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这边(68)

来源 :棋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y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洪强:在象棋的世界里自由驰骋
  我8岁下棋
  1986年重庆市青少年象棋赛第三名
  1990年綦江区首届棋王赛第五名
  1992年重庆市松藻矿务局第十届乌金杯棋王
  1993年川仪集团棋主
  1993年重庆山城杯团体第六名
  1993年重庆市机械杯第二名,团体第一名
  1994年再获重庆市松藻矿务局第十二届乌金杯棋王
  1998年至2010年一直任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象棋总教练,期间客串湖南张家界棋院任教三个月,在广东佛山十二年
  在车轮战上击败过特级大师许银川、吕钦、庄玉庭
  分先友谊赛与全国业余四架马车之一的蔡佑广战平
  分先友谊赛与陈富杰大师平分秋色
  获“康有为杯公开赛”第三名
  屡次代表南海区象棋队对外团体赛坐阵第一台
  分先直落两局击败过澳门亚洲大师梁少文
  在江湖卜与辽宁张泽海大战,与湛江高手庞才良(阿宝)组队比赛,与湛江高手张新荣战斗……
  如果把我的象棋人生分成两部分,那么第一部分,搜肠刮肚,经历差不多就是这样。虽然现在看来,这些成绩有点难登大雅,但对于一个无师自通,自然也就无门无派的棋手而言,也颇为得意过一阵子。
  我是如何接触上的象棋,又怎么爱上它,成为我一生的乐趣和追求,这里面其实是应该有一个“节点”存在的。但除了在某次观战中刹那的心动,我始终找不到具体的时问、地点,只记得相关的一种情绪和氛围。
  如果一定要追根溯源的活,应该与我的家乡有关。
  1971年11月13日,我出生在重庆市綦江区东溪镇。东溪镇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贵卅大娄山脉北端,重庆市南部,与贵州省习水县接壤,是万盛石林、铜鼓滩漂流、南川金佛山、江津四面山等景区的重要中转地。人们形容我的家乡,言必称“川东第一山水古镇”,亦是“重庆市十大名镇”之一,这里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丰富、环境独特、布局别致。
  .
  孩童时候,家乡的人们还处在用不吝的劳作米换简单生存的年代。除了下地种田,上山砍柴,印象中家乡的男人大抵只有两种爱好:抽烟和下棋。于是凡是男人聚堆的地力‘,一定是烟雾缭绕,也一定是在下棋。我很早学会了吸烟,也许就跟下棋有关,有时候甚至觉得,下棋和抽烟相伴相生,缺少了一伞,乐趣也就折损过半,少了意味。下棋的时候,点燃一支纸卷的旱烟,猛吸一口,然后趁有些辛辣的烟雾在口鼻之间弥漫的时候,走出第一步棋,那感觉就如演员进入了角色,除了头脑高速运转,棋外其它的一切都再也不受支配和控制,整个人放下世俗生活的烦扰,置身于另一个不再为生汁而忧虑的简单世界。
  其实,下棋的感觉,更像是看一部好看的电影。棋局只要开始了布子,棋盘就在眼里,变成了悬挂在暗蓝色夜幕中,那种露天电影的幕布,棋子呢,就变成了电影里的人物,主角或者配角之类。一边卷烟,一边摆棋的时候,像电影在出演职人员表,而噼里啪啦的摆棋声,则像电影的主题音乐,一点一点地敲击着,流淌下来……视觉中,听觉中,甚至味觉中,都那么让人末可预料,那么让人莫名期待。棋一步一步下,剧情也一点一点展丌,人也就自然而然跟着那些棋子如果如痴,或悲或喜。
  如果白天登高四望,家乡的水渠、粮田、山峦、道路、村落,星罗棋布,鬼斧神工、,则更有对弈。的感觉。风拂过竹林,天籁如歌,此时静下心来,桔戏于胸,一身的布衣也就换成了一身戎装,极目远眺,马蹄狂乱,千军驰骋,象棋的境界只有存这里,变得如此具体和生动。
  总之,一切都让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象棋。相形于这份爱,其它的一切都显得位居其次,或者无足轻重,甚至多余。
