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疼痛健康综合指数的构建研究

来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jjv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中国疼痛健康综合指数指标体系,为监测、比较和评价慢性疼痛的疾病负担及其应对策略和行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综合评价法,通过文献回顾、德尔菲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进行中国疼痛健康综合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参与德尔菲专家咨询的专家权威程度为0.8,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6%、91.7%,Kendall\'s W分别为0.05、0.2(P<0.05).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4大维度和16个指标.4个维度分别是疼痛流行水平、疼痛疾病负担、疼痛诊疗现状、疼痛学科建设,其对应权重分别为0.17、0.19、0.34、0.30.结论:中国疼痛健康综合指数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反映人群整体疼痛健康状况提供了依据,有助于为改善中国人群疼痛健康提供重点方向.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Gasdermin (GSDM)家族由6个重要分子组成,主要负责调控细胞焦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近来不断有研究表明GSDM家族的表达失调参与多种癌症进程,然而GSDM家族成员在胃癌中的表达、预后、功能和潜在机制研究尚待阐明.本研究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性的分析GSDM基因家族各成员在胃癌中的作用.方法:使用ONCOMINE、GEPIA2、UALCAN、Kaplan-Meier Plotter、cBioPortal、TIMER 2.0、DiseaseMeth等多个数据库对GSDM家族分子在胃癌
随着癌症发病率与治愈率不断上升,癌症本身及其治疗带来的疼痛发病率也不断攀升.同时癌症病人生存期的延长,使癌痛成为康复和生活质量的一大阻碍,癌痛的治疗亟需更完善的发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脊髓电刺激治疗癌痛的文献,以及3例脊髓电刺激治疗癌痛的病例报告,进一步阐述脊髓电刺激对于癌痛治疗的疗效,为癌痛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带状疱疹是由潜伏于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 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造成相应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纤维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 [1].虽然部分带状疱疹病人的神经痛及神经炎性反应发生早于疱疹出现,但目前带状疱疹神经痛的规范治疗往往始于出现疱疹时 [2].有研究表明早期应用加巴喷丁可缩短病人疼痛缓解时间、改善病人睡眠及生存质量 [3,4].10%~25%的病人在疱疹及神经愈合后仍存在疼痛,进而
期刊
疼痛作为大多数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调节机制涉及多种生物分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广泛分布于人体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伤害性通路中,其受体也在疼痛通路中表达.CGRP及其受体通过激活谷氨酸受体和第二信使系统参与中枢敏化,且CGRP本身作为促炎神经肽,还与其他炎症介质相互作用参与外周神经系统敏化,进而传递伤害性疼痛信息.目前较多研究表明CGRP参与疼痛发生,而阻断CGRP受体及抑制CGRP表达与疼痛缓解存在一定联系,本文将综述CGRP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