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应用主导SCM发展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CM软件主要侧重于从供应链的角度,对企业供应链资源进行整合。成功地应用SCM,可以有效帮助企业进行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过程中一系列业务流程的管理。
  
  市场规模逐年增大
  
  虽然有些厂商号称其ERP软件已经将SCM的功能模块打包到其系统当中,但这种整合是否能够获得认可,还有待市场考验。目前,用户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新增的需求大多还得由独立的SCM软件来满足。此外,伴随企业ERP应用市场的快速成长,部分行业的企业开始增加SCM软件方面的投资。
  根据CMP咨询的研究数据,2006年中国SCM软件市场销售额达到7.9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24.8%,年增长速度创下继2002年之后的新高。
  
  行业特征明显
  SCM软件市场的行业性特征明显。在各垂直行业当中,SCM软件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流通行业。其他行业虽然也有少量应用,但总体来看,投资规模都还比较小。截至2006年底,制造业相关的企业SCM软件投资规模占到整体市场规模的43%,流通业相关的企业SCM投资占到了整个市场投资规模的36%,其他相关行业企业的SCM软件投资规模合计占到了21%。
  在诸如制造和流通等行业的企业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建设和应用了SCM系统。在这些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当中,有32%的企业已经全部实现了SCM系统的建设,33%的企业部分实现了SCM系统的功能建设,正在建设相关系统的占到了8%,已经有计划建设的企业占到了11%,没有建设相关系统的企业仅为16%。
  
  业务应用快速成长
  用发展眼光来看,截至目前为止,中国SCM软件市场正处在一个由起步阶段向快速成长阶段跨越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显著特征是:企业对SCM系统的投资与建设越来越多的是基于竞争的实际需求,而不是出于形象工程等其他因素。
  一方面,一部分企业已经在SCM软件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投入,并且这些投入已经在部分企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另一方面,还有大量的企业对于SCM系统及其在企业管理过程的应用缺乏足够的理解,因而还没有相关的投资计划。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出于降低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需要,从供应链层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求正在逐渐呈现,因而,市场即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新阶段。
  目前,中国市场上SCM软件业务层面上的应用主要包括供应商关系管理(SRM)、分销商关系管理、零售商供应链管理和生产制造商供应链管理等。针对不同行业,其应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截至2006年底,在中国市场上提供SCM软件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包括SAP、甲骨文、i2、博科资讯、用友、金蝶、招商迪辰、明基逐鹿、金算盘、五奥环、富基旋风等。这些厂商有的会涉足多个不同行业,有的则仅仅涉足一两个行业。
  
  持续15%左右增长
  根据CMP咨询公司的研究数据,在2007年~2011年的5年内,虽然增长速度逐年将有所放缓,但中国SCM软件市场投资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CMP咨询分析认为,2007年中国SCM软件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9.7亿元,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7.6%左右,到2011年市场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7.7亿元左右。
  
  需求的五个变化
  未来,SCM软件市场的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户对SCM系统的整合能力需求更强。在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基础上,未来SCM产品无论是独立产品还是整合于ERP系统之中,都将更多地与ERP系统和CRM系统进行整合,从而达到在企业实施ERP与CRM之后能够与SCM无缝整合应用的目标。
  此外,由于物流系统与供应链管理天生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SCM系统会更多地将物流系统整合进来。
  二是用户对SCM产品的功能特点要求更高。未来SCM软件的功能特点将表现为:横跨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实时可视性。更高的可视性和更易于访问的实时信息,将大大提高供应链执行决策的预见性。供应链的实时可视性与事件监控和管理系统相结合,将提高企业预见性决策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计划外情形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是用户对SCM的需求向着整合更多服务的方向发展。未来客户将需要SCM系统的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能够提供整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以及相关的咨询服务。SCM厂商需要为用户提供整合的整体解决方案。
  四是用户群体向中小企业转移。从用户规模角度来看,未来SCM系统用户数量将从以大中型企业用户为主,向以中小型企业用户为主的方向转移。
  五是用户群体扩展到更广泛的行业。从行业来看,未来SCM系统有从制造业、流通业向其他行业市场扩张的趋势。由于供应链的竞争是未来所有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因而,未来SCM系统向着其他行业市场推进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趋势。
  