  比如,小学、初中、高中,学文化课就始终是位居其次,甚至是无足轻重的。因为结缘象棋,我显得跟别的同学总是不同。比如怎么看待学习,比如如何看待学习成绩等等。这种不同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许多孩子稀里糊涂地学功课,是没有具体目的的。老师布置写作文,题目要写《我的理想》。多数孩子就算根本不知道科学、航天为何物,还是会写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航天员”之类,话说得越大,理想才显得越壮怀激烈,气势磅礴。虽然我也跟着那样写,但在我心里,想下一辈子棋的想法却是明确的,只不过拿一个好玩的东四当成理想,总显得不够牛气,也就不那么理直气壮。话说回来,就算我写了真话,恐怕他们也不懂:象棋看似简单、枯燥,却莫名深奥,好、玩,有趣,意味无穷。要伪装成和别人相同或者相似的理想和追求,导致了我某种程度上性格的分裂,表面理想的大声疾呼和内心深处暗藏的渴望,让我的骨子里产生了更执拗的对抗。每当一边是功课,一边是象棋的时候,我总是显得莫衷一是。在某个阶段,为了学习成绩,也劝过自己,要做一名所谓的好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回家按时完成作业,但决心刚下,秉性还会让我固执已见,我会在分神之间,头脑里闪过棋盘和棋谱,而且只要头腑中有它们闪过,心思就冉也回不过去,从闪念开始是象棋,到下课的铃声响起还是象棋。如此循环往复之后,才终于认命—一既然我不能放弃象棋,也就只好选择做回自己。对我来讲.卜不卜大学无足轻重,哪里有高手,哪里就是大学。我的乐趣和课堂都在棋盘上,对弈巾。其实有时候,我会反过来替那些成绩一路高歌猛进,却没有任何爱好的同学们婉惜:面对象棋这样有意思的东西,他们居然视而不见,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说到理想和乐趣,本来它们就在身边,甚至一骗腿就能骑上高头大马,在象棋的世界里自南驰骋,却偏偏要遍地去找驴,捧着书本往死胡同里钻,“瓜娃子”!如果说到悔改,也应该是他们才是……
  比如,相对于象棋,名利也是多余的,当然这是我学生时期的想法。那时候天真的以为,如果棋子上附带了太多其它的东西,就会变得沉重,下起来也就没了意思。直到后来走卜社会,不得不为了养活自己,而四处去打王赚钱的时候,才知道白己错了,年轻气盛时感觉多余的那些东西,恰恰是牛活中不可或缺的。要把棋下下去,必须要有物质的支撑和保障。鲁迅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用现代的眼光和思维来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应该是这样:人生活下去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满足衣、食、住、行等一切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下棋和爱一样,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就不可能得以维系,而不能维系即不可持续,就是注定行不通,走不远的。   1995年至1997年期间,我开始在四川广汉打工。我打工足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养活自己,也是为了能保证自己可以继续下棋。虽然现实改变了我错误的生活观,但对象棋的喜欢和爱好,却从未动摇。
  人活在世,衣食住行。我打工的工资一般是这样支配的:首先,要吃饱,只要是能吃的,就没有不好吃的,吃什么都成。我面对美食的味蕾反应,要比对于象棋的感悟,迟钝得多。食物填饱肚子的感觉,远比在嘴里咀嚼时的味道更实惠,更舒服,吃饱饭下棋的感觉,才是真正活着并踏实的感觉。如此,我用在吃上的开支总是占收入很小的部分,少到令工友们啧舌。穿呢?反正不沦做什么工作,总是有上作服穿的。还有,白己花钱买衣服穿,却让别人感觉好看,总是感觉不值。有买衣服的钱,还不如多买些棋谱,放在枕边床头,入睡前或者梦醒时,随手拈来,生活就一下子变得兴致盎然。我在打工之初买的棋书是最多的,因为工资的支配权完全在自己,再有了象棋,我就完全成了一个出手阔绰的富翁。
