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人人向善”风尚构建“大慈善”工作格局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3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绍兴的慈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探索“大慈善”工作机制,真正形成了“政府推动、各方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新局面,不断推动绍兴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2012年,绍兴市入选中国慈善城市百强,并获评最高荣誉——七星级慈善城市。
  一、积极探索构建“大慈善”工作格局
  (一)健全“大慈善”机构建设。2010年,绍兴市慈善工作办公室正式升格为副处级单位,加强人员编制配备,全面履行慈善工作职责,发挥其在全市慈善工作中的联络、引导和协调作用。同时,以考核为抓手,督促各县(市、区)建立相应的慈善工作机构,履行对慈善工作的管理指导协调职责。为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慈善办牵头、部门协调、公众参与的慈善事业工作格局,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共28个单位为成员的市慈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的议事协商和沟通交流,形成了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的慈善工作局面,建立起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慈善工作网络。
  (二)完善“大慈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绍兴的慈善工作开展过程中,坚持“纵向联动,横向联合,多方联动”的工作方针,建立起联席会议制度、慈善信息联络员制度,完善了工作交流机制。特别是绍兴市慈善工作办公室成立以来,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慈善工作的统筹、协调和部署,在数据信息互通、项目合作等方面效果显著。二是建立联合募捐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募捐市场,整合社会捐赠资源,慈善办切实加强与工、青、妇、红十字会、关工委以及慈善义工联合会等人民团体和其他慈善组织的沟通、联系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探索开展联合募捐。在大型捐款活动中,统一将所有捐赠款项交慈善总会汇总,再根据实际需要统筹安排各牵头部门的救助资金,避免重复救助和无序竞争。三是探索公益创投机制。不断创新慈善工作理念,鼓励开展多部门的慈善项目合作,推进慈善资源的充分整合和集约利用。
  二、整合资源增强慈善事业发展合力
  (一)打造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合作品牌。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理念,充分发挥慈善组织在社会救助中的优势,通过项目合作等方式不断丰富社会救助的形式。如绍兴的大学生助学工作,由市政府成立助学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助学政策文件,市、县(市、区)两级慈善总会则承担具体运作,资金来源上,财政支出占70%、慈善募款占30%,五年来已合作资助贫困学生13.5万人次,支出救助金达1.55亿元,项目荣获了首届“浙江慈善奖”。在连续十一年开展的元旦、春节“慈善情暖万家”活动中,将民政救助金与慈善救助金有机结合,切实增强了救助实效。同时,各地慈善组织也借助政府社会救助的各种平台,大力实施慈善救助活动,绍兴县、上虞市开展的“慈善医疗卡”项目,诸暨市、嵊州市实施的慈善“安居工程”等,已成为当地的慈善品牌项目。
  (二)实施慈善与部门之间的联合救助。充分发挥部门各自的优势,联手打造慈善品牌,做大做强救助项目,让困难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对慈善总会原有救助项目进行整合和提升,联合教育、卫生、总工会、妇联、残联、老龄委以及新闻等部门单位合力创建“春暖我心、夏日亲情、秋日正红、冬日暖阳——四季慈善项目”,结合义工活动,对困难群众进行物质关爱和精神慰问,两年来已惠及困难群众近15万人次,支出善款1500万余元,救助力度和广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和拓展。
