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切入口,和学生一起体验音乐课创编的快乐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ifei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编”环节通常安排在课堂的后半部分,即新授内容结束进入巩固拓展的阶段,是小学阶段音乐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教学理念,结合笔者在小学歌唱课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阐述在歌唱课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创编”教学的策略,通过激趣、新唱、巧奏和配画等教学方式,唤起学生学的兴趣、唱的信心和创的热情,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优美地唱,开心地编,自信地学。
  关键词:小学;歌唱课;创编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为:“音乐创造具有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作用。”所以创编不仅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创作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一个途径,对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关于创编教学,我们知道,创编内容受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限制,不同的音乐课型就应该有不同的创编要求,所以创编环节只有设计得当,才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但如果创编设计不当或盲目实施创编,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还会让学生对原本很有热情的创编表演活动失去兴趣,使得音乐课堂失去活力。
  目前国内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喜欢在巩固拓展时,安排设计创编表演这个环节。但笔者发现,小学阶段创编环节教学中存在活动内容单一、想放手又不敢放手、浅尝辄止等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创编的实效性呢?对于创编有哪些策略呢?针对上述问题,在小学歌唱课型的教学中我做了以下探索:
  一、趣味盎然,唤起学生玩的兴趣
  作为一名一线的音乐教师,我有时候一天就有五节课,一个学期下来,我就有好几百节课。在这么多课中,能让自己印象深刻的课不多,而记下来的,就像在脑海里生了根般,总会在某个时候浮现,再也抹不掉。同样,一个学生一天就有七节课,而在一周三十五节课中,却只有一节音乐课。如何让学生在一周仅有的一节音乐课中,把歌曲学会唱好呢?我发现“以趣激趣”,让学生在趣味性的课堂中激发起学习兴趣,这种学习效果常会令你始料不及,惊喜连连。
  歌曲《青蛙合唱》,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感知音乐中音的高低,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音色的概念,并在歌唱中用人声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不同的音色。
  对于让学生感知音乐中音的高低,这个不难,我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手号在身体上的不同位置,或者通过认识音符阶梯等方式,形象直观地感知音的高低。但对于音色,如何让天真烂漫的一年级学生,去理解这个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呢?经过一番琢磨后,“青蛙合唱”这个有趣的歌名唤起了我这名“孩子王”的童心。根据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的特点,我决定在本课教学中,以“趣”为切入口,巧用学生喜欢的青蛙手偶贯穿教学全过程,在有趣的听音辨物、分角色对唱和边唱边敲活动中,帮助学生加深对音的高低、音色变化的体验,更好地演唱歌曲。
  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我想说“教学灵感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在导入环节中,我巧妙地选择日常生活中声音对比明显的动物叫声,以声激趣。我先是模仿两个动物的叫声(示范公鸡鸣叫和牛叫),让学生们感受声音的高和低、音色的明亮和低沉,然后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叫声高亢嘹亮或低沉浑厚的动物的声音。在有趣的“听音辨物”活动中,让学生理解高的声音,音色清脆尖细,低的声音,音色低沉浑厚,初步建立音高和音色的概念。
  二、老歌新唱,燃起学生唱的热情
  歌唱课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唱”,从学唱—会唱—唱好,这个过程需要我们老师根据学生的演唱水平,不断去引导和调整教学策略。在一遍遍的强调重复中,学生会出现不耐烦的心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老师给学生一些新的尝试——创编歌词,既保持学生唱的积极性,又促使学生更用心地唱。
  歌曲《木瓜恰恰恰》选自四年级下册,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学生会唱歌曲后,为了进一步加深其对“叫卖调”这种歌曲题材的理解,我告诉他们《木瓜恰恰恰》的题材属于叫卖歌,主要通过吆喝来招徕顾客,并鼓励学生自己做一回老板,选取歌曲叫卖段的旋律为自己的货物创作一首叫卖歌。我的提议一石激起千层浪,“小老板”们热情高涨,摩拳擦掌地进行创作。
  经过不断的练习和体验,最终他们创作了《猪肉叫卖歌》:有猪耳朵、有肥肉、有瘦肉、有排骨、有猪肝还有猪嘴;《蔬菜叫卖歌》:有红萝卜、有白菜、有冬瓜、有南瓜、有豆角还有土豆……而最让我惊喜和感动的是钟XX等同学创作的《萝岗水果叫卖歌》:有水葡萄、有荔枝、有杨梅、有香橙、有龙眼还有黄皮。当我请他们说说创作意图时,钟XX自豪地说:“我的家乡萝岗盛产水果,我要为萝岗水果做宣传,让更多人喜欢萝岗的水果。”当他们跟着伴奏音乐演唱《新木瓜恰恰恰》时,“萝岗水果味道真是好恰恰恰,荔枝橙子味道顶呱呱恰恰恰,还有龙眼杨梅也好吃恰恰恰,各种水果吃完还想吃恰恰恰……”那歌声是欢快,是喜悦和自豪!