  至于住和行,就更容易一点。我打工一般都要找有住宿条件的工作来干,后来条件好了一些,也是跟几个工友合租公寓,花不了多少钱。倒是出行和买棋书这两样,花掉了我工资的大半。由于爱棋,研看棋谱之余,寻访名手,切磋棋艺,也就成为我尘话中最重要,也是最快乐的部分。但出行总是要花钱的,远的要乘车,要住宿,要吃饭。而面对对弈的诱惑,我总是不能把持,口袋里有钱,自然一定去,口袋里不知道有多少钱,甚至明知道没钱,也还是会去。车到山前必有路,棋至酣处路自开。为此,耽误过上作,被老板炒过鱿鱼,也曾掏空了口袋,饿着肚子与人对弈。好在这样的情况并不很多,天下棋友是一家,好棋之人,地主之谊总是在所难免,排场不讲,但让客人衣食无虞没有问题。如遇我这样的家伙,偶尔解囊相助也是常情。一般随手拿了,也不多谢,如遇上门求棋之人,只要自己手头宽裕,亦会照此办理。
  也就是在这期间,我拿下广汉大小儿乎所有象棋比赛冠军,渐渐丌始扬名棋坛。也是借着这三年的虚名,1998年至2010年,我结束了与下棋无关的打工牛涯,被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聘为象棋总教练,期问客串湖南张家界棋院任教三个月。渐渐的,象棋已经不光是我的特长和爱好,也成为了我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广东佛山十二年,是我象棋人生的第二个部分。在这期问,我在车轮战上击败了特级大师,全国象棋冠军许银川和吕钦,击败了庄玉庭,分先友谊赛与全国业余四架马车之一的蔡佑广战平,分先友谊赛与陈富杰大师平分秋色,康有为杯公丌赛第三名……也是在这期间,我屡次代表南海区象棋队对外团体赛坐阵第一台,有过分先直落两局击败澳门亚洲大师梁少文的骄人战绩。
  战胜许银川和吕钦的经历,最让我念念不忘。
  吕钦,中国象棋国际特级太师、中国象棋队主力队员、广东碧桂园象棋队主教练兼队员。他以棋风顽强、布局周密、反应敏捷、攻杀犀利而著名,有“快马飞刀”、“羊城少帅”的美誉。
  许银川,中国象棋国际特级大师,现任广东省象棋队运动员,人称“少年姜太公”,棋风灵活多变,基本功扎实,技术全面。是继杨官磷、吕钦之后,在南粤升起的又一颗棋星。
  两位大帅亦师亦发,忘年之交,能先后与他们在车轮战中相遇,反而激发了我的斗志。
  吕钦长有一张挺标准的国字脸,中等个头,不胖不瘦。棋至下风处,他曾抬眼看我,微抿的嘴唇,眼睛半眯,眼皮上挑,有惊异之意。
  果然,此局,我胜。
  相对于吕钦,许银川则是一年轻帅哥,小脸庞,高个子,留短发。有胜吕钦在先,我斗志昂扬,攻杀凌厉。许银川棋风绵密、细腻,多以巧力化解。攻守中,我意气占先。终局,我亦胜。
  先后战胜两位象棋国际特级大师,成为我一牛可堪回忆的荣耀。幸运也好,巧合也罢,总之与我对象棋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有关。感激卜苍,且作犒赏!
  似乎只是一局棋的光阴,我已愈不惑,青丝白发。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听来让人多有感概。是啊,劳碌中时光悄然而逝,以至于蓦然回首,竞无从追寻。
  我的时间应该是去了象棋里面的。过去是,未来恐怕也会是。我没有别的嗜好,象棋已融入了我的生命和灵魂。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象棋的认识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近些年,我除了下指导棋和参加一些比赛,更喜欢做的事情,是教棋。教棋不单单是为了赚钱,供给家人,使之过上相对安逸的日子,更多的是师长一样的使命感:每当发现一棵好苗子,我都会像伯乐发现了好马,穷人拾得了珍珠那样欣喜不已。以己及人,这时候我最容易产生联想的,是自己年少学棋时,那种渴望,并那种困顿,这样,我教导前米求棋孩子的时候,往往就成了存教导童年时的自己……能择才而施以教,就像自己在同时扮演着师傅和爱徒两个角色,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突然感觉时光倒流,剧情也随之反转,此情此景,还有什么吏让人感动吗?
  有时觉得,人一生能钟情、专注且快乐地做一件事情,实在是上天给予的大礼。就像爱情,在对的时候,遇到了对的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有人穷其一生,哭天抢地,也难觅其踪,悲催的足,儿此种种,居然成为多数。我很庆幸自己,能找到热爱,且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不为蚁名,不为蝇利,只为不知源于何刚,那刹那的心动!