  (三)推动慈善与企业合作项目运作。按照不同的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为爱心企业量身定做公益项目,进行系统规划和品牌化运作。推动建立金昌“向日葵行动慈善项目”,为有艺术潜质和兴趣的孤儿、外来农民工子女及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进行书画、舞蹈专门培训;设立泰然“蒲公英艺术培育计划”,为集中供养孤儿提供艺术、生活、学习、心理、就业方面的援助;启动渤海银行“快乐成长,情暖孤儿”项目,定向关爱儿福院孤儿;设立精工“点亮生命计划”,为贫困癌症患者提供医疗救助。今年已开展合作项目27个,善款金额497.04万元。
  三、加快培育发展民间慈善组织
  (一)扶持慈善公益组织。2011年由绍兴市慈善工作办公室发起成立绍兴市慈善义工联合会,截至今年11月,已组织义工活动1033次,开展服务项目68个,参与义工近1.24人次,义工服务6880小时,服务对象累计16.04万人,向困难群众资助款物金额91.2万余元,被评为绍兴市志愿服务杰出集体、绍兴市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成为全市慈善义工组织的扶持、指导、培训和交流基地,慈善服务网络遍布乡镇(街道)和社区。
  (二)培育企业(个人)慈善基金。为推动企业慈善基金的发展,绍兴市慈善工作办公室通过对企业的规范引导,有针对性地培育发展企业慈善基金,今年特别推出了针对普通企业、个人(小团体)的小额慈善冠名基金。目前,已有7家单位、11个个人或小团体设立了18个基金,协议基金总额145万元,到位金额62.95万元。
  (三)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慈善救助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除向受助对象提供资金、物质上的救助外,还应提供各类社会服务。为此绍兴市积极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模式,探索通过以“慈善组织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项目合作,如与关工委合作开展“革命老区贫困学生爱心餐项目”,与团市委合作开展“励志夏令营项目”、与游泳协会合作开展“为外来建设者子女免费开展游泳培训项目”等,去年以来已购买服务达百余万元,不断丰富救助方式,既促进慈善组织自身的良性发展,又有效地推动其他社会组织发展。
  四、着力传播现代慈善理念
  (一)打造企业慈善文化。企业是慈善捐款中的主角,绍兴市慈善总会以去年捐款为例,1920.75万元捐款中有1285万元捐款来自于16家企业建立的大额慈善冠名基金息金,占全部捐款总额的66.9%。为此,绍兴市慈善工作办公室将引导社会精英参与慈善冠名基金作为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宣传引导、理念灌输、文化倡导、项目策划等形式,积极搭建企业参与慈善事业的平台。去年,启动三轮慈善冠名基金募集工作,市区有19家爱心企业建立了11.35亿元慈善冠名基金,当年全市共有659家企业,建立了55.37亿元慈善冠名基金,为今后一个时期该市的慈善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普及大众慈善理念。为了深入挖掘民众的慈善潜力,绍兴市慈善工作办公室在原有一日捐、日常捐的基础上,推出了小额慈善冠名基金、一对一定点资助等慈善募款方式,探索建立村级慈善组织网络,让更多的平民能更方便、快捷地参与到慈善中来。同时,组织策划慈善义工活动,使捐赠时间、劳动、技能、艺术和服务也成为慈善新形式,形成平民慈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三)创造良好慈善环境。良好的慈善环境是慈善良性发展的土壤。绍兴市慈善工作办公室通过建立严格完备的内部制度、即时快捷的信息披露、规范有效的官方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形成了自律与他律、内部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慈善监管机制,让慈善在“透明的玻璃口袋”中阳光操作,使捐赠者放心、受助者安心,不断推动现代绍兴慈善事业向前发展。
其他文献
编者按: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环境和行业自身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客观分析这些变化,继而做出正确的对策,是摆在每一个慈善组织面前的课题。本文作者尝试从发展环境、参与主体、业务模式三个方面对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予以分析。本期刊登其中“发展环境”部分。  当前我国慈善事业正处于关键转型期,“从差序慈善、‘政府慈善’到专业慈善、从道德恩赐到公共责任、从关系本位、权力主导到
北京圆明园一角(罗晓光 / 摄)  2019年1月,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成立。这是中央美院有史以来第一个专业从事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研究与艺术创作的学术机构。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明确指示,“这是中央美院参与北京文化建设的重要承载平台,须举全院之力支持中心工作。”  圆明园和中央美术学院,分处京城东西,一个曾以古典园林巅峰之姿屹立于世,具有历史底蕴;一个是目前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的高等美术学校,开启了
