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_an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游戏,提升学生四大学习领域的能力。连线游戏,提升“造型·表现”能力;组合游戏,提升“设计·应用”能力;抢答游戏,提升“欣赏·评述”能力;魔术游戏,提升“综合·探索”能力,让学生轻松获取美术知识,快乐学美术。
  关键词:游戏;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爱玩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玩游戏,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兴趣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想象力、创造力等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师要在美术教学中融入游戏,引导学生轻松获取美术知识,提升美术创作能力。
  一、连线游戏,提升“造型·表现”能力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美术课标”)针对“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建议是,以游戏等多种方式,体验不同工具和媒材的表现效果,开展造型表现活动,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造型表现活动,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想象,创作若干能反映自己学习水平的作品。对于小学生来说,听到游戏两个字就兴奋。利用他们的这一认知心理,笔者在绘画教学中运用连线游戏,分解与造型表现相关的认知要素,让学生把这些要素用线连接起来,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卡通 卡通》公开课,教师让每个学生课前就准备一个自制的卡通造型。课堂上,教师拿出不同卡通人物的服装和装备,贴在黑板上,告诉学生:“我们每个人都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卡通造型,接下来,我们一起玩连线游戏,给自己的卡通造型穿上个性化的衣服,配置合适的装备。”一听要玩游戏,学生个个摩拳擦掌。“我喜欢这个,这件衣服和我的卡通造型最配”“这个是警察,应该搭配警帽、警棍,还有警服”“我喜欢这个小姑娘的服饰,我可以把我的卡通造型变成公主,还可以给小姑娘戴朵小花,头上戴一个皇冠”……学生踊跃地走上讲台玩连线游戏,没上台的也在下面欣喜地发表意见,让卡通造型的服饰与装备搭配更完美。学生边连线边思考边讨论,对于卡通造型有了更细化的认知。后来,他们在黑板上连出来的卡通造型已不再是“千人一面”的大眼睛、大脑袋、粉裙子、加翅膀,取而代之的是身着款式各异、色彩丰富、装备多元的造型,形象生动,鲜活有趣。
  二、组合游戏,提升“设计·应用”能力
  美术课标对“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提出的要求是,观察身边的用品,初步了解形状与用途的关系。教师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和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让学生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和制作的乐趣。对此,教师引入组合游戏,让学生用画、剪、粘等方式,重新组合和装饰碎片化素材,使其呈现出个性化效果。如此,学生能在体验设计和制作乐趣的同时提升“设计·应用”能力。
  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手印、指印变变变》时,教师以一首朗朗上口的“打油诗”导入:不用蜡笔,不用水彩笔,只用我们的小手指;沾上印泥,印一印;横一个、竖一个、左一个、右一个;开动脑筋想一想,添一添;花鸟鱼虫,全出来。这样导入,简单有趣地向学生传递了完成美术作品的媒材、做法、手段等。教师出示图1,告诉他们这些小虫子就是用指印完成的作品。
  一看手印、指印画如此简单有趣,学生两眼放光,个个跃跃欲试。此时,教师顺势传授绘手印、指印画的方法,再出示各种通过手印、指印添一添、画一画变成另外图案的作品,学生看得专心致志,听得聚精会神。接下来,教师引入组合游戏,让学生开动脑筋,把多个手印、指印图组合起来,就变出了一个个漂亮的图案。教师又让学生把这个图案用在书签设计上,一个个别具特色的书签就诞生了。学生参与绘制手印、指印画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学生兴致勃勃,在游戏中丰富组合方式,升级指印画难度,绘制出了不少有趣的作品(见图2)。
  三、抢答游戏,提升“欣赏·评述”能力
  针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美术课标给出的建议是,欣赏与了解民间玩具和现代儿童玩具,感受其造型与色彩的特点,从而提高欣赏眼光,能够用简单的话语表达出对于美术作品的感受。运用抢答游戏,让学生就相应的知识点迅速作出解答,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欣赏中提升“欣赏·评述”能力。
  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小泥人》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评述民间艺术中的泥塑这一学生喜爱的内容。泥塑,俗称“彩塑”,是中国民间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泥塑历史悠久,自新石器时代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一块普通的黄泥巴,在艺人手中几经捏、摔、捶、揉,就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憨态可掬的小泥人。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了泥塑艺术后,出示绘本《小泥人》中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借图2助图片,学生知道一块普通的泥,可以通过搓、揉等方式变换造型。接下来,教师拿出提前做好的泥塑人物的服装、鞋帽、装饰等,向学生传递了一些泥塑的方法,然后带他们进入游戏抢答环节。教师问:“人物的头和身体是如何组合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头不容易掉?”学生抢答:“可以用牙签连接,或者用胶水。”教师问:“大家说说为什么惠山泥人这么有名?”学生抢答:“惠山泥人活灵活现,色彩鲜艳,形态简练。”教师问:“为什么这两个泥人,一个很粗糙,另一个很精美?”学生抢答:“因为后者在制作泥人前反复搓圆和揉捏泥巴,而前者只是简单揉搓泥巴。”……系列抢答结束,再让学生欣赏民间艺术大师的作品,学生就会有自己的发现,如发现人物表情更加逼真,人物动态更加活灵活现,衣服捏制更加平顺,等等。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动手制作,学生的泥塑作品(见图3)也千姿百态,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
