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vllnv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能力的发展过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要彻底摆脱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式”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身上,努力创设适应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当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已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心中。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课堂学习质量影响学生的未来,关系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新课程改革提倡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提倡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课堂参与度就成为学生热爱学习的有力保障。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热情呢?
  一、利用原有知识,提高课堂参与度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储备。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降格处理”。
  所谓“降格处理”,有的是把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的是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完全陌生的内容是很少见的,对学习的内容总是既感到熟悉,有感到陌生。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的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①能不能把与 直接相加?②可以怎么计算?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这样的处理,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算法的探究过程,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的知识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引导动手操作,提高课堂参与度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參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教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他们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教师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到总结出长、正方体的所有特征。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三、设置认知冲突,提高课堂参与度
  学生是否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如"长、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先出示12个大小相同的1cm2小正方形,摆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摆法?然后提问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你能验证吗?通过这样设计,层层深入,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是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四、注重因材施教,提高课堂参与度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个性差异毕竟存在,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我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题可做。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出示了这样四个题目:车站堆放36吨货物,运走了 ,运走了多少吨?车站利堆放一批货物,运走了 ,恰好是10.8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车站利堆放一批货物,运走了,还剩25.2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车站利堆放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了全部 ,第二次运走了全部 ,共运了7.2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在练习时,让学习程度中下等的学生做第1、2题,中上水平的同学在做完1、2题后,再开动脑筋做第3、4题。这样,不仅使多数学生能“吃得了”,而且是少数学生能“吃得饱”。这样的分层练习不但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后的练习中,我也采用这样的方法。有能力、学习好的留一些难题,中、下等的学生留一些较简单的习题。
  总而言之,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问题情景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的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业作为教学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巩固重点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为调整下一步的学习掌握第一手信息。因而,如何使高中数学作业能够更加有效的发挥作用,将是我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新课程改革在各级各类学校得到推广。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促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不由对在新课程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困惑进行深深地反思:由于存在着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而又面面浮浅、知识很难形成体系、课时不够用和课后练习与教学进度脱节等来自教材和课程的困惑;存在着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导致惯性教学、学生活动影响教学进度、探究难以建构知识体系等来自教师的困惑:存在着实验室建设、教学资源、网络资源跟不上课改步伐等来自教学资源的困惑。只有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
摘 要: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开始阶段,小学生的整体特点决定教学方式应以兴趣为起点,进而开始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然而多数的小学教师没有认清这一点,只是盲目地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虽然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产生一定的效果,但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力。更重要的是,如果小学生长期缺少学习兴趣,会导致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降低,甚至会产生对学习的厌恶心理。笔者认为,为了解决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引入新的教学方法。
摘 要:阅读在学生们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思考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进行有效阅读,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逐渐改变教学观。通过实际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摆脱为作业而阅读,激发阅读兴趣、改变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快乐之读,快乐书写,提高阅读能力对策,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有效阅读   阅读,是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各民族共
摘 要: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中,受生活环境和后天教育的影响,弱势群体总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各级各类学校,各个班级都会存在一些“体育学困生”。我们这里的所谓体育学困生,是指在体育学习中的“三差一缺”(即基础差、体质差、技术差,对体育没有兴趣)的学生。能否正确认识,适当处理好教师、教学与这部分体育学差生的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也就会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初
摘 要:隨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改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小学课堂上,提问环节的设置是十分重要,关系到整个课堂的导向。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的现状,对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有效提问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探究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重点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积极的进行改革,而改革的重点则应当放在如何提升
摘 要:教师在课堂上,不可避免地要对学生进行提问,怎样的提问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呢?我认为可以突出“启后、新颖、趣味、疑点、归纳”这几个方面,一种好的提问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关键词:提问;设计;新颖;趣味  多年来,我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体会到,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除了教师认真备课、讲课、实验实习等环节需一丝不苟外,设计巧妙的提问是十分必要
摘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中学教学实践素质的需要,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也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关键词:感性认识;新旧知识的联系;逻辑思维;灵活思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中学教学实践素质的需要,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也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每节课、每个教学环节不同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