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的翅膀如何才能更坚硬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me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日前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作中文日主旨演讲时,从《随园食单》开始谈到了诗词与诗词背后的中国精神,更谈了他对语文启蒙理念的认知:改变心灵,改变教育的土壤。
  掩卷长思这番真知灼见,也启发了自己对语文教育的深远思考。语文教育有何意义?语文教育走向何处?长期以来,社会各界特别是关注语文教育的人士对此都进行了广泛探讨,可谓真知迭出、见仁见智。我想,语文教育的最大功能在于它以自己独特的认知功能和文化魅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插上了想象力的翅膀。甚至可以说,想象力的翅膀因此而更加坚硬。
  几年前就有一个国际教育组织的调查显示,在全球21个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为倒数第五。而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生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为非美裔学生之冠,但美国专家评论说,中国学子想象力大大缺乏,毕业后大多是循规蹈矩的好员工,而较少有带着创新产品去创业的。
  那么想象力和计算力哪个重要?曾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想象力的结果就是创造力,计算力的结果就是制造力,富士康为美国人每制造一部苹果手机只赚6个多美元,而美国人则赚了360美元。隐藏在其中的巨大差距不言而喻。
  想象力如此之重要,这是因为它是创造之源。唯有充沛无穷的想象力,才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探索、去发明、去创造,去揭开宇宙、人类和社会的秘密。而这一切,自然奠基于丰富而有效的大量阅读。
  叶圣陶先生也说:“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而这个“多方面的智慧”,自然包括想象力。
  如果因阅读不丰而导致知识储备的囊中羞涩,那么想象力的原野就不可能遍地灿烂的花朵。
  道理正如范敬宜先生在2009年10月26日的《新闻战线》刊文《新闻敏感与文化积累》中所指出的那样:“(丰厚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积累)它们像储存在大脑细胞中的某种信号,又像融化在血液中的某种基因,平时它们沉睡着,无所感觉,一旦与眼前的场景接火,立刻醒过来,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灵感。”
  而反观现在我们的语文教育,则存在种种弊端。特别是“非语文化”现象严重,阅读文本美感缺失,弱化、钝化孩子的阅读兴趣,更不能由此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大量设置僵化而封闭的标准答案,排斥开放的求异思维,极大程度地阻碍孩子产生想象力。
  先说文本的美感缺失。
  “透过那一帧帧工笔线描的插图、一行行竖排的繁体字、一篇篇隽永的课文,作为一名语文教材编写者,我仿佛重新发现了汉语的美,呼吸到来自那个年代的一股清新蓬勃的气息。并且,这三套老课本也解开了我长期以来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民国时期不少人念完小学之后,便能在社会上自食其力、安身立命?”
  《中国青年报》2011年最后一期“冰点”特稿,刊发了教育学者王丽一篇关于民国小学国语课本的文章。重新发现与呼唤“汉语的美”,是当下许多人的共同心声。这种心声并非是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上复古甚至食古不化,而是寻找在遵循教育规律、遵循成长规律的前提上让我们的教材更加富于韵味,洋溢着淋漓的“汉语的美”。
  例如,《开明国语课本》中这篇浅显而意深的文章:“北风吹,白云飞,太阳哪里去了,树上的叶子哪里去了,地上的青草哪里去了。”言约而意丰的文字,浅如白话的文字,加上丰子恺神韵独到的图画,中华文明的文字之美跃然其中。试想,哪个成长中的小孩子,哪个如饥似渴汲取知识营养的小孩子,会不因此而静心阅读、潜心感受母语之美呢?
  再说答案的僵化封闭。
  语言有其独到自我的发展规律,文本有其丰富而无限的多种解读。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在阅读中非要设置格式化的统一标准答案,很容易限制学生的开放思维,更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
  据报道,美国教育有三个核心关键词:“独立思考”“质疑一切”和“创造创新精神”。因此,不少习题都没有标准答案,比如美国的考试中会有这样的题目:“基于富兰克林的论证,你会同意通过《美国宪法》吗?为什么?”
  这种开放而宽容的思维很容易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而我们呢?例如当问及“雪融化后是什么样子?”有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结果这个答案被老师打上红叉,因为它与标准答案不符。而近几年屡屡见诸报端的消息更是令人大跌眼镜,许多文章的原作者竟然答不对由自己的作品而改造的各色语文试题。其中原因,令人深思。
  因此,培养孩子积极而终生的阅读兴趣,就是精心育养想象力之林。
  著名作家周国平说: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我会注意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好书,多读好的文学作品。所谓多,就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比如说每个学期至少读三本好书。而在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李锋看来,“如果从小学到高中毕业,能有300篇左右的古诗文和经典美文烂熟于心中,这样的学生语文素养不可能不高。”
  “操千曲而后曉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想象力的大树总是在阅读的肥沃土壤中蓬勃生长,想象力的艳丽花朵总是在阅读的春风化雨中妖娆绽放。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学生的实践经验会得到提高,创新精神亦会得到培养,且有助于提高和提炼学习的探究能力。当前我国大部分小学都已经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各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仍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此,在本文中通过实际情况,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习作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恰当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以提升其语言文字综合素养,使其能“主动而自信地写作”。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其学会应用观察法来认识生活,搜集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与写作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观察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
期刊
摘要: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发展,在国际范围内已经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意在探讨目前智慧教育的需求分析、策略分析及一些具体措施的提出。  关键词:智慧教育;需求;策略;措施  一、智慧教育背景分析  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是经济全球化、现代技术变革和知识大爆炸的产物,这一名称来源于钱学森先生于1997年提出的“大成智慧学”这一概念,伴随着物联网、
期刊
国培期间,通过听了《小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的途径》这个讲座,我对自己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方面做了如下反思:  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误区:以前,我总是只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单词、句型和日常用语,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玩的快乐,学的有趣,以为这样的英语课堂即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结果我发现学生不会运用已学的单词说句子,不会用英语
期刊
摘要: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是根据场地的特点划分区域,以年龄段为单位开展的混班活动,根据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目标投放各种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多方面发展。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我们从理论引领、环境设置、材料投放、观察指导、回归自主等方面实践、反思,让课程游戏化中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在幼儿心中生根。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户外;自主游戏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是幼儿园根据场地的特点划分区域
期刊
摘要:要学好一门语言,首先要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这在英语学习中尤为重要。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和观察,然后结合实例对初中生进行论证,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能够和广大的英语教师共勉。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练习;情景教学  初中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现阶段学生应该打好基础,掌握一定的学习能力。对于英语,首先,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想法,这是一个沟
期刊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也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不过,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小学教育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处在起步阶段,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在此基础上行,着重探讨了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旨在为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建言。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策略  在实践中,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信息技
期刊
一、目前教学现状  《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进一步明确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所以,文言文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然而就文言文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情形不容乐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课堂:重文言解释,轻思想感悟;“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依旧奉为至宝。这些课堂教学极易导致
期刊
摘要:初中数学学习在初中学习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数学学习具备一定的难度,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对数学学习足够重视,但是往往由于教学方式的问题,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低下。新课标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在数学课堂上采取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有效性。所谓互动教学,就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程度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与创新教学元素有机融合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及时调整课堂的引导方向,强化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视野范围,给予学生更多的探究机会,鼓励学生深入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走上一条全面发展的创新之路。让学生切实感知到学习的最大乐趣,能取得地理课改成效的事半功倍。初中生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特殊思维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