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学校从2005年开始尝试把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移植到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中,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可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雏鹰争章”活动为建立评价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和载体。
一、实践研究的操作过程
以“雏鹰争章”为载体的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方式是一个启动、训练、评价、激励、发展的过程,具体操作分为四个阶段:
(一)选章、定标
首先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关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应达到的目标,形象地设立各种章目。共设“课内学习章”、“课后作业章”、“课外钻研章”、“复习测试章”等四个母章,每个母章下设若干个子章,详见下表:
在确定争章项目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商量制定各章目的目标要求和考核办法。
(二)争章指导、实践训练
选章定标后,教师让学生自制“争章卡”,把章目、达标要求、争章措施等写在争章卡上,并把争章卡放在成长记录袋中保存。生动活泼的争章活动,使学生产生一种主动追求目标的欲望。同时教师加强对学生争章活动的指导和训练:
1 课内学习章的指导、训练
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思考和学会合作。如在指导学生合作时重点做好若干点(略)。 在训练时,向学生说明课堂学习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告诉学生怎样才能得到更高级别的课内学习章。对在倾听、表达、思考、合作这四个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同时重视对潜能生的帮助鼓励。
2 课后作业童的指导、训练
除平时正面引导与教育外,重点在批改作业时用符号加评语的方式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指导。
3 课外钻研章的指导、训练
(1)实践章和探究童的训练采用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低年级以指导性实践和探究为主。中高年级可适当放手让学生独立实践和探究,自己设计实践和探究步骤,独立寻找材料或主动寻求大人的帮助。
(2)能力章的训练主要在兴趣课和星期六上午的假日活动中进行。重在开发学生智力,训练学生思维。
4 复习测试章的指导、训练
为了减轻学生对综合测试的心理负担,全面考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数学学习情况,我们采用了数学能力分项测评,重点开展争“口算章”、“计算章”、“问题解决章”活动。
(三)考章、评价
根据章目不同分别由教研组或数学任课教师组织进行考章。为了体现争章活动的层次性和激励性,所有章目考核等级分为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和不得章。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1 课内学习章和课后作业章的考核
课内学习章和课后作业章的考核都是先由学生本人在对照考核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自评,然后向大家说明自己可得章的级别和自评理由,最后由四人小组讨论确定得几星级章。
2 课外钻研章(包括实践章、探究章和奥数章)的考核
(1)实践章和探究章考核。考核一般在四人小组中进行,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由教师、家长评价。学生必须认真完成本学期所有的实践或探究任务才可能得章,学期结束教师以成绩最好的一次作为实践章或探究章的星级数记入“数学雏鹰争章报告单”。
(2)能力章考核。每学期期末测试一次,每次测试15题,做对12题及以上为三星级章,做对9题及以上为二星级章,做对6题及以上为一星级章。如不满意,可申请补测一次,补测难度与原测试题水平相当,但题目不同。
3 复习测试章(包括计算章、问题解决章和测试章)的考核
以复习测试章中各章目的考核要求为标准在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考核。计算童和问题解决章为小组内交换阅卷,一次考核后,如不满意,可申请补测一次,补测难度与原测试题水平相当,但题目不同。测试章即根据期末测试情况来定。
(四)颁章、总结
每学期结束时,在班级中召开颁章会。教师对一学期来同学们的争章情况进行总结,并请优秀的学生谈谈争章的好方法,使学生们自始至终处于一种自觉、主动地参与活动中,使数学“雏鹰争章”活动蓬勃开展。
三、结论与思考
数学学习活动引入奖章机制,学生真正成了学习活动的主体,使活动目标内化为自己自觉追求的目标。尤为重要的是,在考章中无论是教师对学生的考评,还是学生之间的互评,都以表扬和鼓励为主,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活动之中,去争取新的目标的实现。
一、实践研究的操作过程
以“雏鹰争章”为载体的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方式是一个启动、训练、评价、激励、发展的过程,具体操作分为四个阶段:
(一)选章、定标
首先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关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应达到的目标,形象地设立各种章目。共设“课内学习章”、“课后作业章”、“课外钻研章”、“复习测试章”等四个母章,每个母章下设若干个子章,详见下表:
在确定争章项目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商量制定各章目的目标要求和考核办法。
(二)争章指导、实践训练
选章定标后,教师让学生自制“争章卡”,把章目、达标要求、争章措施等写在争章卡上,并把争章卡放在成长记录袋中保存。生动活泼的争章活动,使学生产生一种主动追求目标的欲望。同时教师加强对学生争章活动的指导和训练:
1 课内学习章的指导、训练
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思考和学会合作。如在指导学生合作时重点做好若干点(略)。 在训练时,向学生说明课堂学习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告诉学生怎样才能得到更高级别的课内学习章。对在倾听、表达、思考、合作这四个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同时重视对潜能生的帮助鼓励。
2 课后作业童的指导、训练
除平时正面引导与教育外,重点在批改作业时用符号加评语的方式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指导。
3 课外钻研章的指导、训练
(1)实践章和探究童的训练采用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低年级以指导性实践和探究为主。中高年级可适当放手让学生独立实践和探究,自己设计实践和探究步骤,独立寻找材料或主动寻求大人的帮助。
(2)能力章的训练主要在兴趣课和星期六上午的假日活动中进行。重在开发学生智力,训练学生思维。
4 复习测试章的指导、训练
为了减轻学生对综合测试的心理负担,全面考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数学学习情况,我们采用了数学能力分项测评,重点开展争“口算章”、“计算章”、“问题解决章”活动。
(三)考章、评价
根据章目不同分别由教研组或数学任课教师组织进行考章。为了体现争章活动的层次性和激励性,所有章目考核等级分为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和不得章。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1 课内学习章和课后作业章的考核
课内学习章和课后作业章的考核都是先由学生本人在对照考核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自评,然后向大家说明自己可得章的级别和自评理由,最后由四人小组讨论确定得几星级章。
2 课外钻研章(包括实践章、探究章和奥数章)的考核
(1)实践章和探究章考核。考核一般在四人小组中进行,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由教师、家长评价。学生必须认真完成本学期所有的实践或探究任务才可能得章,学期结束教师以成绩最好的一次作为实践章或探究章的星级数记入“数学雏鹰争章报告单”。
(2)能力章考核。每学期期末测试一次,每次测试15题,做对12题及以上为三星级章,做对9题及以上为二星级章,做对6题及以上为一星级章。如不满意,可申请补测一次,补测难度与原测试题水平相当,但题目不同。
3 复习测试章(包括计算章、问题解决章和测试章)的考核
以复习测试章中各章目的考核要求为标准在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考核。计算童和问题解决章为小组内交换阅卷,一次考核后,如不满意,可申请补测一次,补测难度与原测试题水平相当,但题目不同。测试章即根据期末测试情况来定。
(四)颁章、总结
每学期结束时,在班级中召开颁章会。教师对一学期来同学们的争章情况进行总结,并请优秀的学生谈谈争章的好方法,使学生们自始至终处于一种自觉、主动地参与活动中,使数学“雏鹰争章”活动蓬勃开展。
三、结论与思考
数学学习活动引入奖章机制,学生真正成了学习活动的主体,使活动目标内化为自己自觉追求的目标。尤为重要的是,在考章中无论是教师对学生的考评,还是学生之间的互评,都以表扬和鼓励为主,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活动之中,去争取新的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