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教学法在抗高血压药 授课过程中效果的研究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u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直是接受度比较高、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方法,但是有时提出的问题也缺乏针对性,而抗高血压药教学因为更贴近生活,可以导向的问题选择性比较多,并且比较容易锁定目标问题,所以比较适合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
  【关键词】问题导向教学法; 抗高血压药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所有医药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作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由于其内容比较多,并且知识点的内在逻辑性不强,生涩难记,所以学生容易因重复增加而产生厌烦感,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其更好地掌握各个章节的基础知识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在药理学教学中,基础知识部分和各个系统常见病用药部分各不相同,所适用的方法也因章节而异,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引入临床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利用自身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所学医学知识进行反思和整合,融会贯通,并且学生更加愿意去探求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知识,能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及沟通能力,使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因此笔者在抗高血压药的教学过程中探索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现做一讨论总结。
  一、观察高血压患者的特点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对人类健康危害大,虽然临床上是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但是还是很难让学生有一个表观的、感性的认知。
  在课堂上,笔者首先让大家分组讨自己对高血压患者的印象,把可能认为的特征分组表述出来。经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似乎感觉高血压这个词不是教科书上的专属,而是走入了他们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思考内容,之后笔者总结了高血压患者一般会有的特点,并结合了学生的想法。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根据所学知识思考高血压的形成与什么因素有关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血压是由外周血管平滑肌张力增高所致,动脉阻力增加,静脉系统的血容量降低。在大多数病例中,血管张力增加的原因不明。所以总体来说,高血压有难以解释的形成机制,也有容易理解的形成机制。
  实际上,从血压形成的过程就可以推测出高血压的形成因素,其中涉及到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知识,学生们也都乐于思考,甚至会通过复习自己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笔记印证自己的想法。
  虽然有的学生考虑得不够全面系统,但是对这些知识点会有更深刻的记忆,长此以往,学生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和整体性会更好。
  三、血压的调控系统里,从哪里可以阻断这个过程,以实现合理的用药
  血压的调控机制比较复杂,涉及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前讲到这个复杂的调控体系时,学生们都很被动,而在讲解了血压的整个调控体系以后,再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下哪里可以作为切入点来阻断这个过程,虽然对学生来说仍有难度,但通过思考分析,他们逐渐理顺了血压调控的来龙去脉。
  总之,笔者在教学中对各个知识点进行了不同的问题设置,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导向教学法在抗高血压药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效果:第一,所提出的问题能够让学生进入主动思考模式,改变了灌输式教学的被动状态; 第二,顺着问题揭开谜底,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厌烦抗拒情绪减少;第三,知识点记忆深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当然,教学效果的呈现还要推及大量的教学实践样本,并且要经过更长的时间观察才能得到结论,笔者希望能够更好地推动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各个学科教学过程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方阅,刘皋林,范国荣.以问题为基
  础的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呼吸系统临床药理教学中的效果比较[J].贵州医药,2019,49(6):894-895.
  [2]朱光发.临床病例教学法结合以问题
  为导向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
  【本文系2019年度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训资助计划项目“课程思政改革要求下药理学课程建设” (A1-2601-19-311116)、上海健康医学院百人库项目“评价化合物药效的脑卒中模型方法的改進”(NO.B1-0200-19-31113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健康医学院协同科研中心)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stent)后外周循环中血小板活化及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由外周静脉采血,采用ELISA检测PTCA和
中小企业的迅速崛起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与之相伴而来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也日渐突出。本文认为,循序渐进地制定和深化金融政策、推进银行体制改革、减少和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英语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其中最重要的是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本文从英语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对英语的认识,对大学英语
文章推导了“动尺”的视觉成象公式,并利用计算机作图,给出了可视化的“视觉形象”结果。结果表明“动尺”的视觉形象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并非如“测量形象”那样总是缩短。文章
任何教学成果的取得,都是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采完成的。通过调查发现,有60%的同学认为,政治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是第一重要的。深入研究和大胆探索教学方法,这才是政治课焕发
一、给予孩子们儿童化的语言教学语言是师生进行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中介。过于成人化、专业化、理性化的教学语言使数学教学远离了儿童精神世界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变成索然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本科生群体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将分析新媒体在大学生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培养大学生的各种能力,以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