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1194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参加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切富有成效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参与,只有开放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环节;学习能力;自主学习
  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是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是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精心地设计和创造极具感染力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讲“代数式”一节时,老师让学生自己在心中选一个数,代入代数式,做一系列的加、减、乘、除运算后,报出运算的结果,老师就可以很快地猜中学生心中想的数字. 其实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代数式化简问题,但这种游戏却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参与探究规律的欲望. 又例如,在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通过播放日全食视频录像,让学生观察太阳月亮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现寻找圆与圆之间可能出现的几种关系,从而将数学知识融入我们的生活中. 这样的课堂学生乐于接受,同时学生们也会下意识地参与探讨研究.
  二、开放知识提问,培养提出问题能力
  学生不仅要能分析和解决问题,更应该发现和提出问题. 我们要改变课堂上老师问学生答的单向活动,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逐步培养学生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几何教学中,给出几何图形,让学生编制几何题目,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在应用题教学中,给出方程,让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加深数量关系理解;另外,老师讲解时,可故弄玄虚,让学生追问,从而加深题目理解,等等. 通过一系列训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能力.
  三、开放题目讲解,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地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同伴互助,学生讲解教学. 对一些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先让学生去琢磨、探索解题思路,再上讲台主讲,教师加以总结补充的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不仅要讲出怎么做,更要讲出为什么这么做. 另外,采取“对学”的形式进行组内互助,“学习对子”间帮扶. 这样不仅扩大了老师的辅导面,更能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根据马斯洛“学习金字塔”理论,“教别人”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然后通过学生讲解或同伴互教解决问题,学生接受的不仅是“鱼”,更懂得怎样去“渔”. 课后的学生之间互助学习,更是将数学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四、参与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知识建构的过程,应该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形成. 新的课程标准将原来的“双基”变为“四基”,其中就增加了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让学生在亲手操作、亲眼观察、用脑思考中,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让学生动手移动一大一小的两个圆,观察位置关系,结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归纳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通过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体验科学研究的情境和过程,初步训练了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培养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素材,这些素材不但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研究的能力,很遗憾的是这些被不少的老师忽略了.
  五、开放知识小结,深化认知结构完善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归纳知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知识结构的过程. 课堂上,教师要舍得留时间,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小结,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数学方法、思想. 一单元结束后,让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进一步把握知识重点,达到认知结构的完善与认识的深化. 例如,在讲授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后,要求同学对解法内容进行小结各种解法的优缺点,怎样抓住方程的特点,优化选择解题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整理、修正、构建知识结构,从而扎实、牢固形成知识体系,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为创新提供一定基础.
  六、正面激励,保持参与热情
  为了使学生主动地、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保持参与热情,适当的鼓励是必不可少的. 当回答正确时,用赏识的语言,如:“你真棒!”“非常好!”“你答得很精彩!”当回答错误时,用激励的语言,如“如果能换个角度说会更好.”“如果你能再加上一条就更好了.”不要批评与嘲笑他们,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 还可以采取个人积分与小组积分,展开竞争及时奖赏,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参与. 另外,教师理解的眼神,会意地点头,鼓励的手势,都会给参与者以鼓励与信心.
  七、适当引导,提高参与效率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但开放不是放纵,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首先要指导学生参与活动. 培养学生的题目讲解能力,小组活动、同学互助学习都需要老师慢慢、适当地引导,渐进性地放手,使学生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走向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其次,应给学生空间和时间,只有在冷静思考的基础上各抒己见,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事实证明,教学的各个环节向学生开放,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等方式,体验与教师一同获取知识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习成了他们积极的内心需要,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张书美.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J]. 广西教育,2013(6).
  [2]张钱云.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2).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数学实验内容对培养学员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和它独特的教学组织方式,阐述了高职数学内容中加入数学实验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并指出数学实验内容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实验;数学改革;数学软件;Matlab  高等数学内容具有高度抽象性、精确性、广泛应用性等鲜明特点,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强调理论推导,侧重准确性、技巧性等计算能力的培养,
【摘要】面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数逐年递增,国家把此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义为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数学老师,如何提高高职高专院校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已成为我们首要思考的问题,例如教学过程中面临专业设置的市场化与灵活性、学生来源的多元化与数学基础的差异性、教与学的矛盾、评价方式的单一化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教学质量  比起20世纪七、八十年代,现在国家对高校招生条件逐渐放宽,随
摘 要: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说明文”是提高说明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准确理解说明文”的教学,可指导学生用反复默读法、画线法、摘录法等三种阅读方法进行比较阅读,进而引导学生感受和总结出准确理解说明文介绍的主要知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说明文教学;准确理解;阅读方法  一、为什么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说明文  现今,多数教师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指向单一而固定,一般都是直接指向应试考点,较多停
摘 要:《〈论语〉选读》的教学,因其内容陌生、教参简略、文本特殊、文义深奥等,导致很多教师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少困惑。《〈论语〉选读》的教学突围,首先要明确“正确解读”的标准,同时教师应在通读《论语》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编者的意图,然后博采众长,给学生一个切合选文的解读。其次还要正确运用《〈论语〉选读》的注解与译文、避免《〈论语〉选读》教学的碎片化以及合理使用教师用书等。  关键词:《〈论语〉选读》教学;
【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课程设计要以能力与素质培养为主线,实现知识掌握与能力提高有机结合.针对当前数学教学的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对数学课中采用情景案例式教学进行了尝试,本文阐述了这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对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情景案例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课程;情景案例教学  一、高等职业数学教育的现状和目标  传统的数学教育,注重的是理论教学,强调从数学本身的规律性出发,
一、认识数学思想方法  所谓的数学思想,是对数学方法的本质和知识的認识,是理性地认识数学规律. 所谓数学方法,就是一种从根本上解决数学问题的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  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精髓,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桥梁. 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是提高和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  那么,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呢?  1. 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
初中数学结课的方法不止一种而且相互之间联系密切,各种方法还可以在课堂上交叠使用,而所追求的效果就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紧扣他们好奇的心理. 好的结课方法会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个一个层次,进而为学生创造一个可学环境,让他们从自己身上找到学习的自信.  现在就来介绍几种最实用最基本的初中数学结课方法.  1. 用概括的方法来进行总结  初中数学的课型也不一样,有
根据我国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特点,以重庆市为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初筛出区域劣势产业的候选产业,进而分析其收入需求弹性系数、比较优势系数、比较利税率系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