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盈利并非高成长

来源 :理财周刊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业绩预增是近来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公布业绩预增公司数量的逐步上升,业绩预增幅度的不断刷新,一些盈利大幅上升的公司受到特别关注。我们要提醒投资者的是,高盈利并不意味着高增长,上市公司业绩的可持续性才是判断公司投资价值的根本。在市场盲目的乐观情绪之中,看待有史以来最高的业绩涨幅依然需要保持冷静,事实上不少股票目前的价格已经“透支”了其未来的成长性。
  
  大幅预增满地开花
  
  截至1月29日,已经有623家公司发布了2006年度业绩预告,其中有234家公司预告2006年业绩将有大幅增长。预告业绩小幅度增长的公司有40家,141家公司预告扭亏为盈,预告亏损的公司有193家。业绩增长的公司占到66%。
  今年的一大亮点是,在预告业绩增长的公司中,出现了一大批预告业绩大幅增长的公司,甚至有几家公司的业绩涨幅超过了1000%。目前来看,预告涨幅最高的公司是华联控股,预增5200%以上,其次是锌业股份预增3184%,宏源证券预增2697%,海德股份预增1400%。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增幅超过1000%的公司,往往同期对比基数较低。例如华联控股2005年年报净利润额仅为341万元,每股收益为0.008元,而其2006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就有13596万元。而告增幅第二的锌业股份同样基数比较低。
  目前业绩预增100%以上的公司已经达到了145家。其中特别受到关注的是驰宏锌锗,预计涨幅超过700%,2005年末驰宏锌锗实现净利润1.31亿元,每股收益达到0.8元,其对比基数相当高。对于2006年业绩大幅飙升的原因,公司称,随着募集资金投向项目“深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环保节能技改工程”及配套5万吨/年电锌工程(即10万吨/年电锌)全面投入生产,公司铅锌主营业务生产能力增加,同时,由于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共同导致利润大幅增加。
  泸州老窖2005年度的净利润为4207万元,每股收益为0.05元。2006年,泸州老窖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就已经达到589%,业绩增速有加快的趋势,2006全年预计业绩将增加700%。另外,预计增幅在200%~500%之间的鞍钢股份、中信证券的对比基数也较高。
  从行业分布来看,预增的234家公司中,制造业具有明显优势。其中属于机械设备行业的公司有45家,包括广船国际、山河智能、三一重工等绩优股,也包括像SST闽东这样“戴了帽子”的股票。金属、非金属33家,石化22家,电子信息13家,食品饮料13家,纺织12家,房地产10家,金融保险5家。
  银行股中,近来最抢眼的是S深发展,预增500%。2005年全年,S深发展的净利润为3.11亿元,2006年全年净利润预计为12.44亿元至14亿元之间,即每股收益由2005年的0.16元提高到2006年的0.64元~0.72元之间,涨幅巨大。据称,S深发展2006年利润的显著增长主要是由于利差的改善、资金运用效率的提高和贷款的良好增长,不良资产的成功清收和资产质量的改善使得所需减值拨备降低。
  
