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椎内固定对陈旧齿状突骨折的作用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pewg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陈旧齿状突骨折患者在后路寰枢椎坚强内固定融合术后骨折端的变化,探索采用寰枢椎非融合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尤其是新鲜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01年2月~2012年8月采取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治疗的82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05年1月~2012年8月42例有完整的术前、术后CT资料可供分析骨折端变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伤后手术时间3~8周5例、8周以上~36周30例、36周以上7例,40例选择经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内固定、寰椎后弓枢椎椎板间植骨融合术,2例选择经寰枢侧块关节螺钉固定融合术,术后随访时间截至寰枢间植骨融合为止。结果:所有患者寰枢椎间后方植骨发生融合,其中30例齿状突骨折也发生愈合,4例疑似愈合,8例未愈合。齿状突骨折端愈合时间:28例发生于术后4个月,1例发生于术后6个月,1例发生于术后9个月。结论:对陈旧齿状突骨折患者经后路寰枢椎间内固定可为齿状突骨折愈合提供可靠的稳定性,为采用非融合寰枢椎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尤其是新鲜骨折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
其他文献
大数据技术的广泛运用,对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及其保护传统理论与相关制度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学界虽然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已有很多研究,但相关理论问题并没有完全厘清,制度建设更是有待创新推进。为了应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深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本文通过梳理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提出的新问题,考察我国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方面,是新时期我们党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是侧重于从理论的角度分析的,研究的是一定时期内我们党关于社会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局部执政,革命力量不断壮大、革命事业逐步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期间,践行全心全意为人
加强水利电力管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规范财务行为,对保障其单位的健康发展很重要。文章分析了我国水利电力管理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腐败在辞海中的解释是“腐烂”,《汉书·食货志上》这样定义腐败“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腐败原是生物界的名词,泛指食物腐烂后不可食,后来引用到社
在搜集特定时间段内我国权威报纸、期刊、网络媒体广泛报道、热议与争论的有关内蒙古的新闻的基础上,对新闻文本进行分类与解析,并按关键词罗列,归纳出媒体反映的内蒙古的真实形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在农村地区其执政地位是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来直接体现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力建设要靠其公信力的提升来不断完善。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实践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