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供电局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g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当前地区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进行了分析,结合多年在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阐述了对信息化的认识和定位。分析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机构和队伍建设、信息化标准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
  作者简介:廖谦(1979-),男,贵州兴义人,贵州电网公司兴义供电局,助理工程师;张涛(1982-),男,江西宜春人,贵州电网公司兴义供电局,工程师。(贵州 兴义 562400)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0-0158-02
  当前正处在一个划时代的全球信息革命浪潮中,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所有领域。信息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且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发展信息化,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
  近年来,地区各供电局信息化建设及管理工作发展迅速,在网公司和省公司的统一领导与支持下,信息化工作经历了“2009年达B+,2010年达A级”的工作阶段,通过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办公室等组织机构及定期召开例会、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的方式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建设“综合数据网、数据中心机房标准化改造、局域网标准化改造、35kV变电站及供电所光缆覆盖工程”等项目来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通过推广建设生产、营销、财务、人事、基建、物资、审计、办公自动化等主营业务系统,并进行相关的实用化验收工作来推进信息系统应用水平。地区供电局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应该说挑战和机遇共存。
  一、地区供电局在信息化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对领导决策支持不足
  近几年的信息化建设侧重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信息化专业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促进信息化决策的执行和组织实施水平,并积极推动信息化项目在所属县级供电企业的建设和推广应用;信息系统建设最后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对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企业数据的加工整理,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支持,而现有的信息系统虽覆盖到企业内的各个业务节点,但信息数据的整合程度不够,导致提供的决策支持力度非常有限。
  2.信息安全防护薄弱,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手段尚需加强
  随着省、网公司提出了ISO27001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在信息化方面投资加大,使信息安全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中部署的众多IT产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台、应用系统)在不同类型的信息产品之间仍然缺乏协同,特别是不同场上的产品,不仅产品之间安全管理数据缺乏共享,而且各种安全机制缺乏协同,没有统一的服务接口,系统中存在安全功能重复开发,安全产品难以管理的情况,为信息系统管理留下了安全隐患。同时,虽然通过省公司上网行为管理系统有效限制了消耗资源的聊天、游戏、在线视频、恶意下载等行为对网络带宽的占用,但整个信息网络没有足够的自修复能力,缺乏有效的网络监控、防御手段,对于入侵检测和防御也没有一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抵御,对于整个信息应用而言极易造成较大的安全威胁。
  3.核心技术人员缺乏,创新能力不足
  信息技术从业人员在数量方面虽有所提升,但缺乏高素质、高层次的信息化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缺少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信息人才,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结构。信息化项目失败的原因通常是信息技术与应用需求之间脱节,而这种系统设计上的脱节往往是由管理方不熟悉技术、技术方不了解管理、技术应用和业务系统不能有效融合所造成,故这种“衔接者”非常重要。在省公司信息化“四统一”建设的信息系统几乎覆盖了企业所有业务的应用集成,而二次开发方面及系统层次运维方面又主要依靠软件开发商,造成企业信息化从业人员应用集成创新和技术再创新方面的能力得不到提升,非常不利于企业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
  4.县级供电企业对信息化认识不足,信息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职能部门设置不规范,绝大多数企业没有成立信息化专职机构,信息化从业人员基本都是兼职;人员信息安全意识淡薄,曾发生过在百度文库上泄露企业机密事件;县级供电企业使用主营业务系统时,数据录入不规范,不满足省、网公司数据质量考核要求。
  二、地区供电局信息化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1.以信息化促进流程应用规范化、以流程优化促进业务应用信息化
  结合“安全生产管理一体化”、“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南方电网公司‘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等工作的实施,进一步优化、规范地区供电局内部的管理和业务流程,以适应迅速增长的业务量和迅速膨胀的企业规模。在不失控的条件下,对员工进行充分授权,以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到扁平化的组织管理,取代中层监督控制部门的大量职能,加强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通过水平、对等的信息传递来协调局内部各部门、各专业之间的活动,实现动态管理,使信息沟通畅通、及时,降低企业内部的监督协调成本,使电力企业所需的营销、生产、内部管理等信息同局领导决策层间的反馈更加迅速,在提高企业对内部生产、电力市场快速反应能力的同时极大地调动企业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最后以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层次应用作为切入点,努力提高企业内部信息流转的速度与质量,通过开展业务的流程优化工作对企业业务各个领域的信息数据和业务流程进行整合,有效明确各系统间的运作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整体管理水平;依托信息化推动“集团化运作、一体化管理”。通过信息化促进管理观念的转变,把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全方位服务、资源集约化管理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再造业务流程,将转型升级的“变革”成果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固化;同时将商务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植入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从而促进管理创新,提升管理水平。   2.确保应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升IT服务质量,提升地区供电局信息化安全水平
  优质、高效的IT服务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价值之一。随着南方电网公司“6+1”工程的稳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不断深入,其稳定运行直接关乎企业正常运转,这样的大背景对IT运维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信息化领域的管理提升活动中,地区供电局将更加注重“两级三线”运维服务体系的深化应用,确保应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全面提升IT服务质量及客户满意度。实现核心业务系统年度可用率大于99.8%,客户满意率大于90%的总体指标。开展信息安全意识全员培训,将信息安全意识灌输给每一位在岗员工;用好上网行为管理系统,优化上网策略,做到上网机器不涉密,涉密机器不上网;做好内外网隔离,实时升级核心防火墙,提升防御外部入侵风险能力;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发生信息安全事件的单位或个人进行严厉惩罚。
  3.加强人才培养,坚持高质量培训
  就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及其发展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和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取决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地区供电局信息化年度实施计划及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把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信息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努力营造良好的“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通过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主营业务信息系统应用、数据库、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等专业认证培训以及电力业务培训,逐步培养出一批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并通过开展相关的职业规划,使信息化从业人员能够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以保证地区供电局信息化建设的连续性、有效性和从业人员职业生涯的可视性。结合省公司员工持证上岗细则,每年安排信息化从业人员外出取证培训。同时安排信息技术人员到各主营业务系统主管部门进行轮岗锻炼,提升其业务能力,培养一批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4.加大对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投入,同时加大对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的帮扶力度
  根据地区供电局信息化近年发展规划,将加大对县级供电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具体表现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对县级供电企业机房按省公司数据中心机房标准化进行建设;采购计算机终端充实到各供电所等基层单位;综合数据网延伸至供电所,提升供电所访问各主营业务系统的速度;不定期的组织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及对县级供电企业进行技术帮扶,不定期的到县级供电企业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不定期组织县级供电企业信息技术人员到地区供电局信息部门进行跟班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优化上网策略,严格控制县级供电企业工作人员上互联网,等等。
  三、总结
  地区供电局的信息化工作是企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方面,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稳步发展投入,建立和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正确面对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信息化建设工作一定会取得实效。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能够影响企业的发展和效益。地区供电局将按照网、省公司关于信息化的工作要求,优质完成“十二五”期间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应用信息系统推广建设和信息化管理、运维工作,进一步夯实地区供电局信息化基础设施,优化管理流程,整体提高地区供电局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甘利人.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蒙薇.企业信息化建设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2).
  [3]南方电网公司“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Z].2010.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国际标准回顾性研究骨科住院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类型、严重程度等特征。方法基于电子病历系统调查我院骨科病房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住的所有输血患者在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