  三、巧用乐器,激发学生奏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教研中心王主任提倡构建有效互动的课堂。构建互动的课堂,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增强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在歌曲《青蛙合唱》教学中,待学生唱好歌曲后,我向他们介绍两位乐器朋友——手板和鱼蛙筒(示范刮奏),先让他们注意聆听,然后说出这两件乐器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引导他们用音色清脆响亮的手板为小青蛙叫声伴奏,用音色低沉厚实的鱼蛙筒为老青蛙叫声伴奏,最后鼓励学生们一边敲一边唱。其实这个环节中学生们是最兴奋的,他们都跃跃欲试。于是我灵机一动,想到了引导没有乐器的学生用身体当乐器,这个提议很受学生们欢迎,有的学生想到拍腿、拍手、弹舌和拍空心掌为青蛙的叫声伴奏。经过讨论,学生们决定用弹舌为小青蛙叫声伴奏,用拍腿为老青蛙叫声伴奏,最后,我把喜欢唱歌的学生分为歌唱组,把喜欢演奏的学生分为演奏组,由我指挥他们完整表演歌曲,在愉快的歌声中,边唱边奏,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四、给歌配画,拓宽学生想的空间
  音乐和美术同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虽然各有各的领域,但是作为艺术,它们是相通的,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也具有极强的画面感,每一首动听的歌曲就好似一幅美丽的画卷,在演唱的同时能够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因此,将音乐和美术相融合,在音乐课堂中渗透美术元素,让学生在歌曲感受中拿起笔画出自己的感受,或根据歌曲意境绘画,或根据想象音乐中的场景绘画,通过绘画表达内心的感受,展现音乐中包含的意蕴,无疑对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印象都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激发学生歌唱的情感。
  《春天来了》选自三年级下册,是一首德国民谣,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它描绘了春天小鸟歌唱、百鸟争鸣,小朋友们在田野上游戏歌唱的热闹场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唱“春”为主题的乐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春天美好的景色、万物复苏的景象。为了突破教学重点,让学生找到优美愉快的声音进行歌唱,在巩固拓展环节,我先是让学生闭上眼睛再聆听歌曲,然后和学生分享内心的感受或想到的情景,最后是鼓励学生拿起画笔把所思所想画出来。在愉快的音乐中,学生画出了《郊游》《家庭野餐》《美丽的春天》等。虽然他们的感受和展现的侧重点不同,但画面上都是欢乐的笑脸、嫩绿的草地、五彩的花儿,还有的学生把自己化身为自由飞翔的鸟儿……当我请学生拿着自己的作品,边唱边向同学们展示时,我发现他们有了奇妙的变化,他们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歌声中充满愉快和向往。
  五、关注生活,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对于创编,学生感到困惑的是没有素材,老师感到可怕的是学生没有想法。这些素材和想法不会自己跑到学生的认知中呀!如何帮助学生们积累呢?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不是没有而是没发现”。于是我鼓励学生们多关注生活,善于发现学习和生活有联系的东西,学以致用。而笔者也坚持做个有心人,积累日常生活中的素材辅助教学,让学生有更接地气的学习体验。
  在歌唱课《青蛙合唱》的小结环节,我鼓励学生回顾生活中的不同声响,引导学生畅谈奇妙的声音世界。有的声音让我们感到愉快,是什么声音呢?学生说:“妈妈呼唤自己的声音、爸爸高兴的笑声、歌声、乐器演奏声、过节的锣鼓声和鞭炮声”等。有的声音让我们烦躁,又有哪些声音呢?有学生说:“妈妈的唠叨声、爸爸的呼噜声、马路上汽车声和喇叭声,工地上的机器发动声、大声敲门声”等。还有的声音让我们感到害怕,又有哪些呢?学生们争先恐后各表心声:“老师的批评声、爸爸的骂声、夜里的风声、狼嚎、奸笑……”通过课堂与日常生活中的声音联系,带领学生们进一步回顾生活中的不同声音,以及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在帮助学生加深对声音理解的同时,更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声音习惯,在生活和学习中尽量减少噪音,多创造乐音。
  对小学歌唱课“创编”环节的教学,应遵循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激趣、新唱、巧奏、和配画等教学方式,唤起学生学的兴趣、唱的信心和创的热情,让学生在愉快的创编气氛中,优美地唱,开心地编,自信地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定铜.素质教育的真谛在课堂——“六要素”教学方式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郭声建.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4]郭声建.好论文聊出来——音乐教育论文写作指引[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5]曹 理,何 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6]张 娟.如何打造学生喜欢的音乐课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黄晓云.谈新课程标准实施下的歌唱教学[J].江苏教育,2004,(14).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9]潘永庆.关于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几点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4,(20).
  [10]杨立梅.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1]杨丽苏.新课程音乐教学法: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萝峰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开展社区教育的活动中,注重开展学情分析,了解民众对社区教育活动的具体需求,将提高社区教育的发展速度和效果。本文结合江苏省南通市中央商务区、虹桥、中远、城南等社区的社区信息技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学习者开展分析,从不同的方面做一些剖析。从而帮助我们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的时候,从学习者的社会属性出发,兼顾实用性与战略性,建立平衡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南通;社区教育;学情分析;调查;汇总  中图分
马铃薯生长期主要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等5种,危害损失一般为8.9%-13.4%。根据病害发生特点及规律,采取检疫,选用抗病品种,浸种消毒,合理轮作,加强管理,应用药剂等措施,达到无公害防治之
众所周知,在世界文字体系中,汉字的构形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这不仅表现在汉字构形所描绘的上古社会方方面面的文化风景上,更表现在汉字构形所体现的汉民族传统而独特的思
2015年11月28日,我有幸来到早已向往多年的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参加"2015年湖南省小学青年精英教师培养高端研修项目北师大培训班"研修,和来自湖南省各地市县的39名同学一起学习
企业组织中的每位成员都对风险管理承担着责任。在金融风险管理方面,财务总监和资金管理队伍责任会更大。明确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路线,规划出伴随企业一同成长的长期金融风
"国培计划"(2015)——湖南省汨罗市"送教下乡"项目计划培训初中语文教师120人,初中英语教师100人,小学数学教师100人,幼儿园教师80人,学制8天。培训严格按照"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