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泽恒,用文字解构世界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f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善于解构与建构,以一种现象、一个物件、一个名字为寄托,把世界打碎了重新组接。他的文字,奇诡而深邃,像来自太空的外星人;他的人物,像被无情抛至都市的边缘,不沾染俗尘,却也无法落地安家;他的世界,既冰冷虚妄又温热真实,让人疼痛,既喧嚣异常又静默如坟,让人窒息。有时,颇有村上春树的味道。他,宅、慢热、腼腆,十分真诚。希望你、我,有幸,能在他的字里行间,发现他,发现他的一角“冰川”。
  ——同桌袁铮
  冰河一人渡
  吴泽桓
  冰河不是北国的特产,它是人生路的具象体现。汩汩流动,而又静默不言;萧瑟凄厉,却又光滑明亮。我们在冰层上踏步,冰面上照出我们孤独的倒影;亦有暖阳拂面,一如我们同亲人相拥取暖。但是有时候,生活中变故的频繁使人惊愕。亲人的逝去、朋友的离开,真成了无法挽回的事,一词以蔽之,便是“失”。
  “失”,是一种猝不及防而又无可奈何的怨怼,是一场被吸入了深深的时间隧洞的别离,亦是一次祭奠,一份怀念。失去之悲,古今同路。丈夫新婚不久即被发配负石筑长墙,孟姜空待一副尸骨,在北国旷野的石堆里喟然一哭,泪如决堤;山河易主,失去了琴瑟相欢的喧嚣,后主独上高楼,在清冷的月光下倾诉国愁,长恨无绝。昔日从文先生笔下灵秀的古城凤凰偶遇大火一炬。形形色色的新名词似乎总是与“失”形影不离:失独,失孤,失联……
  加缪深知这种悲伤无法言说,便丢枪缴械,置之平静的笔触,留下了《局外人》里“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的开端。海德洛尔甚至把人生归结为失去的过程——“当你失去了盖娅,你就失去了盖娅”。
  可是平常人做不到这样。他们把失去的过程刻意放在心上,认为这就是人生的墓碑。他们哭泣,与其说是为了人生的缺憾而哭,不如说是为过去现在和将来所有的失去而哭。冰河的寒冷消耗着我们的体力,使我们一再抛下行李,卸下负重,但是潜意识里我们又害怕,害怕哭泣后的空虚,害怕回忆的言不由衷,害怕缅怀的不断重复。
  但是一切都无法逆转。已然如此,还能怎样。我们可以悼念,可以追忆,但种种仪式之后,平静才最重要。给自己一个机会,把关于丢失的不悦打包扔入垃圾箱,让年岁的垃圾车将之带走。像诗人海子一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对每一个陌生人祝福,去接受今后更宽广的人生,去满足未来新生的想象。
  近来听李志,一段粗糙却诚恳的吟唱,冲击着我的心灵:“妈妈,他们抛弃了我,像歌唱一样抛弃了我/妈妈,我是多么爱你,当我歌唱的时候我爱你 /只是那些猛烈的情绪,在睡不着的时候折磨着我/我那死去的父亲,在没有星星的夜晚就看着你/妈妈,我会在夏天开放吗,像你曾经的容颜那样/妈妈,这种失落会持久吗,这个世界会好吗……”
  然而,这个世界从来没有满足愿望的温暖的臂弯,没有星星和飞鸟,甚至没有一次折磨人的失眠,有的只是独渡冰河,踟蹰行进。我们在失去的罡风中留了下来,我们记忆得很深,又遗忘得缓慢,我们被失去的宿命蚕食,欲罢而不能,但是我们仍要继续生活。有人说,何妨背负这一事实,汇入拥簇的人群,汇入赶集的人流,汇入静寂唯剩自己的家,在粗茶淡饭里一切都会放下。我倒是觉得我们应该抓住生活中剩下来的安慰,不管它是虚浮的也好,还是暂且的也罢,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请允许我们幻想冰河的尽头是一方春温依旧的桃花源,是一处星辰熠熠的乐土。
  (编辑:关晓星)
其他文献
感悟幸福  ——读苏试《题西林壁》有感  □张露潼  老旧的课桌,泛黄的书灯,干涸的钢笔,堆积如山的课本遮住了后面形色枯槁的我,这就是我的高中生活。课程难度高,考试压力大,相貌平平、成绩平平的我心情不佳不愿梳妆,食欲不振不恋美食,甚至错误地认为“幸福在渐行渐远”。偶阅苏轼的《题西林壁》,本想与贬谪诗人共抒心中苦闷,却对幸福有所感悟,读罢备受鼓舞。  幸福是什么?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引擎”是发动机的核心部分,因此习惯上也常用引擎指发动机。后来,人们把能带来动力的东西,大都称为引擎。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需要有自己的“引擎”。因此,寻找适合自己的“引擎”,显得至关重要。  写作指导  “引擎”是一个很具体的词语,只是从“发动机”的角度来写,很难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因此,最好从其引申义来写。即围绕“动力”来写,比较好写。 
梅兰芳先生曾说:“好和坏是比出来的,眼界狭窄的人自然不能知道好的上面还有好的,不看坏的也感觉不出好的可贵。”我们引之到写作中就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去阐述道理,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阳一阴、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它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充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一种逆向求异思维,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
古人因为徭役、求取功名等多种原因,不得不走向异乡。在那安土重迁的时代里,他们写下一首首多情的歌谣,来抒发自己对亲人、对故土的思念。纵使岁月流逝,时隔千年,我们依然可以毫不费力地读懂“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里的思绪。且让我们跨过门前镜湖水的碧波,一起走进今人的那份思念。  乡味,乡情  醉卧戈壁听雨声  一坛泡菜  在乡音的河流里,腌制多年  一段乡情  在老街坊的记忆里,脆生生的  (绵
近日,台湾一名昔日富豪摆摊还债的消息让网友肅然起敬。  现年58岁的郭正利,年轻时服完兵役到日本念书兼职导游,并于1990年创建天喜旅行社,专营高档日本旅游团。天喜曾创下1年53亿元新台币的高营业额,他本人的身价也曾达到40亿元新台币。未料投资房地产失利,旅行社倒了,妻子也离开了。  郭正利说,旅行社倒闭后,他欠了一屁股债,以前西装笔挺、出入名车代步,连帅气小平头都要花万元打理,现在穿199元廉价
All the breath and bloom of the year in the bag of one bee:  All the wonder and wealth of the mine in the heart of one gem:  In the core of one pearl all the shade and the shine of the sea:  Breath an
“深刻”,作为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第一标准,其实也是优秀作品之所以优秀的重要标准。深刻,有时指透过现象看本质,如周先慎《简笔与繁笔》中的“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也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
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作家之所以文思泉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善感。为了让学生贴近自然,感知自然,写好自然,特意以一场小雪为背景作文《雪》。阅读学生的作文,发现主要问题是:写景单薄,内容贫乏,缺乏感染力,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我设计了重读经典、修改习作、下水作文三个环节来解决写景不细腻、不丰富的问题。  重读经典  我在进
名作简介: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罗曼·罗兰的代表作品。小说通过主人公一生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  这是主人公克利斯朵夫的历险记,又是一部音乐的史诗。作者通过音乐折射了不同民族精神的融合与冲击,把二十世纪初叶那一
Graduate employment levels are improving, but you must look beyond your academic work alone.   As Ucas forms are filled in, personal statements written, and the 17-year-olds of Great Britain sit 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