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艺术的学习之道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9801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怎样科学合理的认识篆刻和学习篆刻的立足点出发。从怎样激发学习者者学习篆刻的兴趣;理解篆书和各个学科对篆刻艺术的影响;篆刻对学习和人生态度的诠释三方面进行描述,使学习者更加深入浅出的认识篆刻和学习篆刻。
  关键词:篆刻;章法;学习态度;印稿设计;各学科与篆刻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J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52-01
  篆刻艺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它伴随着中国方块文字、中国文化的进程产生,由实用的信物逐渐衍化成独立的造型艺术门类,走过了极其漫长的道路。它以以中国文化传统为底蕴,篆书为基本载体,与传统书画艺术并驾齐驱。篆刻艺术比一般的国画难度更大。
  一、了解把握篆刻,激发学习篆刻的兴趣
  篆刻艺术是从古代印章发展而来的。它于方寸之中、红白之间创造各种美的结构和形式。因其字体以篆书为载体所以称为篆刻。篆刻艺术是由作为权力和凭证的古玺印发展而来的。在先秦时期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在明后期并形成了各种风格流派,如明代以文彭为代表的吴门派和以何震为代表的徽派;清代以程邃厚重、凝炼风格为代表的皖派,以丁敬、邓石如开创、黄易等西泠八家发扬光大的浙派。
  二、科学学习篆刻,循序渐进
  (一)学习篆书是学习篆刻的基础
  我们在赏评一方印章的前提就是准确的辨认印章的文字,从文字的安排、组合中领略作者的匠心,传统认为,篆刻须先篆后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故学习篆刻的同时要十分认真地选择篆书碑帖临写,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便会初步了篆法。
  (二)章法练习,探讨造型美
  篆书在造型上的可塑性更是其它任何书体不可比拟的,不同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意图使得千百年来篆刻作品风格各异,同样的几个篆字,不同的组合、构成方式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一方成功的篆刻作品,为什么在千百年后仍然能打动观赏者?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将几个字安排的如此巧妙?这就是涉及到篆刻创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章法。章法讲究布局,在字与字之间产生一种和谐的变化与统一,产生韵律感,突显它的审美价值。常用的章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二字印的章法。2、三字印的章法。3、四字印的章法。4、多字印的章法
  对于章法的练习主要采用田字方格进行训练,挑选古代著名的印章给予临摹,使其领会古代名家对印章的处理,从而懂得相关章法知识,此外在临摹了一段时间以后还要进行简单的创作练习。
  (三)写印上石,探讨篆刻艺术的美感
  打印稿是篆刻重要内容之一,即在练习刻印之前,用毛笔在拷贝纸或熟宣纸上,认真摹写古印。使其在短时间内能掌握相关技能,练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有目的的选择类型和字数都不同的印章来进行写印练习,达到功多熟练即可。熟练写印练习后,在学上石的方法,印文上石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印章的效果,因此为了使学习者把握不同上石的方法与技巧,只有加强练习才能攻克。上石的方法一般有:一是水印上石;二是直接上石法。
  (四)体会刀法,把握技巧
  篆刻是以刀为工具再现和传达篆书的精髓,追求的是服务于书法为内容的笔墨情趣,突出规范性、表现性、独创性。着重强化刀法的艺术形式表现和独立的艺术语言的情感流露,也就是刀与笔真情的熔铸。
  对于初学者,从来没有执过刀,又不知石质的坚硬程度,直接执刀摹刻范印,往往会有难度,需要有一个熟悉刀、石的过程。所以在正式让学习者进行创作之前,必须要加强线条的练习,以便更好的让学生者懂得驾驭刻刀,也就是使其懂得朱文和白文线条的刻印方法.
