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围绕市政施工中经常使用的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通过探索和阐述从几方面入手,指出施工前、中、后要把握的事项,以及根据实践经验需要注意的相关安全事项,为日后有关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施工工艺;注意事项;市政施工;水泥稳定碎石
城市道路、桥梁、排水地下管道等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很多建设单位使用了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程序,这道施工工序如果把握不到位,容易造成施工的质量问题,影响整个市政施工进度,甚至危害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确保安全科学施工非常重要。为了保证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本文在材料、工艺设备选择、施工程序等方面进行建议,同时也指出了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一些棘手问题,如何做好应急处理措施,为施工的顺利完成奠定一定的实践基础。
一.市政施工建设中水泥稳定碎石工艺技术探究
(1)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前的准备
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前,要严格遵循质量验收标准验收道路、桥梁等是市政工程的基层,确保基层承受能力,注意基层强度能够承受施工过程的承载力,比如市政道路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承受车辆、机械设备。水泥稳定碎石的碾压厚度要测量准确等一系列施工前勘测工作准备充足,排水工作也要实现设置好,这样才能确保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的顺利进行。
(2)水泥稳定碎石的工艺过程
水泥稳定碎石工艺通过调料摊铺碾压,将碎石制作成板体结构,这种碎石对稳定性和强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保养不当,容易造成干缩产生表面裂缝,拉应力过大容易造成表面拉裂现象。总体上说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材料丰富,来源较多,工艺加工便捷,步骤简单,机械使用率高。从市政施工的较多实践例子中可以得出,碎石施工需要科学规划和设计,主要体现如下:
1.抓好选料环节
重视施工材料的选择,是对整个市政工程质量的保障,一旦选用质量不过关的施工材料,施工工程的质量不但得不到保障,甚至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抓好选料环节,也为技术的施工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尤其在水泥的选料上,水泥的规格和质量要要选择初凝时间>3小时,终凝时间不小于6H的水泥,切忌勿选择早强水泥、快硬水泥、受潮已变质的水泥,质量不好的水泥会直接导致工程的失败。水泥的指标标准集中在细度、安定性、强度、安定性等几大重要项目上,各大比例一定要调配好,比如碎石压碎值控制在27%左右,塑性指数<9,针片状含量控制在两成以内,面对类型不同、规格不同的石料要分类收集,以防因为混淆使用影响工艺的实施。
2.调节拌料比例
水泥稳定碎石的优势在于拌和工作有机械仪器的支持,可以自动将导入的各种材料进行科学比配,避免因为配比不均引起的质量问题。这种专门机械仪器能够衡量材料比配,调节搅拌力度,达到均匀搅拌,具备较高的稳定性。拌料不可缺少水的稀释,水泥剂量要调整在0.6-0.9%之间,这样才能避免水泥过稀或过浓,影响混合料的使用性和质量。
3.完成材料摊铺工作。
摊铺工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并且做好准备工作,比如清扫现场,在垫层上喷水保持表面的湿润。全面施工前,勘测导线点、水准点,细致检查摊铺工作中使用的设备和机械,以确保设备机械的可用性。在摊铺工作中一旦不做好准备工作造成中途中断,反而会严重影响后续工作。摊铺过程中要把握好摊铺时间,要在最佳时间进行摊铺,以防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有些市政单位为了节省成本,采用半自动化的平摊铺机械,这反而为日后的养护带来巨大的隐患,摊铺机械选择全自动化,一次性解决摊铺工作,节省时间、人力、物力,也确保了摊铺工作成效,将摊铺厚度、表面平整控制得恰到好处。
4.把握碾压操作技术
碾压是整个工艺的重要操作技巧,它的作用在于控制平面的压实度、平整度,将控制碾压工序、碾压膨胀时间、接缝处理等各个步骤有机联合起来,它的操作技巧遵循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由低向高的原则。碾压过程要将气温有机结合起来,不同气温不同的处理工艺,气温也决定了每次碾压的段长。一是气温较高的时候,施工混合材料水分蒸发比较快,施工时缩短每次碾压的长度以确保质量。二是气温较低的时候,施工混合材料水分蒸发比较慢,要适当延长每次碾压的长度。通常常规的碾压长度为53-63米之间,碾压长度调节不对,碾压工作很难控制协调整段路程平整度。碾压分为:初次压碾、再次压碾、第三次压碾。第一次碾压可以使用钢轮压路机碾压>2次,第二次碾压则要换用震动压路机调到弱振的按钮,碾压<2次,第三次终压则再次换回第一种钢轮压路机碾压>2次。碾压过程中,遇到直线、平曲线时,要从低侧向高侧碾压,从路肩两侧向中心碾压。遇到平曲线较高的时候,要从路肩的内侧向路肩的外侧这样的方向碾压。操作过程中不能急刹车或者调头,破坏碾压的平整度,要均匀使力。碾压过后,要进行接缝处理工作,勘测整个市政工程,找出高度、平整度都符合要求的断面,开展划线处理、人为垂直刨缝工作,最终确保理顺平度,剔除多余材料,保持路面的干净整洁。当需要进行下一段摊铺工作的时候,将摊铺机返回到压实基层末尾,准备一定数量木块在路面和平板之间平铺垫上,将压实厚度调整到等于虚铺厚度,接缝过程切忌停工>2小时,一旦重新开展摊铺工作就会导致接缝两端的错开,影响平整度和均匀度。
