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矿工程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要确保探矿工程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探矿工程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探矿工程;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如今,我国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能源、转变产业结构等来最大程度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随着科技的进步,太阳能、核能、生物能源在不断的扩大应用的范围,而在探矿工程中就需要提高技术含量,减少在探矿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以求可持续发展。
一、探矿工程的概念和必要性
为了得到某些特定地质区域或隐伏矿体的一些具体信息,比如规模、结构和形态等,必须进行相应的探矿工程。理论上通常是为了满足相关地质工程的建设和一些科研项目的需要,通过先进的探矿技术和手段获得具有建设性参考意义的地质资料。作为现代地质学科的一部分,探矿工程以获得地质信息为主。笔者以国内外探矿工程的发展状况为依据,归纳探矿工程的必要性为如下几点:首先,探矿工程对于解决现代地质开发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登极、入地和下海的地质样本的采样等。其次,在地下工程建设和对地质灾害进行控制等领域中,经常会运用到探矿工程的相关技术,并且通常效果卓著。最后,我国由于矿藏资源的丰富和探矿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使得通过探矿工程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势在必行。我国虽然蕴含大量矿产资源,但是仍然有三分之二尚未被开发出来,深部的探矿技术不够成熟,仍然处于发展和探索的阶段,探矿工程的进步和发展是攻克相关地质技术难题的关键。
二、探矿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探矿工程技术仍然是唯一能从地下取出实物岩矿样品的勘查技术方法,其与低碳生活的关系,首先表现在通过钻探的方法,寻找除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以外的新型洁净能源,如核能、地热能等,这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从2个方面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发展,一是这些新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二是部分替代了传统能源为经济社会发展直接提供动力源泉(如核能、地热能)。
探矿工程技术直接服务于可持续发展,这是该项技术服务领域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方面,探矿工程技术应用于碳储存井的钻凿及矿井瓦斯抽采、封存、地热能的勘探开发利用等多个方向,需要提高其提高技术水平,努力发展探矿工程技术,应用新技术对于环境保护及资源勘探开发效率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探矿工程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1、探矿工程专业的人才短缺
目前,我国大部分探矿工程的技术人员构成上存在严重的老龄化,很多老技术员虽然经验丰富,但是已经接近退休,而新的年轻技术人员尚未补充进来,导致探矿工程缺乏新鲜血液,后继无人。所以,探矿工程不能过分依赖年龄大资历深的专家,而是应该给年轻人更多机会,对后进晚辈予以一定的支持和培养,对人才的承接问题重视起来。
2、地质探矿的地点选择不当
地质探矿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合理的探矿地址有利于探矿工程后续工作的开展,如果探矿地址选择不当不仅会影响工程的开展,更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虽然我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矿山附近的地质情况和环境因素比较复杂,有些矿山是由许多小型矿山构成,有些矿山附近存在较大的河流湖泊,还有些矿山存在于深山老林中,探矿工作的开展会受到野兽毒蛇的影响。这些状况的存在都要求在开展地质探矿工作时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探矿地址,综合考虑矿山所在位置、地层构造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做出科学合理判断,保证探矿工程顺利和安全。
3、缺乏科学合理的探矿方式,地质探矿技术落后
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期,地质探矿工程起步较晚,近些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地质探矿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缺乏科学合理的探矿方式,地质探矿技术相对落后。目前,在我国的地质探矿过程中,诸多企业工作人员无法根据不同的地质结构情况选用科学有效地探矿方法,很多情况下都是凭借以往的探矿经验开展工作,这势必会给探矿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尤其是造成探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国现阶段所采用的探矿方法主要有物探法、槽探法、坑探法和钻探法四种,对于存在老窿硐较多的一些矿区,落后的探矿技术和探矿方式的不当选用严重威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会影响探矿工程后期各阶段任务活动的开展。
四、探矿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1、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适应地质工作转变,积极主动地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在找矿勘探、为地质调查和整个地球科学发展服务的同时,不断扩展其它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是保证自身发展壮大的基础。海底结核矿、海洋油气资源及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大陆科学钻探、大洋钻探计划的实施,南极地层勘探取心取样及两极冰层取样钻探等,不但为钻探技术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也对钻探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人类入地、下海、登极甚至上天的伟大壮举中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人类已成功登上月球,不久的将来还会登上金星及其他星球。为了深入研究外星球的矿物组成及生命存在的证据需要钻探取样。
