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路径研究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mb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的融入能够给高中物理教学带来一些积极影响,促进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和谐,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推动优质课堂的打造,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上有更多收获与成长.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应当充分融入到物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环节中.教师要将这种理念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在设计教学模式时充分融入其中,让学生更喜爱课程的学习,促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技能得到发展.
  一、营造和谐自然的课堂氛围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放松,随之思维更加活跃.和谐自然的课堂氛围是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一个出发点,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才能更加投入.在营造教学环境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进行协调安排.在那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的教学中,为了化解学生的理解障碍,让学生轻松有效地吸收知识,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来辅助知识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在具体分析某一个问题或者解析相应的习题时,教师同样可以营造和谐自然的环境,加强和学生间的互动,或者是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剖析问题.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在教学中分析一些难点问题时,学生存在理解障碍.对于这样的教学问题,教师要透过教学氛围的营造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辅以一些有效的教学工具与手段来有效化解问题.在分析、解决有关的物理问题时,往往涉及动态的物理过程,有些物理过程比较复杂,学生在头脑中难以想象、建立出正确的物理情景,这时教师可以将其物理情景转换为物理图景而画出,将题目抽象的文字叙述转换为形象直观的图形、图象,如示意图、函数图、矢量图和模型图等.教师要善于将那些有难度的问题或者知识点进行拆分,并且透过各种教学工具和手段营造和谐自然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从而使教学难点得到突破.
  二、凸显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时,教师要凸显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仅要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性,也要善于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来设计教学过程与环节,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较为陈旧,以知识讲解为主.这种方式是对于学生教学主体性的遏制,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有些学生虽然意识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不过让他们去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总结的话,还是会犯亚里士多德式的错误.从物理前概念来看,学生知道由于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让小铁球和小纸团从某一高度放手后会竖直下落,不过对于哪个下落快,学生存有一些怀疑.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个怀疑点与兴趣点,让学生进行探讨,促进学生间不同意见的交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独立性.最后,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从理论层面探究这个问题的实质.
  三、注重教学过程的整体、发展与开放
  在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的整体、发展与开放.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时注重体现其和其他内容的内在联系.同时,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问题,课堂上要善于结合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拓展与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范畴,使学生的学习感受更加立体.最后,教师要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无论是在模式的选择上,还是教学内容的选用上,都要遵循开放式教学原则.这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的提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问题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技巧.比如,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效替代、建立理想模型、控制变量、实验推理、转换、类比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是科学知识的精髓,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使学生具备科学研究的素养,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例如,在讲“牛顿第二定律”时,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体会到探究加速度与力关系时必须保持物体的受力不变,而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必须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在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同时,也掌握了控制变量法.这是学生的一个意外收获,也是学生思维深度的一种体现.
  (本文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的开发和使用研究》(课题编号:D-2015/02/405)的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高中化学是高中教学中重要的科目.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中化学也在不断优化教育模式,着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注重强化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主体性.教师应不断总结经
数学中用到的思维模式有很多,如正逆思维、逻辑思维等.这些思维模式对于学生学好数学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十分重要.下面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对数学试题的分析发现,可能很多题运用的就是一种思维模式,只要将概念理解后,掌握了这种思维模式,那么很多数学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
期刊
随着教育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展开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开展隐性分层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概念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物理教学中,有些学生不注重概念的学习,导致物理成为较难学习的学科.所谓的物理概念就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如何形成、理解和掌握概念,是物理学习的核心.只有把物理概念弄明白了,才能掌握物理规律.大多数物理规律都是和基本的物理概念相联系的.物理概念里面包含着物理中的很多学问.  下面具体谈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策
期刊
物理课堂,不仅是物理知识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反馈学习情况、师生交流的重要过程.这里必然涉及大量语言的运用.教师语言的表达形式和技巧直接影响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以及参与学习的程度,语言中蕴涵的情感因素也能引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语言艺术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所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锻造语言艺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教学语言力求准确严谨,体现科学性  教学语言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唯有达到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能否很快发展,关键看这个民族有没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能力高低的关键所在.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就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谈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  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
期刊
“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早一天保护环境,多一份生命保障”“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这一句句环保的宣传口号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近几年来家安溪的变化越来
休闲是人的理想生存状态,审美是人的理想体验方式.休闲之为理想在于进入了人类的自在生命领域,审美之为理想在于进入了生命的自由体验状态,两者有着共同的前提与指向,审美是
“袁煜泽又狠狠扇了吴智宏一巴掌。”“袁煜泽太霸道了,聊到他不喜欢的话题,他就要动手打人。”“袁煜泽简直就是我们班的一个小霸王,几乎每个同学都被他欺负到了。”……看着学生们对袁煜泽同学的投诉,我的心情颇为沉重。  在不少老师眼里,袁煜泽是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学生”,成绩中等偏下,不遵守课堂纪律,行为习惯不良。同学们对他也是躲得远远的。据说,他从小学开始,就时常一个人单坐,在学校几乎没有要好的朋友。  
摘要:本文就数字化教学与高中化学教学有机融合进行探索,旨在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数字化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很多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完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从而使数字化教学得到广泛应用.在新课改基本理念得到贯彻落实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实现数字化教学与高中化学教学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提高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