。于是,我似乎有
我去日本本来是看秋叶的,但看见了雪梅。和雪梅是丽江的纳西族人,代表中国参加过1992年奥运会的体操比赛。体操是一个青少年运动员为参赛主体的体育项目,女选手的“淘汰率”很高。截止到2017年世锦赛,一共有114名中国运动员获得过世界大赛奖牌,70人获得过世界冠军,88人参加过奥运会。在这些人里,有7名女选手虽然参加过奥运会,但从未在世界大赛上获得过奖牌,就运动成就而言,可以说她们既是最幸运的、也是最
二○一一年五月十九日晚上八点,在牛津大学默顿学院(Merton College)的小礼拜堂,上演着一出一个人旁白、三个人素身表演、中间又穿插着合唱团清唱(带管风琴伴奏)的小节目《充满的一六一一》(The full 1611)。为的是纪念一六一一年出版的一本书—到这一年正好四百年。这本书,就是英文钦定本《圣经》(Holy Bible, Authorised Version; King James B
提 要: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学界关于加洛林时代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热点,即围绕着多达所撰著的《人生指南》一书所展开的持续探讨。该文献对于中世纪史、中世纪文献学以及西方女性史研究具有相当大的史料价值。本文梳理了西方学界对此文献的发现、整理和研究的历程,并从史料学角度就其对中国学界关于加洛林时代历史研究的一些启发加以阐述。  关键词:多达;加洛林时代;《人生指南》  8—10世纪的加洛林王朝史是西
[关键词] 预防;疏导;引领   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这些品质无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因此,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不仅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南平市水东学校“以人为本,为学生一生发展作准备”的办学理念所追求的目标。  一、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背景   1.我校地处城郊结合区域,生源结构
“除了学校要求的普通话证书、计算机资格证以外,我还想考很多证,比如英语四级、导游证什么的,这样可以给自己将来的就业增加砝码。”来自华北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的王蓉这样表示。   像王蓉一样抱有类似想法的学生很多,这也导致了时下的“考证热”。为了增加“含金量”,增加就业竞争力,“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组合目前已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必要装备。“有资格证书未必能行,但没有证书肯定不行。”这就是“
即使不论音乐上的成就,李斯特(Franz Liszt)也是个很特别的人物。他跟女人的关系很复杂,因为他是天才,人长得又帅,年轻时爱他的女人很多。但他对爱他的女人总是没太大兴趣,跟不该有缘的,却纠缠不舍。一八三三年,他在巴黎认识了一个伯爵夫人,名叫玛丽亚 ·达古(Countess Marie d’Agoult),相爱后便赋同居,不久迁居瑞士,这位伯爵夫人比他大六岁,而且有婚姻在身,之后还为他生了三个
越来越多的昔日美术理论家成为现在的美术操作者与策划人。出现了准职业化的包装作坊或作坊联盟。无论是戴着醒目的“先锋”帽子的现代艺术家,还是媚俗的“行画”美元杀手,都可以雄纠纠或“雌纠纠”(我为长期以来汉语辞库没有这一辞汇感到遗憾)地从包装作坊或作坊联盟中走出来,成为大众传媒级量和光芒不一的各色明星。比照“音乐人”这一需要特殊看待的新词儿,只能将具备上述职能和成效的美术操作者与策划人称为“美术人”或“
对壶口的向往由来已久,几回回在梦里见它呼啸而来,携着震天的涛声,那雷霆万钧的气势将我从梦中惊醒,那情景宛在眼前,于是,愈加魂牵梦绕。  壶口的涛声似在远方召唤着我,留驻在梦境中的壶口用它的惊涛骇浪吸引着我的脚步,于是,约上好友直奔那涛声而去。  壶口瀑布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
1.面带微笑。爱笑的人运气总不會太差。  2.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因为,这个世界只有三种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自己的事要做好,别人的事大多管不住,老天的事根本管不了。  3.每天至少花10分钟的时间静坐。每天都要有点独处的时间,因为,安能养心,静能修性,定能生慧。  4.花点时间与70岁以上的老人和6岁以下的小孩相处。这能让你能获得更多人生智慧,以及短暂的童真童趣。  5.遇事不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