  高盈利不等于高成长
  
  随着江南高纤率先公布首家年报,业绩因素成为近期决定个股走势的重要因素,预盈预增板块也因此成为近期表现最为突出的板块,连续多个交易日位居涨幅榜前列,一些个股在业绩预告公布后往往形成大幅补涨,成为市场中一道亮丽的景观。
  其中和券商股权有关的利润增长,近来尤其受到市场的追捧。随着证券市场的转暖,持有券商股权的上市公司成了流动资金争相挖掘的“金矿”。
  一些机构投资者认为,股市走牛,持有券商股权的上市公司业绩因此有望持续改善,同时这些上市公司业绩的可持续性增长动力充足。一方面是因为券商股权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尚未全部体现出来,因为2006年年报并没有规定用新的会计准则计量,不少上市公司对券商股权投资还是按成本法核算的,因此,只有在券商分红时才会体现为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前些年因证券业困难,上市公司大多计提了减值准备。由于2006年券商业绩的改善,所以在编制2006年年报时,通常会对这些计提的减值准备冲回,从而增加当期利润,进而增厚当期每股收益。
  在对市场长期看好的前提下,券商股权的增值被市场狂热追捧,持有中信证券股权的雅戈尔、南京高科从去年末至今都有巨大的涨幅。
  同时,也有一些观点对公司持有股权的价值提出置疑。这一观点认为,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如果大量来自于股权投资,其业绩是难以持续增长的,这类公司必须谨慎对待。尤其是一部分上市公司依靠出售股权获得盈利,这种盈利方式只是“一次性”的爆发,缺乏持久的增长动力,投资者尤其应该注意。比如华光股份董事会日前审议通过关于出售所持有中信证券4663705股的决议,由于原始成本仅1.2元/股,按目前中信证券市价计算,出售股权将带来投资收益超过1.5亿元,对于总股本仅2.56亿股的华光股份而言将大幅提升公司每股收益,但这种收入是一次性的。
  除了这类参股券商的公司外,一些涉足短期投资的公司也因为2006年可观的投资收益而可能获得意外的业绩预增。根据wind统计,短期投资超过1亿元的公司目前已经超过20家。比如曾经因为大量买入中国联通而在短期投资上比较有名的中技贸易,公司在2006年初批准公司及子公司短期投资金额不超过3.8亿元,从中报来看公司短期投资中仅购买基金就达到了1.2亿元,在2006年行情高涨、基金普遍收益达到100%的情况下,公司短期投资收益具备相当大的想象空间,同时公司还持有招行限制性流通股18389422股,参股招商证券912.76万股。
  像这类依靠短期投资获利的公司,其基础主要是2006年市场超过100%涨幅,尽管其业绩可能预增几倍,但其增长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在这300多家大幅预增的企业中,目前难以统计究竟有多少企业因为参加了2006年的证券市场而获得“超额收益”。但很多股票目前的价格已经将当前的盈利预期和公司所持有的股权价值计算在内,一旦公司不能表现出持续的盈利能力,过高的股价将难以支撑基本面。
  
