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人生启迪”构思演练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AO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药铺)
  2.三间火燎烟熏屋,一个千锤百炼人。(铁匠)
  3.春秋有情,上善若水;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学校)
  4.也需规矩从绳墨,还待春风试剪刀。(裁缝店)
  5.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竹器店)
  6.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行业的对联含意深刻,哲思隽永。读了上面六副对联,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副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审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几副对联的含意:1.体现了仁者之心,强调善良、无私;2.体现了逆境对人才的磨炼作用;3.倡导向善,彰显美德魅力;4.强调遵守规则,把握时机;5.强调人要虚心,有气节,方能成才;6.强调重视细节,追求极致。
  写作时可任选其中两三副立意作文,注意形成关联。
  立意一:1、3、6组合,美德、善良、无私、向善从而走向极致。
  立意二:2、4、5组合,把握时机历经磨炼方成大器。
  立意三:2、5、6组合,逆境磨炼虚心有气节方能追求极致,成就辉煌人生。
  立意四:1、2、5組合,坚韧、虚心、无私是自我修心的三重境界。
  立意五:任选三联,从中感悟品鉴对联蕴含的哲理启迪,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立意六:任选三副对联分析,感悟用心做事与用心做人都能受益终身。
  立意七:任选三副对联分析,感悟生活中真谛,能教人做真人。
  总之,文章可以从中国古典文化精华中悟读对联真意,发掘中国匠人平凡中彰显的中国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以及这些美德融化成的中华珍贵高尚的血脉和精气神,充分体现当下教育的立德树人宗旨,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们为自己民族有如此光辉灿烂的文化而自豪,为自己的祖先有如此深邃的哲理而激情豪迈,为我们的国家拥有如此睿智的先贤而豪情万丈。
  【佳作展示】
  读赏对联哲理,悟感人生三境
  赵澍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几千年,正如美酒封存愈久,就愈发香醇。静心品一杯美酒,悟酒中文化;咀嚼领悟几副对联,感受顿悟人生三境。
  人生第一境
  “也需规矩从绳墨,还待春风试剪刀。”裁缝的人生哲学,把它列为人生第一境:规规矩矩做事,堂堂正正为人。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人们约定俗成、达成共识的标准和常理,其不如法律、法规那样冰冷、理性、权威,规矩依托的是每个人心中对自我的约束。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任何文明社会的形成,都需要建立于规矩之上。”无论何时我们都只有遵守规矩才能得以发展,否则只会以失败告终。法国思想家蒙田说:“如果不能驾驭世界,那就驾驭自我;如果世界不能适应我,那就去适应世界。”这就是“独木不成林”,任何脱离集体的个人都无法走得长远,若此,何不转变思维,按规矩做事为人,既促进自身发展,同时也维护了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人生第二境
  “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这副对联告诉我们:只有强调重视细节,做好了当下,才可能追求极致。老子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再说达·芬奇,他是意大利着名的画家。他曾经拜著名的画家佛罗基阿为师。但老师却拿出一枚鸡蛋,让达·芬奇照着画。画了一个又一个。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达·芬奇对老师的要求表现得不耐烦了,老师发现后耐心地说:“你可不要小看了这鸡蛋。鸡蛋虽普通,但你能找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鸡蛋吗?就是同一个鸡蛋,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也能看出不同的形状。而且,光线也是影响事物形状的因素,你在画鸡蛋的过程中注意到这些了吗?我让你画鸡蛋,是要锻炼你的眼力,这是绘画的基本功。只有把简单的鸡蛋画好,才能画其他复杂的物体。”听了老师的教导,达·芬奇恍然大悟,从此,达·芬奇用心苦练绘画的基本功。最后超过了自己的老师,成为世界顶级的画家。
  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有所作为,就要下苦功。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正如对联之义:重视细节,做好了当下,才可能追求极致。
  人生第三境
  “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对联的真意是:强调人要虚心,有气节,方能成才。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经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法国最年轻的总统马克龙的崛起之路,正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没有任何强大势力的支持,他却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成功当选。除其不畏挫折阻扰之外,更是他那颗谦逊之心成就了他的辉煌。三年间,他下基层调研,深入了解民众的真实生活,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更是不忘向成功的政治家讨教学习为政之道。这些历练了他的政治才干,铸就了他的政治智慧,成就了他辉煌人生。
  品读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对联,可谓沐浴春风,骀荡心胸,启迪我们人生智慧。在接受先贤的灵魂洗礼的同时,感受他们的绝世睿智,崇尚他们不懈执著,仰慕他们深邃思想。如饮陈年好酒,唇齿留香,沁人心脾,豪情满怀。
  【点 评】
  作者对题意理解准确,把其中三副对联,统一在人生追求的基准点、发力点上,加之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滋养后代,让后人从中悟出真意,充分体现了三副对联的内在有机联系,彰显立德树人的宗旨,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展现经典文化足以让国人骄傲自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通联:江西南丰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中小企业在各个国家中都占据着着重要位置,是其自身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孕育出了大量的中小企业。根据有关的数据统计,截止到去年年底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广大教师对于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具备了充分的认识。如何把文本解读做好,是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关系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能否实现。然而,在当今高中文本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并没有把握住文本解读的真谛,教学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为此,笔者对文本解读的价值进行探讨,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  一、文本解读的价值: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价值是事物内涵的属性,是其对
“一江山精神”在“一江山”岛战役中产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一江山精神”是红色精神在区域内的体现,与“浙江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确立,使“口语交际”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一起组成了语文课程的体系,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并没有教学行政部门配套下发的单独的教材,教学缺乏系统性,教学的随意性较强。本文针对目前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希望对更好地开展中学语文口语交际
通过对辽宁医学院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进行的调查,学生对于改革现有的英语精读课程模式提出了刚性需求,大多数同学觉得研究生阶段开设的英语精读课实用性不强,对于他们的综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