二.市政施工建设中水泥稳定碎石操作注意事项
(1)操作时间的把握。把握好几个时间段,拌和、加水、碾压的时间间断不能差距太大,尤其是水泥本身的初凝时间不能超过实验室规定时间,注意准备好拌和、摊铺、碾压三个步骤的施工设备,将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排除阻滞因素,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养护工作的持续。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结束后,养护工作时间要确保>7小时,才能全面投入使用市政工程,适当节制市政工程初期的使用率,避免过度使用而导致工程过早破损,降低寿命,比如市政道路要控制首期的车辆的承受度,桥梁也要控制通行率,在确保稳定的基础上才真正开放。
(3)冬季保护措施的实施。冬季施工要确保三大定律,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经费控制、保证施工效率。冬季的施工环境较为恶劣,要事前加强每个工序人员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确保施工的正确操作和掌握合理的应急处理措施。为避免施工事故,最好选择白天时段,并做好施工保护措施,密切注意气象变动,调整原料的选择要求,比如选择终凝时间较短的水泥类型,确保水泥混合物的稳定性。同时要做好运输车辆的防滑措施,避免运输进度的拖延影响整个施工进度。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建设中较为常用,也是一项实用便捷的施工工艺,尤其是市政工程建设中运用这项工艺也较为常见,通过研究施工技巧,严把施工工序,采用优质的施工材料,加强施工后的养护,将是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时的操作技巧注意事项、施工后的基层养护一条龙结合起来,最终向民众交出一张满意的市政工程建设的答卷。
参考资料
[1] 肖国良.抗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J].公路交通技术,2008(5)
[2] 柴建利.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J].山西科技,2009(5)
[3] 张锦茹.关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新技术的探研[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8)
[4] 张红兵,赵伟,杨帆.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冬季施工质量的措施[J].中国市政工程,2011(4)
[5] 韩睿,张燕春.浅谈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控制——以济南市为例[J].科技传播,2011(21)
【关键词】 施工工艺;注意事项;市政施工;水泥稳定碎石
城市道路、桥梁、排水地下管道等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很多建设单位使用了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程序,这道施工工序如果把握不到位,容易造成施工的质量问题,影响整个市政施工进度,甚至危害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确保安全科学施工非常重要。为了保证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本文在材料、工艺设备选择、施工程序等方面进行建议,同时也指出了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一些棘手问题,如何做好应急处理措施,为施工的顺利完成奠定一定的实践基础。
一.市政施工建设中水泥稳定碎石工艺技术探究
(1)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前的准备
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前,要严格遵循质量验收标准验收道路、桥梁等是市政工程的基层,确保基层承受能力,注意基层强度能够承受施工过程的承载力,比如市政道路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承受车辆、机械设备。水泥稳定碎石的碾压厚度要测量准确等一系列施工前勘测工作准备充足,排水工作也要实现设置好,这样才能确保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的顺利进行。
(2)水泥稳定碎石的工艺过程
水泥稳定碎石工艺通过调料摊铺碾压,将碎石制作成板体结构,这种碎石对稳定性和强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保养不当,容易造成干缩产生表面裂缝,拉应力过大容易造成表面拉裂现象。总体上说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材料丰富,来源较多,工艺加工便捷,步骤简单,机械使用率高。从市政施工的较多实践例子中可以得出,碎石施工需要科学规划和设计,主要体现如下:
1.抓好选料环节
重视施工材料的选择,是对整个市政工程质量的保障,一旦选用质量不过关的施工材料,施工工程的质量不但得不到保障,甚至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抓好选料环节,也为技术的施工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尤其在水泥的选料上,水泥的规格和质量要要选择初凝时间>3小时,终凝时间不小于6H的水泥,切忌勿选择早强水泥、快硬水泥、受潮已变质的水泥,质量不好的水泥会直接导致工程的失败。水泥的指标标准集中在细度、安定性、强度、安定性等几大重要项目上,各大比例一定要调配好,比如碎石压碎值控制在27%左右,塑性指数<9,针片状含量控制在两成以内,面对类型不同、规格不同的石料要分类收集,以防因为混淆使用影响工艺的实施。