2、注重对探矿工程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探矿工程作为一门技术含量较高、技术水平较为复杂的学科,涉及到物理学、地球化学等多个知识领域。结合我国国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为我国探矿工程业输送高素质的高端技术人才,解决我国探矿工程人才短缺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所以,在我国高等教育应对地质专业课程的建设和对地质人才的培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从而改善我国探矿工程业后继无人的窘境,最终实现我国探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选择科学合理的探矿方式和探矿地点
基于对矿山结构和地质环境的全面考察,选择科学合理的探矿方式和探矿地点对于保证地质探矿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探矿地点的选择和探矿方式的选择存在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作用,在进行矿山地质探矿时,不同的地质矿山规模、矿产种类与矿脉走向以及周围地层的结构,都会影响到探矿方式和探矿地点的选择,同时矿山开采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要考虑在内,只有对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不断地论证地质探矿方案的可实施性,才能够最终确定科学合理、行之有效以及环保的探矿方式,从而确保探矿工程的有效性,提高探矿工程的质量、效率和效益。
4、积极利用国家政策走向
目前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重视并投入了大量专项资金,这对于探矿产业的深入发展及应用领域的拓宽是绝佳时机。随着国家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地质信息资料需要搜集,越来越多地矿藏资源需要科学勘探,因此,探矿工程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说,对国家政策和资源分配的方向予以积极地顺应并加以利用,将会对探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支持性的作用。
5、加强专业学科体系的建設
国内在对探矿工程相关的理论探讨上仍存在不足,尚未有一门以探矿工程为主的专业学科,这对人才的输送培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进而束缚了探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未来探矿事业的发展中,应明确界定地质工程、探矿工程和坑探工程等的基本定义和概念,以促进专业教学和科研技术交流等的顺利进行,在不断发展探矿工程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大对探矿工程专业学科的建设,对实现探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探矿工程技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都要为发展低碳经济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未来的生活,同时也是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林霞,王达,叶建良,张伟,张金昌.探矿工程学科发展研究[A]..2008—2009地质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8:14.
[2]丁洪华,杨永康,唐和东.关于探矿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华民居,2012(6).
[3]牛百强.地质探矿工程存在的问题与防范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13(4).
关键词:探矿工程;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如今,我国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能源、转变产业结构等来最大程度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随着科技的进步,太阳能、核能、生物能源在不断的扩大应用的范围,而在探矿工程中就需要提高技术含量,减少在探矿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以求可持续发展。
一、探矿工程的概念和必要性
为了得到某些特定地质区域或隐伏矿体的一些具体信息,比如规模、结构和形态等,必须进行相应的探矿工程。理论上通常是为了满足相关地质工程的建设和一些科研项目的需要,通过先进的探矿技术和手段获得具有建设性参考意义的地质资料。作为现代地质学科的一部分,探矿工程以获得地质信息为主。笔者以国内外探矿工程的发展状况为依据,归纳探矿工程的必要性为如下几点:首先,探矿工程对于解决现代地质开发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登极、入地和下海的地质样本的采样等。其次,在地下工程建设和对地质灾害进行控制等领域中,经常会运用到探矿工程的相关技术,并且通常效果卓著。最后,我国由于矿藏资源的丰富和探矿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使得通过探矿工程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势在必行。我国虽然蕴含大量矿产资源,但是仍然有三分之二尚未被开发出来,深部的探矿技术不够成熟,仍然处于发展和探索的阶段,探矿工程的进步和发展是攻克相关地质技术难题的关键。
二、探矿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探矿工程技术仍然是唯一能从地下取出实物岩矿样品的勘查技术方法,其与低碳生活的关系,首先表现在通过钻探的方法,寻找除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以外的新型洁净能源,如核能、地热能等,这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从2个方面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发展,一是这些新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二是部分替代了传统能源为经济社会发展直接提供动力源泉(如核能、地热能)。
探矿工程技术直接服务于可持续发展,这是该项技术服务领域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方面,探矿工程技术应用于碳储存井的钻凿及矿井瓦斯抽采、封存、地热能的勘探开发利用等多个方向,需要提高其提高技术水平,努力发展探矿工程技术,应用新技术对于环境保护及资源勘探开发效率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探矿工程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1、探矿工程专业的人才短缺
目前,我国大部分探矿工程的技术人员构成上存在严重的老龄化,很多老技术员虽然经验丰富,但是已经接近退休,而新的年轻技术人员尚未补充进来,导致探矿工程缺乏新鲜血液,后继无人。所以,探矿工程不能过分依赖年龄大资历深的专家,而是应该给年轻人更多机会,对后进晚辈予以一定的支持和培养,对人才的承接问题重视起来。
2、地质探矿的地点选择不当