  关注持续增长的企业
  
  对市场长期走牛的判断之下,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业绩给予了相当高的期待。很多机构认为,股改完成之后,上市公司有释放业绩的冲动,这种制度性变革将带来A股市场一片大好。同时,上市本身盈利能力的增强,也将推动市场继续上涨。目前为止的业绩预告确实给我们很多的期待。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市场在体制上仍然存在问题。公司监管缺失,上市公司造假依然层出不穷,对市场盲目乐观的情绪是相当危险的。所以作为投资者,我们还是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公司的业绩,密切关注业绩的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比如,上市公司依靠委托理财获得的利润就是难以持续的;有色金属行业去年处于市场巅峰状态也是难以持续的,而一些景气度回升的行业和公司的业绩在未来几年中的增长可期。对此,投资者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上市公司年报陆续公布之后,我们提醒投资者尤其应该关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公司有没有参与市场短期投资,这部分投资收益占到公司利润多大的比例;第二,公司是否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权,所持有股权的公司是否具有持续增长能力的优质公司,持有中信证券的股权和持有ST股的股权自然是有天壤之别的。
其他文献
约定转存可以方便地帮助我们管理短期的闲置现金,随着这一功能的升级,闲钱在保持高流动性的同时,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更高的收益。  在我们的生活中,预留出一定额度的现金或是流动性强的准现金类产品非常有必要。一是因为我们的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不可能实现完全同步,需要手头留有现金来应付日常生活的需要。另外出于财务安全的考虑,为了防止生活中的一些意外事件,比如失业、生病、突发事故等等,家庭中储备几个月的生活费用是
期刊
继房贷授信产品争相问世之后,新一轮房贷竞争在新春拉开了序幕——30年房贷可享5年贷款利率,银行减免各种贷款中间费用,二手房贷款也可申请30年贷款……在这轮房贷竞争中,“折扣”促销成为了主旋律。  作为银行最为倚重的个人金融产品之一,住房贷款业务一直是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所在。自2005年以来,在国家实行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大背景下,银行房贷业务的增速逐渐有所放缓。为了留住原有的老客户,开发更多的新客
期刊
投资者与其关心基金净值的高低,不如关注开放式基金的预期投资汇报率。也就是说,如果你用1万元的资金来投资基金,你所关注的应是你的1万元可以获得多少投资回报,而不是这1万元可以购得多少份基金。  牛气冲天的2006年促生了很多2元基金。今年以来,部分基金更是迅速突破3元。高净值的基金还能买吗?很多投资者都有这样的问题。我的答案是——只选对的,不怕贵的。  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需要有两点意识:一是成熟的
期刊
“第一理财网”9月理财新品榜(截至2006年9月18日)   序号   类型 产品名称   发行机构 推介期间 1.
期刊
股市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像“房地产税收冲击波”那样人为制造的不确定性,有关政府机关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股市涨涨跌跌乃寻常事,但暴跌就不正常了。  何谓暴跌?国际上一般定义为幅度超过5%。1月31日,上证指数跌去4.92%;深成指跌去7.62%,为10年来单日最大跌幅;沪深300指数跌6.53%,更是创出该指数创立以来的最大跌幅。这些都属暴跌无疑。  在内地股市,凡暴涨暴跌均由行政或政策层面造
期刊
业内专家分析,如果短期内政策面没有出现如市场所预期的不利因素的话,指数进一步大幅下挫的空间相对有限。就具体点位而言,上证综指在2600点附近,面临的支撑会较为明显。  整体上而言,这一轮的调整可以看作是对1541点开始的价值重估行情的修正,理性泡沫将在本次调整中得到有效的挤压,为下半年的行情奠定基础。  悲喜发生在两天之间。前一天还沉浸在过年后“开门红”的喜悦中,第二天却遭到大阴棒当头一击。让人真
期刊
资本市场里,谁的话都不是圣经。投资者不用膜拜谁也无须恐惧谁,凡事须自己三思而行。  短短的一周时间里,中国股市里的投资者们经历了一场“脑筋急转弯”,很多人迷惘地问:“我该听谁的?”  曾经的大摩大嘴谢国忠和世界级投资大师罗杰斯都说股市有泡沫请勿再投资,而著名的本土大嘴谢百三和愤青杨帆却说A股还太低,黄金年代还在后头;学界泰斗吴敬链说有30万亿元热钱推动了A股泡沫的生成,另一位学界著名人物华生却说热
期刊
2007年的A股市场还能提供2006年的大牛吗?与其守株待兔式地选基金,夺如睁眼向洋看世界,选一选有可能涨得比A股更快,且风险更小的市场。  沪深股市大热,基金因此成为新年最热门的名词。沪上、京城两家时政类的周刊,不约而同地拿“基金”做了一期封面文章,使得多位掌控巨额资金的基金经理们,一夜间成了不逊“超女”、“好男儿”的明星。2006年基金的赚钱效应,也使得更多的投资者义无反顾地当起了“基民”,期
期刊
A股市场是否已经出现泡沫?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首席投资总监袁宏隆表示,目前的A股市场,有些公司股票相当贵,特别是市盈率50倍以上的股票是相当贵的了。    牛市具有坚实基础    袁宏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A股市场股价相对较高,市场有些泡沫,主要在于流通的股份太少。“没有全流通的市场很容易被炒高”。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流通市值和新上市公司的股票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境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市场,整个
期刊
春节之后,所有身处股市的投资者都经历了一次大幅度的震荡,但事实上中国资本市场的基本面并没有重大的变化。业内人士称,这一惊一乍的起伏,也许就是猪年股市行情的一个缩影,整个2007年恐怕还要多次发生大幅度的震荡。在这种暴涨暴跌的震荡行情中,投资者如何选好个股,从而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呢?笔者认为,投资者可以按以下三个策略来操作。    策略一:坚定持有“超级明星”    不预测股市的走势,不理会大盘的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