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能力培养的初中化学课堂设计思路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myaccou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是初等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转折的关键时刻,而随着近年来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国家对学生的实践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初中化学就是实践性很强的科目,而初中化学课堂设计也是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水平和动手能力为基准,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化学理论和知识。而初中化学课堂的培养思路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原则,将对我国教育提供参考,具有特殊意义。
  关键词:学习能力培养;初中化学课堂;设计思路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入门,包含的内容虽然只是为学生今后高等化学学习奠定的基础,但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对今后高等教育人才能力的提高有推动作用。传统教学已经通过“以教为主,以学为辅”的错误观念,导致教学成为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从而将学生学习转化为一种被动的表现形式,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笔者将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在下文分析讨论基于学习能力培养的初中化学课堂的设计思路。
  一、培养学习能力的课堂设计思路
  1. 引导学生“以问代学”,自主动手实践
  疑问是探索活动开始的源头,而“以问代学”并不单单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向老师提出疑问,并且老师通过自己对知识的分析掌握做出解答,同时还包含老师向学生提出反问,对于一些错误的化学操作提出问题,并教会学生进行质疑;学生对自身提出设问,假如这样操作或者使用这样的化学方案,会出现什么效果。例如:针对“去除氯化钠和氯化镁混合物中的氯化镁,提取纯净的氯化钠”的教学实验中,針对这个问题,有些学生会通过蒸馏结晶的物理方法进行操作,此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并提示可以采用转化的办法生成氯化钠又能去除纯净物中的镁离子,这时学生可能会想到镁的沉淀物,比如氢氧化镁,这时教师不公布结果,而是反问学生,这样是否可行,并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动手实验操作,自主探寻结果。而实验教学不是“放羊式”教学,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和学生进行实验交流,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提供及时的引导和帮助,比如:一些学生无法在实验中掌握加入物质和提取物量的比例,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列出化学方程式,根据提取物的量计算出加入纯净物的量,以保证实验的准确和有效。教师要针对可以对学生自己解决遇到的一些常见实验问题提供改进意见,即倒吸和试管破裂等实验现象。这样让学生在“问中探寻学习的方法,学中体验疑问的乐趣”,将会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的质量。
  2.提供学生创新性设计演示,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验改进
  创新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基础,现在“应试教育”造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消除了学生的棱角,试题答案只有一个,学生的思维也趋于统一,没有个性和特殊,扼杀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发展就等于创新,千篇一律的思想将不利于优秀人才的成长和培养。教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多向学生进行创新性演示,例如“如何通过实验制备氧气”的实验中,教师先演示氯酸钾加入二氧化锰催化剂加热制备氧气的方案,告诉学生实验中的问题,比如实验实现的条件较多,比如加热条件以及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的条件;同时又向学生演示了双氧水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告诉学生,这种方案不需要加热操作简单,最后再演示采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备氧气的实验过程,告诉学生制备氧气的速度较快,学生也通过思考对比发现其中的优点,而教师则根据各自方案的弊端,让学生思考改进方案;比如:收集氧气时为了防止氧气中混入空气,收集手段应该采用装满水的收集瓶倒置水槽收集。化学是一个灵活多变的学科,因为元素的组合可以千变万化,导致化学的思维定势也是开放性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案设定要鼓励学生实验创新和实验改进,让学生习惯性思维定格在“答案不止一个”的观念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3.设计层次教学和阶段教学,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交流
  我国未来人才的需求不再满足于单一化、片面化,而是要求全面化、综合化,传统教育采用学生“一锅煮”的方式教学,由于学生个体学习能力和适应性的差异,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而适应性较差的学生又不能跟上学习进度,教学效果差,学生学不会或者不到知识,导致教学“两头丢”的现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把握教学的层次性,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差异和分组培养教学,将能力和适应性相同或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统一教学管理,同时针对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提供课余辅导等方法;教学过程要有阶段性,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局部到整体。化学教学不是一个照本宣科,理论知识是死的,但是化学方案是灵活的,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与学生交互交流,提供学生交流和讨论的时间空间,同时要对学生实验操作提供意见和参考,保证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断的自我反思,达到培养学生总结反思能力的效果。
  二、结语
  初中化学教学是初等化学教学的核心,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更好学习,如何学习更多东西以及如何解决学习的困难。化学元素组合的多样性决定了它不是一个理论性学科,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不断的探索实践,提高改进,也将是培养他们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 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7-79,95-101,136-137.
