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不是普通人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all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人们对教师的期待存在着一种反差:非从教人士可能对教师有很高的期待,认为教师应该甘于清贫、无私奉献,应该是社会的道德楷模;教师却可能认为自己是普通人,需要养家糊口,难以做到无私奉献。是社会对教师的期待太高了吗?还是教师的自我期待太低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和“蜡烛”的比喻代表了对教师无私奉献乃至牺牲自我的高期待。这种观念甚至引发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2019年8月,某信访处接到一封投诉,投诉人举报一对教师夫妻暑假在家给自己的孩子补课。投诉的理由,一是国家禁止补课和超前教学,二是只给自己孩子补不给别人家的孩子补有违公平。该投诉人针对性地提了两条处理建议:停止一切补课行为或免费给其他孩子补课。禁止父母给孩子补课当然是个让人忍俊不禁又近乎无理取闹的要求。多少受过一些教育的父母都可能给自己的孩子补过课,这本无可厚非。这个故事的特殊之处在于补课的人是教师。这反映了非从教人士对教师的高期待,这种高期待突出地反映在投诉人提出的“免费给其他孩子补课”的要求中。天底下千千万万父母给自己的孩子补课,我们何曾要求他们给其他孩子免费补课?
  今年五一期间,一位教师因为送外卖上了热搜。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其中有一种看法认为教师不应该送外卖,课余时间也要花在教育教学等相关事情上。这种看法背后依然是非从教人士对教师的高期待在作祟。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当事人不是一位教师,在非工作时间兼职赚钱,可能会被当作勤劳的模范,至少不会引来那么多非议。
  在面对无理要求和无端非议时,教师本人或其他社会人士可能这样辩护:教师也是普通人,要抚养和教育孩子(包括给自己的孩子辅导功课),要赚钱养家糊口(包括在非工作时间送外卖)……可见,“教师是普通人”可能是教師面对“道德绑架”时的自我辩护。这种辩护是有意义的,它提醒着那些非从教人士回归常情常理,放弃对教师过高的期待。
  那么,我们能就此得出“教师是普通人”的结论吗?不能。明眼人肯定已经看到上面的想法可能有问题,比如,政府是禁止教师有偿补课的,即使是在非工作时间。这里涉及两个相关联的问题:第一,为什么非从教人士可以补课赚钱,教师就不行?第二,为什么禁止教师有偿补课,而不禁止教师的其他兼职(比如送外卖)?一个简单的回答是:有偿补课可能会败坏教师的教育教学,比如教师工作时不好好上课,让学生通过有偿补课的方式去学本该在课上学的内容。其他兼职(比如送外卖)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则没有这种直接的牵连。从这点可以看出,教师和普通人有点不一样。
  既然其他一些职业也有一些从业的禁令,那么,教师职业的这个特征也不算很特别。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弥漫的道德要求。对教师的道德要求不仅体现在工作中,还体现在私生活中。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教师伦理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中的职业伦理,还体现在生活中的一般伦理。这种一般伦理,简言之,就是众所周知的“身正”。对于处于道德发展中的孩子来说,教师是伦理生活的示范者。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在学校身正为范,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品行端正,因为教师作为示范者,要在校内外保持一致。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希望社会上的其他成人,尤其是对年轻人有较大影响的人(比如父母、明星等),能够成为伦理生活的示范者。不过这种期待没有对教师的期待那么高,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父母和明星都不是为了影响孩子的发展而存在,而教师却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而存在。教师职业的这种伦理特征,是非从教人士对教师产生高期待的重要原因。
  可见,虽然我们可以用“教师也是普通人”来为教师的一些行为辩护,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教师不普通的一面。当非从教人士对教师提出高的期待时,他们看到了教师不普通的一面;当教师用“普通人”来为自己辩护时,不可忘了这特殊的一面。如果教师仅仅把自己当作“普通人”,那么这种自我认识是有问题的。说得严重一些,如果教师群体普遍认为“教师是普通人”,那么教师群体和教育行业就面临一些危险。从物质层面来说,如果教师是普通人,教师何以要求不低于公务员的工资?从精神层面上说,如果教师是普通人,教师职业特殊的尊严和荣誉靠什么来维系?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很多因素相关,这个问题在此不去深究。在这个上下文中,教师职业特殊的尊严和荣誉是更相关的问题,它既关系到社会对教师的期待,也关系着教师的自我认识和期待。
  有的教师会说:我们就是普通人,不需要特殊的尊严和荣誉。也许,有些教师只是把教师当作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和其他工作没有什么两样。如果事实确实如此,那么,教师就是普通人,教师职业也没有特殊的尊严和荣誉了。但是,这其中包含着误解。这种误解不是非从教人士对教师的认识有误,而是教师的自我认识出了错。
  教师职业是能感召和吸引入去从事的一种职业。一个人会以教师为自己的理想职业,把教师工作当作实现自己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途径。对于那些带着使命感去从事教育实践的人而言,奉献乃至牺牲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正是这些人的奉献乃至牺牲为这个职业带来了崇高的尊严和荣誉。也正是一代代前赴后继以教育为理想职业的人维系着教师职业的尊严和荣誉。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是以教育为理想职业还是奉献牺牲,都是只可感召不可强求的事情。我们无法要求每一位教师都以教育为理想职业,也无法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去奉献牺牲。由此可见,非从教人士的高期待错在把奉献牺牲当作对任何教师的要求;教师则可能在以“普通人”自居时忽视乃至误解了他们那些奉献牺牲的同行。
