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课教学方法很多,最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参观法等。而演示法在美术教学中尤显重要。
所谓演示法也称“示范教学法”,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激发兴趣,明了作画的方法步骤,提高作画水平,这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常用的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常用来配合讲授法,以示范性地作画,或将模型、实物、范画、幻灯、电影、录像等教具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获得知识和掌握技法。学生通过直观知觉,在大脑中形成对教师制作,绘画过程的系列表象活动,从而获得深刻的印象。在演示的同时,教师要配合理性的讲解,让学生在一目了然的情景中接受新的知识和技法。在美术教学中,演示法是一种重要性的教学方法,因为学生用眼观看是获得美术信息的重要途径。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老师亲自执笔,演示一遍的效果往往要比空讲十遍强得多。这是因为美术是造型艺术,也叫视觉艺术,它具有视觉艺术的可视性、具体性,教学的直观性,实践性。演示能使学生一眼明了作画的要点步骤和表现方法,并由此而触发绘画的灵感,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如中国画墨色浓淡的调配,用笔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水彩画的干湿的衔接,手工制作等,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亲自做具体的详细的演示,让学生亲眼看到作画的过程。特别是对学生即时提出的问题老师更应该当场挥笔明确示范。演示法在美术教学中之所以成中小学美术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是因为它能够最直观地将绘画的知识、技能有序完整的展示给学生。事实证明,示范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是没有任何别的形式可以替代的。综观许多长期从事美术教育的优秀教师,其课堂教学的精彩之道,无一不是在教学中广泛使用示范教学。他们以示范画为主线,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使得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兴趣始终浓厚不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在中小学生美术老师中从未或很少运用演示法的大有人在,他们长期仅靠一支粉笔,一本书进出课堂,“空对空”地对学生说教,许多原在怯趣盎然、艺术感深力强的内容被他们讲得干巴巴的,枯燥得没有一点味道,台下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不知所云。或课堂上吵吵闹闹,各行其事,以至做起练习来学生一筹莫展,不知如何动手。或者过分依靠电教化,多媒体等工具,教师一节课从头到尾只用鼠标点,口里讲。由于没有示范画的启示,许多学生的绘画技能和技巧期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绘画作业“原地踏步”,兴趣越来越淡,这种不良的现象如果任期长期发展下去,那对美术教育的损害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要提倡示范画教学,深入探讨示范画教学,不断提高示范画教学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美术教学。
要成功地进行示范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则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的绘画基本功要扎实,从对时间性、节奏性和准确性的要求上来说,课堂演示是一种难度较大的教学形式。它既不同于教师的以身说教的理论课,也不同于教师个人作画。其特点在于“现身说法”,而教师的身教往往重于言传,这一特点促使教师首先要有坚实的绘画功底。教师出手不凡,开始就能折服学生,引起学生求学的欲望。如果教师仅仅是嘴上说得头头是道,拿起笔来却是:“眼高手低”,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不能使学生对老师信服。另一方面,课堂示范画要求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准确无误的完成,画者若没有娴熟的技能技法,就不可能做到在学生面前从容不迫,游刃有余,而相反会匆匆过场,败笔重生,画面无法收抬的残局,其结果只能是示而不范。徐悲鸿曾有一句话:“取法其上,得法其中;取法其中,得法其下。”因此教师的基本功一定要高,这样才能起到好的示范作用。
其次,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演示教学所围绕的中心是学生,是带有一种表演性的绘画,而不是教师个人作画。而且演示法还要受到场地、时间等制约,如果教师缺乏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善于应变的良好心理素质,教师的学识水平和潜能就不可能得到最佳的临场发挥。以课堂写生示范为例,由于教室较大,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时,学生隔得较远,这就要求教师演示时,形象要突出,对比要强烈。如果画得过细致,学生在下面看不清,这样不仅误了时间,而且还不能有好的视觉效果。再有就是由于时间的限制,一节课教师示范的时间最多不超过2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对所示范的内容要熟练,还不要画得过于复杂,要把所示范的内容控制在合适的时间之内,同时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创造。又如教师作示范时,会有学生提出难度较大,不易表现的画题,并要求教师作即兴表演,此时如果教师存在担心画不好,怕在学生面前出丑的心理,那么就有可能“自乱阵脚”,出现令学生失望的结果。相反,如果教师充满自信心,心态平静,基础扎实,就能迅速思考,并通过画笔的尽情表现,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如果教师情绪低落、烦燥,示范作画就不可能全神贯注充满激情。这样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还会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一走进课堂,就能全身心地进入“角色”,以最佳的状态圆满完成演示法的教学任务。
综上所述,一堂好的优质的美术课,离不开教师的演示。演示法是美术教学最直观、最具体、最形象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在美术课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上好演示课并非易事,需要我们每一个美术教师不断夯实“底气”,勤学苦练,从深度和广度去积极拓展演示法教学的空间,努力提高演示法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