在近代中国的名人中,熊希龄是一位特殊的历史人物,毛泽东主席曾这样评价他:“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是做过许多好事的。”社会的进步需要正能量,慈善仁爱之心会改变人生,熊希龄先生就是这样被改变的一个人。他的前半生参与过变法维新,也做过民国的国务总理,却命途多舛、夙愿难遂,心灰意冷的熊希龄最终选择了告别政坛,是慈善的力量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让他找到了实现理想和价值的途径,由此他步入
拿到《慈善读本》后,我细细地品读了一遍,曾经凝固的感动一一鲜活起来。其中就有这感人的一幕。   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江宁区东新南路的一个募捐点。中午12点,一名约60岁的老人来到了募捐点,他头发花白,穿一件蓝色衣服,胸前的补丁起码3个,背后的则不计其数,衣服下摆已经破烂,脚上穿一双烂凉鞋,手中还拿着一个讨饭碗 。老人端着碗,在宣传牌前止步,看了一会,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募捐箱,
“阅读与写作”课上,学了一篇“流泪的蓑衣”,孩子们开始畅想——  “老师,你写过《流泪的洋葱》!”是谁没有举手就在高喊。“那你写一篇什么?”“我还没有想好。”教室里的孩子一起作沉思状。  慢慢的有人举手,“老师你写过《会跳舞的香樟树》,我写《会唱歌的樱桃树》,行吗?”  “嗯!”我点头,赞赏地看着她,“你要写什么呢,你和樱桃树有什么故事——”  可爱的小姑娘细声细语地给大家分享,“外婆在春天里去逝
2012年元宵节,为了给居民们举办一场精彩的联欢会。我同班上的十几名同学早早地就来到了源德里社区居委会,摆放桌椅、布置会场,一切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联欢会上,同学们各尽其能,以猜灯谜为主,中间穿插事先精心准备的相声、歌曲等节目,几名同学还为老人们端上了热腾腾的汤圆,最后我们一起为居委会送上了我班同学的书法作品。看到孩子们猜出谜底时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们的心也跟着陶醉;看到孩子们拿到小礼物时眼中透出的
自古以来,古圣先贤都倡导做人的扎根教育。孔子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就是要抓根本,抓基础,抓扎根教育。“本”是做人的根本。人之“本”是仁爱。“务本”也就是学会做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爱心的人。懂得做人,有爱心,就会同自然运作的法则相应,就是行道。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他人的生存和发展。甚至可以说,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他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前提。做人应该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凡是利益他
我从小就喜欢书。在上个世紀八九十年代,我还是一个小学生。那时候,我所能接触到的书,除了语文、数学、自然、思想品德之类的课本,最常见的就是大人们订阅的《知音》、《家庭》、《故事会》、《小说选刊》、《今古传奇》之类的期刊杂志了。有时候,我也会爬上隔壁伯父家的阁楼,翻出几本小人书。不久,那屈指可数的“藏书”被翻烂了。在漫长的暑假里,我百无聊赖,只能把《西游记》、《红楼梦》揣在裙子底下偷偷的带到被窝里看(
近年来,陕西省慈善协会积极改革创新,从社会发展的大视野中把准定位,在实施物质慈善的同时,注重精神慈善,推出五大慈善文化发展项目,推动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千校慈善文化教育项目  千校慈善文化教育项目,作为“基因工程”,省慈善协会在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拿出1000万元用于购买《慈善读本》百万余册,赠发给全省11个市(区)、107个县(区)1400余所中小学,在学校开展慈善文化教育
2月21日,全球规模最大的非公募慈善组织“全球联合之路”有关负责人在中华慈善总会、成都市慈善总会领导的陪同下,到锦江区水井坊街道慈善会参观考察社区慈善工作。水井坊街道慈善会负责人向来宾介绍了“义仓”、“义集”、“义演”、“义学”、“义坊”等特色社区慈善项目,受到了全球联合之路负责人的肯定。   水井坊街道慈善会作为锦江区重点培育发展的慈善类社会组织,由民间发起运作,旨在通过整合各类资源解决社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