  总之,教师既有普通人的一面,也有不普通的一面。一般来说,教师普通人的一面不难理解,教师特殊的那一面却难以理解,也易遭误解。因此,不管是非从教人士还是教师,都需要在理解教师的特殊性方面付出努力。
  【陈国清,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
  责任编辑 李敏
其他文献
摘要 疫情期间,全国中小学按照“停课不停学”的原则,积极开展线上教学,一方面,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上学的燃眉之急,但另一方面,随着学生居家时间过长,日益暴露出学生难以快速适应环境和角色的转换、线上学习效果欠佳导致成绩下滑和态度懈怠、情绪波动异常导致压力增大等心理健康问题。诘究本末,其原因归为疫情外部环境压迫、学生信息辨识能力欠缺、关怀情感缺失和主体抗压意志薄弱。因此,需要多方主体从提高学生的心理防控能
在德育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开展禁毒教育主题活动参观展览室时,部分学生走马观花;在国旗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也有学生心猿意马;开展法制教育知识竞赛时,个别同学随便应付……针对部分学生对仪式类活动不感兴趣的现状,红岭中学在“成长至上”的理念指导下,另辟蹊径,设立学生成长支持中心,从只顾自上而下的培养,到兼顾自下而上的托举;从重视共性的培养目标,到关注个性的发展差异,走出了一条个性化德育之路。
近日,法国教育部长让-米歇尔·布朗凯宣布法国文化部和教育部计划为3—18岁学生提供连贯的艺术教育。从2019年开始,这一政策将在法国10个城市进行试点。在小学,将对学生进行每周两个小时的艺术教育,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艺术,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进行艺术创作、加入学校唱诗班练习歌唱或者与艺术家进行艺术交流等活动。初中生每周增加半小时的艺术实践课程,主要以讲授的方式进行。对于高中生,除了每周放映一部
学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场所,应明确人人都是班级管理者,鼓励学生通过自荐、无记名投票等形式选拔班干部,把轮岗制度与竞争制度结合起来,从小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在中小学校班干部选拔和任用的过程中,通常有三种方法:任命制、轮换制和竞选制。班干部竞选制作为班级民主管理的一种制度设计,旨在通过班干部岗位的竞选和担任来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是一种育人的制度。这一制度在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积
只有轻松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说真言真语,这里的轻松不仅是指教师的轻声慢语、生发共情,更是指课堂教学要真正了解学生,触及他们的精神需要,直面他们的道德困惑。只有打破传统“一团和气”的局面,迎来民主的“竞相开放”的真表达,我们才能观照理论与现实,引发学生的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说真话作铺垫。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基于学生生活的课程,应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开发符合儿童道德认知成长所需的课程素材与资源
本研究以“目的性抽样”为原则,选取41位在北京工作的中学特级教师为研究对象,以质的研究方法,探究了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构成。研究表明,特级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构成要素包括对教育的热爱、成就感和责任感。首先,教师对教育的热爱主要表现热爱教育教学、热爱所教学科、热爱学生三个方面。其次,教师普遍能从教师职业中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成就(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和学生对教师的认可两个方面。最后,特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培养劳动精神是劳动教育的关键,需要各学段、各学科齐抓共育。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很多与劳动精神密切相关,教师要做一个崇尚劳动的有心人,积极创设劳动情景,因材施教,助力中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一是价值引领,激发“爱劳动”的热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不仅令整个乘用车市场大受影响,也打破了斯柯达售后服务原有的业务开展节奏。面对疫情,斯柯达售后服务第一时间制定工作指南,携手经销商关爱客户、共抗疫情。  在笔者看来,虽然疫情给售后业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却也带来了数字化营销触点、专项市场活动契机。面对这一局势,斯柯达售后服务能够主动求变,提高营销效能,积极战“疫”,其切实行动值得行业同仁加以借鉴。贴心安全关爱 携手
从述职中可以感觉到,家委会开展的活动越来越贴近孩子的生活、学习,用家长的话说:我们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改变、在改变中成长。  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目的在于加强联系沟通、增进家校互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建校伊始就将建设高效家委会作为学校重要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为此学校单设了家长提升部,以提升家长素养、提供发展建议。家长提升部具体负责家委会建设与运营
威廉·詹姆士有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节班会通过让学生们了解磨蹭的危害,从而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教学目标】  1.感知磨蹭的危害性。  2.认识到学习、生活中事情的轻重缓急,并且能够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