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演合一,引领学生走进文学世界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e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本剧是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方式。笔者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巧借这一形式,引导学生将名著中自己喜欢的相关桥段改编成课本剧,开展名著课本剧表演,用表演推动阅读的活动,最终让学生迷上了文学名著,走进美妙的名著世界。
  一、“千树万树梨花开”:读中记
  要表演名著课本剧,全班应熟读名著作品,如千树万树的梨花竞相开放,有着浓厚的阅读氛围。
  首先,老师必须先于学生熟读原作品,了解作品,知道学生阅读可能遇到的问题,需要哪些指导,做些引领性的笔记。其次,为了消除对作品的陌生感,可结合作品影视的视觉和文本的视觉,如微课程播放精彩镜头,掀起情感的涟漪,激发学生品赏名著的兴趣。之后,就以学生潜心阅读为主。如推荐《三国演义》,先开展作品推荐会或作品导读课,了解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梗概、一些经典故事等。接着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主题曲,在兴趣点上再烧一把火,一切水到渠成,程度好和接受能力稍弱的学生分别阅读文言版的作品和改编后的青少年版作品。
  多遍阅读作品,要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做手抄小报。半个月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采用故事会、辩论会等形式。交流前,要定好话题,提前做好书面或口头准备。如读《三国演义》,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主题阅读交流会:“曹操是军事家,还是枭雄”辩论会、“三国知识知多少”知识比赛等,做到“条条道路通名著”。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读得懂,乐意读,重复而深入地阅读作品,牢记故事情节,为后续改编课本剧做准备。
  二、“待到山花烂漫时”:读中编
  课本剧作为舞台艺术,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习课本剧的特点,加上前期宽泛而有针对性地阅读《三国演义》,为课本剧编写做了扎实的素材积累,这样再参阅人教版语文第十册课本剧《一截蜡烛》一课,就可以编写课本剧了。
  在创编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再次阅读整部作品,熟知作品的主题和故事情节,选择情节性强、人物性格鲜明、适合本组表演的章节再次讨论,定出剧名。围绕一个事件,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突出人物性格,作为删改的标准,创编3~5分钟左右表演的剧本。老师要批阅学生编写的剧本,提出修改建议。
  学生根据修改稿继续阅读相关桥段,推敲语言文字,揣摩人物性格,探知作品主题思想。如《三国演义》中“乱世奸雄”曹操已不是历史上的曹操,对曹操的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的鉴别,是在阅读中讨论,讨论中编写,编写中再阅读,来来回回几遍之后认识了文学的情节性、虚构性和人物的典型性,创编出个性的人物对白、动作、喜怒哀乐等表情,很好地突出诸葛亮、周瑜和曹操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编写课本剧,是学生对作品的二度开发,也是再读名著的
  过程。
  三、“映日荷花别样红”:演中读
  课本剧表演能检验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熟悉程度。在排练中,小组之间相互观摩,提出意见,老师可以提些建议,小组根据剧情修改原稿。如作品《欧也妮·葛朗台》改编的剧本《梳妆盒的秘密》排演:
  【葛朗台扑向梳妆盒抓过来,站在窗子旁边。“是真金!是金子!”他大叫起来。】
  小组成员总认为不满意,吝啬的特点表现力不够。采纳其他组演员观看后提出的建议,抓住这个暴发户葛朗台贪婪的特性,大家再次阅读作品,增改为:
  【葛朗台身子一纵,扑上梳妆箱,好似一头老虎,扑一个睡着了的婴儿。
  葛朗台:什么东西?(细细抚摩金梳妆匣,慢慢地亲吻金梳妆匣,再两眼放光)噢,是真金!金子!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夏尔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
  欧也妮(四肢发抖,声音发颤):“是的,父亲,这是夏尔的东西,不是我的。”(欧也妮昏过去。)】
  学生多遍阅读,多次揣摩、讨论,成功塑造了狡诈、贪婪、吝啬的资产阶级典型——葛朗台的艺术形象。一次次的排演,一次次重读作品,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刻。
  四、“万紫千红总是春”:赛中读
  为了提高阅读的质量,还要重视阅读成果的展示,举行名著“课本剧表演”大比拼。
  各参赛小组先由编导简要介绍表演篇目、剧中人,“观看好的戏,好像台上台下合二为一。儿童在做戏的时候,做的人固然自以为在戏中,就是看的人,也自以为在戏中……这种输入知识的方法,比那空讲知识格外亲切有味。”(杜威)
  观赏之后,孩子们最有发言权。大家评一评哪组表演得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等。如观看作品《城南旧事》改编的《秀贞母女相认》和《我家来了兰姨娘》桥段表演,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兰姨娘和秀贞同是弱女子,她们为什么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观看比赛,通过互评,教师点评,对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会促使学生再次阅读。此时,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透过作品的文字表象,领悟作品的形象、情感、语言,从作品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以课本剧形式介入名著,以读带演,以演促读,实现“读演合一”的读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打开学生阅读的门窗,让他们感受多姿多彩的文学世界。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教育的艺术[M].汕头大学出版社,2009.
  [2]周均平,赵奎英,赵之昂.文学概论[M].齐鲁书社,2010.
  [3]梁仲华,董庆炳.文学理论基础读本[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7.
  編辑 李建军
其他文献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包括情感参与、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衡量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搞活课堂气氛,提升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实践;主动参与;兴趣;问题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新课程改革后提倡的教学理念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参与情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因此探讨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是我国相关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
摘 要:在水池开展了单机身模型力矩试验,本文介绍了模型的设计和加工要求、相似准则、试验设备、试验状态的选择等,简单地介绍了数据处理方法,得到了以下结论:使用矩阵法能有效提高试验效率,缩短试验周期;单机身模型力矩试验可以用来研究水陆两栖飞机的快速性、喷溅等水动力性能。  关键词:水陆两栖飞机 单机身模型 试验设计  1 引言  水陆两栖飞机是一种既能在陆上起飞和降落,又能在水中起飞和降落的飞机。正常
摘 要:随着高等学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的实施,高等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面临着又一个新挑战。学校对于目前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遇见的各种新的问题和表现出来的各种表面现象都应该认真总结并细致的寻找解决的问题主要方法,要深刻认识到学生工作的法制化管理所必需的条件、因素和其紧迫性,要逐步快速的把法制化深入到学生管理的工作当中,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优秀的继承者。  关键词:学生管理;法制化;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课程,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的确定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本课程实施的关键问题。主要从主题确立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兴趣需要、体现学校文化特色、实现跨学科整合这四个方面展开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综合实践;学习兴趣;特色文化;学科综合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规定的一门必修课,国家只出台了基本的指导纲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有些教师让学生机械地抄抄写写,死记硬背,误认为这就是语言训练,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无异于缘木求鱼。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的意义并不限于让学生学懂、学会多少个这样的例子,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这些例子的学习,理解和运用文字,发展和丰富语言。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对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措施谈谈自己的
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文言文阅读,困扰着学生,教师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利用生态探究法猜读高考文言文,猜解感知词义,推知"未知",在文言文阅读中真正做到"死去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