2.调节拌料比例
水泥稳定碎石的优势在于拌和工作有机械仪器的支持,可以自动将导入的各种材料进行科学比配,避免因为配比不均引起的质量问题。这种专门机械仪器能够衡量材料比配,调节搅拌力度,达到均匀搅拌,具备较高的稳定性。拌料不可缺少水的稀释,水泥剂量要调整在0.6-0.9%之间,这样才能避免水泥过稀或过浓,影响混合料的使用性和质量。
3.完成材料摊铺工作。
摊铺工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并且做好准备工作,比如清扫现场,在垫层上喷水保持表面的湿润。全面施工前,勘测导线点、水准点,细致检查摊铺工作中使用的设备和机械,以确保设备机械的可用性。在摊铺工作中一旦不做好准备工作造成中途中断,反而会严重影响后续工作。摊铺过程中要把握好摊铺时间,要在最佳时间进行摊铺,以防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有些市政单位为了节省成本,采用半自动化的平摊铺机械,这反而为日后的养护带来巨大的隐患,摊铺机械选择全自动化,一次性解决摊铺工作,节省时间、人力、物力,也确保了摊铺工作成效,将摊铺厚度、表面平整控制得恰到好处。
4.把握碾压操作技术
碾压是整个工艺的重要操作技巧,它的作用在于控制平面的压实度、平整度,将控制碾压工序、碾压膨胀时间、接缝处理等各个步骤有机联合起来,它的操作技巧遵循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由低向高的原则。碾压过程要将气温有机结合起来,不同气温不同的处理工艺,气温也决定了每次碾压的段长。一是气温较高的时候,施工混合材料水分蒸发比较快,施工时缩短每次碾压的长度以确保质量。二是气温较低的时候,施工混合材料水分蒸发比较慢,要适当延长每次碾压的长度。通常常规的碾压长度为53-63米之间,碾压长度调节不对,碾压工作很难控制协调整段路程平整度。碾压分为:初次压碾、再次压碾、第三次压碾。第一次碾压可以使用钢轮压路机碾压>2次,第二次碾压则要换用震动压路机调到弱振的按钮,碾压<2次,第三次终压则再次换回第一种钢轮压路机碾压>2次。碾压过程中,遇到直线、平曲线时,要从低侧向高侧碾压,从路肩两侧向中心碾压。遇到平曲线较高的时候,要从路肩的内侧向路肩的外侧这样的方向碾压。操作过程中不能急刹车或者调头,破坏碾压的平整度,要均匀使力。碾压过后,要进行接缝处理工作,勘测整个市政工程,找出高度、平整度都符合要求的断面,开展划线处理、人为垂直刨缝工作,最终确保理顺平度,剔除多余材料,保持路面的干净整洁。当需要进行下一段摊铺工作的时候,将摊铺机返回到压实基层末尾,准备一定数量木块在路面和平板之间平铺垫上,将压实厚度调整到等于虚铺厚度,接缝过程切忌停工>2小时,一旦重新开展摊铺工作就会导致接缝两端的错开,影响平整度和均匀度。
二.市政施工建设中水泥稳定碎石操作注意事项
(1)操作时间的把握。把握好几个时间段,拌和、加水、碾压的时间间断不能差距太大,尤其是水泥本身的初凝时间不能超过实验室规定时间,注意准备好拌和、摊铺、碾压三个步骤的施工设备,将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排除阻滞因素,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养护工作的持续。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结束后,养护工作时间要确保>7小时,才能全面投入使用市政工程,适当节制市政工程初期的使用率,避免过度使用而导致工程过早破损,降低寿命,比如市政道路要控制首期的车辆的承受度,桥梁也要控制通行率,在确保稳定的基础上才真正开放。
(3)冬季保护措施的实施。冬季施工要确保三大定律,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经费控制、保证施工效率。冬季的施工环境较为恶劣,要事前加强每个工序人员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确保施工的正确操作和掌握合理的应急处理措施。为避免施工事故,最好选择白天时段,并做好施工保护措施,密切注意气象变动,调整原料的选择要求,比如选择终凝时间较短的水泥类型,确保水泥混合物的稳定性。同时要做好运输车辆的防滑措施,避免运输进度的拖延影响整个施工进度。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建设中较为常用,也是一项实用便捷的施工工艺,尤其是市政工程建设中运用这项工艺也较为常见,通过研究施工技巧,严把施工工序,采用优质的施工材料,加强施工后的养护,将是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时的操作技巧注意事项、施工后的基层养护一条龙结合起来,最终向民众交出一张满意的市政工程建设的答卷。
参考资料
[1] 肖国良.抗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J].公路交通技术,2008(5)
[2] 柴建利.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J].山西科技,2009(5)
[3] 张锦茹.关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新技术的探研[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8)
[4] 张红兵,赵伟,杨帆.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冬季施工质量的措施[J].中国市政工程,2011(4)
[5] 韩睿,张燕春.浅谈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控制——以济南市为例[J].科技传播,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