  合纵连横促发展
  研究表明,从战略角度重新审视供应链资源,是更好地整合供应链资源的基础。因而,对于即将实施SCM系统的企业而言,必须充分认识到SCM系统与其业务流程优化之间的关系。在实施SCM系统的过程中,只有从供应链竞争的角度,对涉及企业供应商、采购、生产、制造、物流、服务、市场、销售以及渠道等的相关资源与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以适应信息时代市场竞争的快速变化,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
  从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完整需求来看,未来供应链管理将涉及八大核心资源及业务流程,分别是: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服务管理、需求管理、订单完成、制造流程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产品的开发和产品商业化及回收管理。
  对于SCM厂商而言,要想在市场上获得成功,首先要在SCM市场定位方面根据不同行业用户需求推出相应的产品与服务。针对制造业、零售业、物流业以及其他(比如能源、建筑等)行业推出各自不同的解决方案。
  其次,要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不断地将最新的实用技术融入SCM系统之中。比如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适时地引入条码技术(BAR CODE)、RFID技术及最新的移动通信技术,适应移动信息化应用的最新发展需求。
  再次,对于国外厂商而言,需要做得更多的是研究不同行业企业的本土化需求;对于国内厂商而言,则需要将原有产品本着适应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或者跨地区供应链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标准化,以便在更好地服务本土市场的同时,将产品推向更多的其他行业用户或者是跨国运营的客户。
  最后,从发展策略来看,国际厂商应该更多地同国内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合作,结合本土企业的优势产品与客户资源进行市场拓展;国内厂商则要同国内相关行业的系统集成商等进行紧密合作,以进一步拓展不同行业的市场,并且需要同国际厂商合作,让自身的产品与服务国际化。
其他文献
硬件设备    METROLOGIC SP5700    METROLOGIC SP5700符合IP54工业标准,作为一款无线终端,其多元化的配置需求为客户提供了丰富的选择。128M RAM和128M flash ROM的内存比同类型产品要大出一倍,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程序的开发。它具有图像扫描、多种记忆模式、批处理和无线功能。其内存为128M,屏幕为3.5英寸,64K彩色触摸屏,电池是3.7V 20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信息化则正在成为科学技术的第一推动力。随着发轫于20世纪初的信息化革命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人类社会已经由工业化社会全面转变为信息化社会。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的同时,信息化也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信息化程度还存在很大差距,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正在加足马力向信息化强国进军。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
12月16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在北京召开第六次会员大会。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钢、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出席会议。会上,19项标准获得2007年度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奖励。  娄勤俭在讲话中指出,以标准化组织为平台开展通信标准研究和标准化活动,是信息产业部对标准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机制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和创新。实践证明,标准化工作机制有利于吸纳来自社会公众、国内外企业和社
米尔顿·科特勒精彩观点    两家失败的公司能联手创造成功吗?答案是否定的阿尔卡特与朗讯合并以期成为全球电信设备行业坚不可催的航空母舰,但这种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与2000年的巅峰时期比较,朗讯已经裁去了80%的员工而阿尔卡特大军也缩减了70%两家公司现在共有员工88000人,他们的承诺是再裁员10%朗讯80%的业务在美国,而阿尔卡特则主要占据了法国非洲和南美洲的法语国家两家公司均在各自的势力范围颇
战略篇    东软集团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软件与服务、数字医疗、IT教育与培训三大领域,作为以高科技为主导的企业,东软一直把自主创新视作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以创新为原动力    东软认为,生存在IT领域的企业必须建成学习型的知识型企业,才能不断适应知识更新带来的巨大变化。而作为一家生存在IT领域的股份制企业,只有国际化才能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的经济形势,才能在国际化的竞争中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要培养出优秀的软件开发人才,最好的方式就是做软件外包”。“我用我生命打赌,中国将来一定是世界软件业的第一。”4月24日在Red Herring 全球科技领袖亚洲论坛(ATRE)会议上,一位身穿白色休闲西装的发言者不时有惊人之语。  这位演讲人就是当年在软件界声名赫赫的刘英武。在IBM的20年间,他所领导开发的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成为全球数据库的标准。至今,他仍被认为是在美国本土成长的IB
目前,中国证券市场迎来了创新和快速发展时期,活跃的市场交易给证券公司交易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证券IT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与证券行业的快速发展保持同步,实现数据资源整合,主动应对需求变化,在行业趋势面前随需应变,是证券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证券业IT系统分类    在证券行业大变革的今天,证券IT系统已经得到了充分发展和广泛应用,IT投资越来越大,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支持。IT系
SecFox安全管理解决方案示意图  国内信息化水平发展阶段使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很多企业的基础设施都基本搭建完成,维护着大量的IT设施。面对这些复杂的IT计算环境,安全管理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的瓶颈;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网络威胁,用户对部署安全管理产品也有了极大的需求。国际上,由于SOX法案的颁布,导致内控与合规管理需求提升,直接刺激了安全管理系统
HPC(高性能计算机)拥有超高的计算性能,被广泛用在石油勘探、气象预报等对运算量要求非常大的领域。但是随着个人用户对运算量要求的不断提高,HPC有平民化的趋势。当然,个人HPC由于体积的问题,目前还不能像PC一样摆在办公桌上,但是它可以摆在办公桌的旁边,因此HPC桌边化是一种趋势。  未来的个人计算将是这样一幅场景:后台是个人HPC,前台是手持设备——包括手机、PDA。当然,将来的手持设备要比现在
2006年以来,Intel连续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的Core系列处理器。而为了配合处理器的升级,主板芯片组也不断地更新。在45nm处理器山雨欲来之际,新的高端芯片组P35提前出现在用户面前。其中,支持DDR3无疑是P35最诱人的亮点之一。  虽然DDR2已经可以满足处理器对内存带宽的需求,但DDR3还是出现在了用户面前。DDR3最直观的提升就是频率的提升。相比DDR2,DDR3的运行频率已经达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