所谓演示法也称“示范教学法”,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激发兴趣,明了作画的方法步骤,提高作画水平,这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常用的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常用来配合讲授法,以示范性地作画,或将模型、实物、范画、幻灯、电影、录像等教具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获得知识和掌握技法。学生通过直观知觉,在大脑中形成对教师制作,绘画过程的系列表象活动,从而获得深刻的印象。在演示的同时,教师要配合理性的讲解,让学生在一目了然的情景中接受新的知识和技法。在美术教学中,演示法是一种重要性的教学方法,因为学生用眼观看是获得美术信息的重要途径。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老师亲自执笔,演示一遍的效果往往要比空讲十遍强得多。这是因为美术是造型艺术,也叫视觉艺术,它具有视觉艺术的可视性、具体性,教学的直观性,实践性。演示能使学生一眼明了作画的要点步骤和表现方法,并由此而触发绘画的灵感,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如中国画墨色浓淡的调配,用笔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水彩画的干湿的衔接,手工制作等,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亲自做具体的详细的演示,让学生亲眼看到作画的过程。特别是对学生即时提出的问题老师更应该当场挥笔明确示范。演示法在美术教学中之所以成中小学美术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是因为它能够最直观地将绘画的知识、技能有序完整的展示给学生。事实证明,示范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是没有任何别的形式可以替代的。综观许多长期从事美术教育的优秀教师,其课堂教学的精彩之道,无一不是在教学中广泛使用示范教学。他们以示范画为主线,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使得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兴趣始终浓厚不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在中小学生美术老师中从未或很少运用演示法的大有人在,他们长期仅靠一支粉笔,一本书进出课堂,“空对空”地对学生说教,许多原在怯趣盎然、艺术感深力强的内容被他们讲得干巴巴的,枯燥得没有一点味道,台下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不知所云。或课堂上吵吵闹闹,各行其事,以至做起练习来学生一筹莫展,不知如何动手。或者过分依靠电教化,多媒体等工具,教师一节课从头到尾只用鼠标点,口里讲。由于没有示范画的启示,许多学生的绘画技能和技巧期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绘画作业“原地踏步”,兴趣越来越淡,这种不良的现象如果任期长期发展下去,那对美术教育的损害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要提倡示范画教学,深入探讨示范画教学,不断提高示范画教学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美术教学。
要成功地进行示范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则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的绘画基本功要扎实,从对时间性、节奏性和准确性的要求上来说,课堂演示是一种难度较大的教学形式。它既不同于教师的以身说教的理论课,也不同于教师个人作画。其特点在于“现身说法”,而教师的身教往往重于言传,这一特点促使教师首先要有坚实的绘画功底。教师出手不凡,开始就能折服学生,引起学生求学的欲望。如果教师仅仅是嘴上说得头头是道,拿起笔来却是:“眼高手低”,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不能使学生对老师信服。另一方面,课堂示范画要求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准确无误的完成,画者若没有娴熟的技能技法,就不可能做到在学生面前从容不迫,游刃有余,而相反会匆匆过场,败笔重生,画面无法收抬的残局,其结果只能是示而不范。徐悲鸿曾有一句话:“取法其上,得法其中;取法其中,得法其下。”因此教师的基本功一定要高,这样才能起到好的示范作用。
其次,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演示教学所围绕的中心是学生,是带有一种表演性的绘画,而不是教师个人作画。而且演示法还要受到场地、时间等制约,如果教师缺乏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善于应变的良好心理素质,教师的学识水平和潜能就不可能得到最佳的临场发挥。以课堂写生示范为例,由于教室较大,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时,学生隔得较远,这就要求教师演示时,形象要突出,对比要强烈。如果画得过细致,学生在下面看不清,这样不仅误了时间,而且还不能有好的视觉效果。再有就是由于时间的限制,一节课教师示范的时间最多不超过2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对所示范的内容要熟练,还不要画得过于复杂,要把所示范的内容控制在合适的时间之内,同时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创造。又如教师作示范时,会有学生提出难度较大,不易表现的画题,并要求教师作即兴表演,此时如果教师存在担心画不好,怕在学生面前出丑的心理,那么就有可能“自乱阵脚”,出现令学生失望的结果。相反,如果教师充满自信心,心态平静,基础扎实,就能迅速思考,并通过画笔的尽情表现,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如果教师情绪低落、烦燥,示范作画就不可能全神贯注充满激情。这样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还会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一走进课堂,就能全身心地进入“角色”,以最佳的状态圆满完成演示法的教学任务。
综上所述,一堂好的优质的美术课,离不开教师的演示。演示法是美术教学最直观、最具体、最形象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在美术课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上好演示课并非易事,需要我们每一个美术教师不断夯实“底气”,勤学苦练,从深度和广度去积极拓展演示法教学的空间,努力提高演示法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