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匠师的完美之心缔造优秀的法治讲演--起诉书中“琐事”一词的“功”与“过”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sheng0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语言具有准确性和模糊性,二者相辅相成。起诉书中常用“琐事”一词来模糊抽象案件起因。法律语言的抽象性与模糊性有其特殊的功效,但机械地运用“琐事”一词替代案件起因的描述,不宜揭示行为人犯罪动机与人身危险性,不利于刑事责任划分的客观公正。检察官应当以艺术匠心的完美之心将起诉书缔造成为优秀的法治讲演,实现法律语言准确性与模糊性的二维价值平衡。 Legal language is accurate and ambiguous, and the two complement each other. The word “trivia” is often used in indictments to blur the cause of abstract cases. The abstraction and ambiguity of the legal language have their special effects. However,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auses of mechanically using the word “trivia” instead of the origin of the case should not reveal the perpetrator’s criminal motive and personal danger,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objective and fair division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 Prosecutors should make the indictment an excellent lectures on the rule of law in the perfect heart of artistic ingenuity, and realize the two-dimensional balance of value of legal language accuracy and ambiguity.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社会矛盾纠纷凸显,一些利益冲突以人民群众信访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作为掌握矛盾纠纷最终裁决权的人民
刑法承担着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功能,刑法实现的载体是法院的刑事法律文书,生效的刑事法律文书是否执行到位不仅关系到法院的威严、法律的严肃性,更影响法院司
刑事和解制度执行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刑事和解公诉案件在办理中也存在和解的案件类型较少、自愿性及公平性难以保证等问题。文章对老河口市检察院办理和解公诉案件
延伸检察工作触角,拓展检察机关服务社会管理的途径,是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在执法办案、强化诉讼活动法律监督过程中,不断改进方式和方法,拓展服务领域和途径,提升服务党和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需要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遏制未成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它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
面对激烈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针对在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多样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的情况下员工思想多元化的现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背景日益发生着变化。如何
在海外投资中,我国投资者要力争由我国仲裁机构解决内外私人投资者之间的争议。我国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争议,可以利用ICSID或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规定的方式加以解决。 I
文章通过对学界刑法立法解释理论观点的正面辨析、刑法立法解释是否违背刑法基本原则之一的罪刑法定原则的反面阐述、刑法立法解释存在的法律基础分析,以及制度层面探讨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