地质探矿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合理的探矿地址有利于探矿工程后续工作的开展,如果探矿地址选择不当不仅会影响工程的开展,更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虽然我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矿山附近的地质情况和环境因素比较复杂,有些矿山是由许多小型矿山构成,有些矿山附近存在较大的河流湖泊,还有些矿山存在于深山老林中,探矿工作的开展会受到野兽毒蛇的影响。这些状况的存在都要求在开展地质探矿工作时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探矿地址,综合考虑矿山所在位置、地层构造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做出科学合理判断,保证探矿工程顺利和安全。
3、缺乏科学合理的探矿方式,地质探矿技术落后
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期,地质探矿工程起步较晚,近些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地质探矿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缺乏科学合理的探矿方式,地质探矿技术相对落后。目前,在我国的地质探矿过程中,诸多企业工作人员无法根据不同的地质结构情况选用科学有效地探矿方法,很多情况下都是凭借以往的探矿经验开展工作,这势必会给探矿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尤其是造成探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国现阶段所采用的探矿方法主要有物探法、槽探法、坑探法和钻探法四种,对于存在老窿硐较多的一些矿区,落后的探矿技术和探矿方式的不当选用严重威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会影响探矿工程后期各阶段任务活动的开展。
四、探矿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1、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适应地质工作转变,积极主动地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在找矿勘探、为地质调查和整个地球科学发展服务的同时,不断扩展其它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是保证自身发展壮大的基础。海底结核矿、海洋油气资源及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大陆科学钻探、大洋钻探计划的实施,南极地层勘探取心取样及两极冰层取样钻探等,不但为钻探技术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也对钻探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人类入地、下海、登极甚至上天的伟大壮举中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人类已成功登上月球,不久的将来还会登上金星及其他星球。为了深入研究外星球的矿物组成及生命存在的证据需要钻探取样。
2、注重对探矿工程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探矿工程作为一门技术含量较高、技术水平较为复杂的学科,涉及到物理学、地球化学等多个知识领域。结合我国国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为我国探矿工程业输送高素质的高端技术人才,解决我国探矿工程人才短缺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所以,在我国高等教育应对地质专业课程的建设和对地质人才的培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从而改善我国探矿工程业后继无人的窘境,最终实现我国探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选择科学合理的探矿方式和探矿地点
基于对矿山结构和地质环境的全面考察,选择科学合理的探矿方式和探矿地点对于保证地质探矿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探矿地点的选择和探矿方式的选择存在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作用,在进行矿山地质探矿时,不同的地质矿山规模、矿产种类与矿脉走向以及周围地层的结构,都会影响到探矿方式和探矿地点的选择,同时矿山开采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要考虑在内,只有对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不断地论证地质探矿方案的可实施性,才能够最终确定科学合理、行之有效以及环保的探矿方式,从而确保探矿工程的有效性,提高探矿工程的质量、效率和效益。
4、积极利用国家政策走向
目前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重视并投入了大量专项资金,这对于探矿产业的深入发展及应用领域的拓宽是绝佳时机。随着国家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地质信息资料需要搜集,越来越多地矿藏资源需要科学勘探,因此,探矿工程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说,对国家政策和资源分配的方向予以积极地顺应并加以利用,将会对探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支持性的作用。
5、加强专业学科体系的建設
国内在对探矿工程相关的理论探讨上仍存在不足,尚未有一门以探矿工程为主的专业学科,这对人才的输送培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进而束缚了探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未来探矿事业的发展中,应明确界定地质工程、探矿工程和坑探工程等的基本定义和概念,以促进专业教学和科研技术交流等的顺利进行,在不断发展探矿工程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大对探矿工程专业学科的建设,对实现探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探矿工程技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都要为发展低碳经济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未来的生活,同时也是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林霞,王达,叶建良,张伟,张金昌.探矿工程学科发展研究[A]..2008—2009地质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8:14.
[2]丁洪华,杨永康,唐和东.关于探矿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华民居,2012(6).
[3]牛百强.地质探矿工程存在的问题与防范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