  三、篆刻艺术在生活中体现美
  (一)学科相互渗透的重要性
  篆刻艺术从表面上看和其它学科是毫无相连的,但读过书的人都知道,不同学科是紧密相连,互为补充的。其实学习篆刻艺术同样也是离不开各门学科的。例如赵之谦的篆刻艺术就是典型的例证。引导初学者应重视各门学科学习,对促进篆刻学习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使他们能处理好艺术和学习两者的关系,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学习篆刻,必然要接触到有关文字的历史,从而对历史课的知识更加兴趣。反之如果不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常会出现将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文字刻入同一方印中而贻笑大方。
  (二)学习篆刻艺术,能够锻炼心智和调整生活心态
  学生在学习篆刻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种种困难和失败。有时会因为所刻的时间太长,眼睛疲劳,造成线条的偏差,而有失美感;有时会因力度控制不好,一刀错误而导致前功尽弃;有时因为石质太硬或存在沙质,刻刀会导致划伤手或是将手磨出水泡来等,这时有一些学习者就会有“打退堂鼓”的念头,怎么办?这时可为他讲述篆刻家的感人故事,如钱瘦铁先生“咬得菜根,百事可为。”、燕昌先生“带个南瓜拜师父”等故事,利用故事的教育形式来影响学习者的心灵,心灵被打动了,上自然会在艰辛充满自信的笑容。
  在学习中应该加强重视书品与人品的关系。在学习刻印过程中要求学习者要尊敬师长,虚心求教,善于思考和提问。同时培养学习者锲而不舍的高尚品德与百折不挠的意志力。
  (三)篆刻作品能够激励心志
  在展评的过程是培养学习者综合能力的过程。开展不同形式的篆刻展评或比赛,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信心。发觉篆刻人才促进篆刻艺术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篆刻学习者和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参考文献:
  [1]周晓毅. 源远流长的印章与篆刻艺术[J]. 百科知识, 1996,(11)
  [2]梁景惠. 篆刻浅谈[J]. 中文自修, 2005,(10)
  [3]黎伏生. 印章·篆刻艺术审美初探[J]. 文艺研究, 1987,(02)
  [4]黄惇. 古代印论研究方法札记[J]. 文史杂志, 1992,(04)
  [5]纪伟基. 取精用宏 铁笔纷披——浅谈篆刻艺术的出新[J]. 书画艺术, 2000,(05)
  [6]赵宏. 文彭对篆刻艺术的中兴之功[J]. 书法世界, 2004,(02)
  [7]岐山. 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耳——钱振亚篆刻印象[J]. 书画艺术, 2006,(02)
  [8]刘江. 但视其印知其人——刘泽荣及其篆刻艺术印象[J]. 新闻天地, 2006,(08)
  [9]盛东涛. 削玉镂冰手 挥刀斩云根——陆昱华的篆刻艺术[J]. 书画艺术, 2008,(04)
  作者简介:苏建功,男,河北大学艺术学院书法方向研究生。
其他文献
维吾尔族是个全民歌舞的民族,库车的维吾尔族更是秉承了古龟兹歌舞的真谛,歌声委婉动听,舞姿妙曼迷人,在新疆流行一句歌谣云:“库尔勒的香梨哈密的瓜,库车的洋刚子一朵花。”“洋刚
摘要:刑法的发展途径主要包括法律创制手段及方式。以往对日耳曼法的研究侧重于民法方向,而对刑法和刑事政策方面涉及相对较少。本文希望通过对以《撒克里法典》为代表的日耳曼刑法部分与古代中国《唐律疏议》中的刑法部分的对比研究,对古代东西方的两种类型的刑法的发展途径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唐律;日耳曼法;刑法;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看重做人的气节,刚正不阿的人,受到人们的钦佩;奴颜媚骨,阿谀奉承者,为人所不齿。一个人要有正气、骨气,这是做人的原则,同样也是做人的“德”。骨气,是做人应该保
采用静态自动顶空进样结合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膨化小麦辅料啤酒的挥发性风味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膨化小麦辅料啤酒中主要分离出8种挥发性风味组分,其组分及含
养殖行业的最大风险仍然是疫病的风险,预防疫病的首要措施仍然是注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介绍了免疫前、免疫中、免疫后的注意事项,确保被免疫动物的安全。在免疫前注意做好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