  [2] 钟绍春,李吉楠,张琢,钟永江.“整合点”诊断方法研究[J].信息技术教育,2008(2):13-16.
  [3] 史密斯,雷根.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54-259,282-287.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构成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就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对策建议进行了有益探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形势下;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构成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班主任作为学生思
期刊
摘 要: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的自然主义教育观曾对西方世界产生过强烈而持久的影响,《爱弥儿》一书是其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卢梭在其著作中提出“给孩子有节制的自由”是众多教育手段中最为有效的一种,同时也是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该教育手段的思想内涵进行了剖析,并对其具体实施策略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卢梭;爱弥儿;教育;自由  卢梭在其著
期刊
摘 要:伴随幼儿教育在我国的不断发展,母语迁移正逐渐成为影响外语教育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儿童学习。母语正迁移对外语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儿童外语教学过过程中,能够帮助儿童在两种语言之间,寻找共同点和相似之处,以促进正迁移的形成。本文就如何利用正迁移促进儿童英语语音学习进行探讨。  关键词:母语正迁移;儿童英语;语音学习  一、概述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英语学习也在不断受到社会和
期刊
摘 要: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对中职学生来说,学习俄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中职阶段的口语表达要求学生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能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话题与他人进行的交流,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角色扮演活动。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俄语口语交际能力呢?本文主要论述中职学生在俄语学习中交际能力较薄弱的原因以及俄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生;俄语;
期刊
摘 要:崆峒山因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历史圣迹而闻名。她作为中华仙山的留名,几乎与中华民族哲学文明史相同步,开启了独具特色的中华哲学思想的源头,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是一个永放光芒的神圣原点。崆峒派武学承载了广成子的天人之学,胜少林以广博,优武当峨眉于深邃,具有崆峒文化特有的厚重和使命,已超越了武学的局限,是中华文化中独具内涵的瑰宝。本文结合燕飞霞的武学人生,从演练特点,书法风格,道德修养几个侧面立体解读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三大构建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分析了高职高专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和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同时论述了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以期对高职院校开展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模式  作为心理教师兼辅导员的我发现,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正处在青年中期,学生心性比较浮躁,也是
期刊
摘 要:少先队里每一个队员都是主人,是儿童自我教育的组织。少先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队员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活动中体验教育,把机械的知识说教变为心灵深处的共鸣。少先队员们可以在特定的教育氛围中感受各种心理体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融合等诸多因素,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那么,本文笔者就如何在少先队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摘 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讨论可以说是“百家争鸣”,教育界对此问题如此看重,可归因于以下两方面:一是由于近年来轰轰烈烈举行的教育改革,改革似乎对教育理论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呼唤;另一方面,教师专业化发展口号的提出与推广,使得一线教师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教育理论。但是教师花费精力接受理论之后,突然意识到理论的“魅力”远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美好,或者说,从前对于教育理论的期望一下破灭了,因为,他们觉得
期刊
在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下,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具有重要作用,农村职业学校必须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积极探索为“三农”服务的途径,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农学类相关课程,农学专业也由此而成为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的专业。  一、提高专业课教师队伍素质是课堂教学创新的基础  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农学课程知识更新的速度太快,许多专业教师的知识水平还是静止不动,已经淘汰。农学专业它不像语文、数
期刊
摘 要:在当今社会中,人的最重要的素质是创新能力和各种综合能力。在职业高中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通过物理实验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在具体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创新实验内容;以及重视实验方法的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引导学生做好小实验、小制作;以及在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和在实验中由浅入深、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