  四、魔术游戏,提升“综合·探索”能力
  美术课标要求学生在“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和展示。运用魔术游戏,启发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媒材和方法,改变媒材形态及其组合,创造出想象力丰富的美术作品,提升“综合·探索”能力。
  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拉根线条去散步》时,教师组织学生玩魔术游戏,带给每个学生一根纸做的彩带,让他们用这个彩带作画。游戏开始,教师请同桌两人一组,使用彩色皱纹纸,合作把长彩带搓成彩线。学生发现,只有同时顺时针或同时逆时针旋转,才能成功搓线。几分钟后,学生合作搓出了很多彩色的线条。此时教师追问:“如果让你们变个魔术,把手中的线条变成各种形状,你们会怎么做呢?”“可以把这根线一圈圈盘绕起来,变成圆形”“可以把这根线来回折,让它变成方形”“可以让它变成Z形”……“那就请你们动手变变魔术,先在彩色线条上盘出你喜欢的形狀,然后用勾线笔添一添,发挥你的想象,看看它可以变成什么。”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想象力极为丰富,在“不按套路出牌”的情况下,总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他们的想象力被激发,竟然真的像变魔术一样,或拼接,或剪裁,或粘贴……变出了螃蟹形状、棒棒糖形状、蜗牛形状、人脸形状、气球形状的各类线条作品(见图4)。
  美术课标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关注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引入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体验中发展“造型·表现”能力、“设计·应用”能力、“欣赏·评述”能力、“综合·探索”能力,领略艺术之美,有待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朱金晶.游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9(22).
  [2] 洪潇.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
  [3] 陈梦怡.来自心灵深处的魔术——从《神奇的指印画》谈教学新实践[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3(6).
其他文献
多元解读在一定意义上成就了《溪鳗》的经典性。从文本的叙事策略角度展开分析:空白策略,叙述空白然而并不空洞,折射无限的可能;闲笔策略,闲笔频出却又不觉琐碎,彰显无尽的意
金豆99为中熟夏大豆品种,由父本为中黄13、母本为郑9805杂交选育而成,2020年通过安徽省审定。本文阐述了金豆99的特征特性,并从种子处理、种植模式、种肥同播、抗旱排涝、自
说明文教学应避免刻板、无趣。《中国石拱桥》一课教学,尝试用情境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情境化活动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应用和迁移。这节课,利用情境驱动,体现高远的立意;借助多
目的:探讨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7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对其进行MRI扫描和其他相关检测,综合分析
目的:探讨COPD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40例COPD合并肺炎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
目的:研究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在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
为筛选出适宜淮安地区机插秧的杂交水稻品种,本试验以徽两优香丝苗、两优1266、源两优600、赢两优2016、晶两优1212、荃两优123、申优2126、方优T33等13个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主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使用GE Hispeed ZX/I螺旋CT机对29例主动脉瘤患者均进行兴趣区域的螺旋CT扫描,扫描参数为120KV、150MA、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麦单产水平,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连续3年进行了冬小麦高产攻关,冬小麦产量分别达到11628.00、11009.10、11297.25 kg/hm2,树立了冬小麦连续超高产的典型。本
摘要:数学教学要采用直观化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获取足够的感知体验和表象知识,进而上升为思维活动和本质认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体而言,可提供实物模型、静态图形、动态图形、表格等直观材料,发挥视觉效能;设计直观活动,促进多感官协同。  关键词:直观化教学;初中数学;材料;活动  数学作为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思维的角度看,数学学习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