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p”结构的再认知和处理模式

来源 :北方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784582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法学界历来对"V+P+Np"结构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运用原型理论对"V+P"部分进行再分析,将该结构中的"V+P"处理成动介式短语词,同时从汉语双音化和介词后附进一步虚化等角度考察"V+P+Np"结构,说明"V+P+Np"结构述宾化,即"V+P"作为动介式短语词后带宾语"Np"。与此同时,我们运用"构式-语块"理论阐释了对于"V+P+Np"结构的处理。
其他文献
董氏释经方法论是以“《春秋》无达辞”作为逻辑前提的。深察名号多用“形训”、“声训”、“义训”的训诂学方法加以阐释,其目的是以“天意”为依托,发挥以“名号”褒贬政治的
企业内训在培训效果上较之于公开课确实具有优势,但如何把企业内训做好,而不是变成另一意义上的"内部公开课",培训管理者、培训机构和培训师要提供企业内训的针对性。
高职院校应该将发展专业社团看作是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管理模式上,尝试专业社团归属对口专业教研室,实行专业导师制;在社团建设上,系统的规划,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建立专项课
1940年代是中国现代诗学成熟的年代,其主要标志是各种诗学呈现出文化融合的趋势,即朝着一切可能融合的方向发展。独创性寓于变化之中,每一种独特的个性都可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内外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增加,进一步加大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本文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有关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