  2000年,特级大师许银川在佛山市举行了1对10车轮战,我有幸参加,下面简评这盘对局。我执先于。
  王洪强(先胜)许银川(2000年弈于佛山l对10车轮战)
  中炮对单提马
  1.炮三平五 马2进3
  2.马二进三 马8进9
  3.车一平二 车9进l
  4.兵七进一 炮8平7
  5.炮八平七 象3进5
  6.马八进九 车9平4
  7.车九平八 车1平2
  8.车八进六 士4进5
  9.仕四进五 …………
  布局至此,形成中炮对单提马。   9.………… 车4进4
  走到这里,感觉黑方有反先的味道,毕竟面对特级大师许银川,我压力颇大,之前准备的布局全部没有用上,只好见招拆招。
  10.炮七进一 卒7进1
  11.炮五平七 卒7进1
  黑方强冲7卒,在我预料之中,我也只能对黑方3路线施加压力。
  12.兵七进一 炮2平1
  13.兵七平八 车2进3
  14.兵八进一 马3退4
  15.相三进五 卒7平6
  16.兵八平七(图1)……
  如图1形势,走到此时,双方各过一兵,进入中盘。
  16.……… 卒l进1
  黑方的想法是下一步车4进1,再卒1进l,对红左翼加以打击。
  17.车二进五 炮7进2
  18.兵七进一 …………
  红在黑右翼抢先发力,希望交换。
  18………… 车4进l
  19.兵七平八 卒9进1
  20.车三平一 马9进7
  21.车一平二 炮1进4
  22.兵三进一 …………
  局部好手。
  22.………… 卒6平7
  23.前炮进六 象5退3。
  24.车二平三 马7进5。
  25.兵五进一 象3进5
  26.车三平四 马5退3。
  27.相五进三(图2)……
  如图2形势,红局面满意。
  27.………… 车4平2
  28.相三退五 车2退4
  29.车四退二 卒1进1
  30.马三进二 车2进5
  31.炮七平六 马3进4
  32.相五进七 …………
  好棋,不能肓目走马二进四,因黑前马进2打车,防卧槽。
  32.………… 卒5进1
  33.车四平五 卒5进1
  34.车五进一 前马退3
  35.马二进四 车2退3
  36.马四进二 车2平7
  37.相七退五 卒1平2
  黑不可车7退l,红可车五进二捉车。
  38.相五进三(图3)……
  如图3形势,好棋,红疏通炮路,有打车和放中炮的想法。
  38.………… 炮1退1
  39.车五进二 …………
  缓手,红应该走车五退一。
  39.………… 马4进2
  40.炮六平三 炮1退2
  41.车五退三 炮1平8
  42.炮三进三 象5进7
  走到此时,红车马兵对黑双马一炮,又大战2小时,由于许银川是1对10个汀湖豪强,有可能分心,被我最终侥幸赢下这盘棋。余着从略。
其他文献
阅读是一种最直接的进入写作的方式。在这个知识爆棚、传播手段多元的时代,阅读应该包括一切有价值的文字、图画、声音、影像等等。从近年的高考优秀作文来看,学生们已经开始到影像世界中果断“拿来”,奥斯卡获奖纪录片《寻找小糖人》、网络盛行纪录片《侣行》、柴静热门纪录片《穹顶之下》等素材为高考议论文写作注入新鲜血液。然而,鲜有人认识到,优质纪录片还能够成为提升记叙文品质的现成杠杆。  从思想性角度,纪录片是有
期刊
教学目标  1.探究大雁的“益”,感受春日沼泽地的情趣和生机。  2.就大雁的“联合”和“家庭”观念进行反思,辩证地看待人类相应的观念,体悟自然万物平等。  3.分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土地伦理”,拓展思维空间。  教学设计  (一)“益”在何处  1.在预习过程中你读懂了多少?  (1)大雁归来,是指大雁11月离去,次年3月归来。(教师可追问离去和归来的方向)(2)在威斯康星11月是可以打大雁的
期刊
苏教版必修一“月是故乡明”单元选了老舍《想北平》、韩少功《我心归去》、曹文轩《前方》和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四篇散文。教完这个单元后,我布置学生以“故乡”为题写一篇文章,希望他们能够思考自己和故乡的关系,找到心灵家园和精神寄托。而绝大部分同学这一次的写作仍然停留在模式化记叙文的层面上,小桥流水、青瓦白墙、卖栀子花茉莉花的老奶奶等随处可见,即使是技巧比较高明的,文末也毫无例外地对故乡大唱赞歌。作文
期刊
编者按:专题式读写共生教学简称“专题读写”,是以专题的形式打通读写,从而实现读写互融共生的一种教学方式。我们提倡语文教学回归专題读写,既是对母语读写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新课程理念的呼应。最重要的是,专题读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起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言语生命的发展与完善。本期话题围绕“专题读写”约请了苏州工业园区三位老师进行笔谈。苏州工业园区正在进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自筹课题“中学
期刊
《三颗枸杞豆》这篇文章主要是描述“我”和“三叔”的三次交往,“三叔”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告诫“我”,使“我”从淘气逃学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植物学家。在此,我把“我”即文中的“小狗”和“三叔”的三次交往作为整堂课的主线,让其作为一节课的龙骨,支撑着课堂,这样一堂课纲举目张,就有了着力点。同时三次交往次次不同,层层深入,也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我安排了三个主要环节。第一个环节的主问题是:“通过小狗和三叔的
期刊
一、 紧扣关键词,由点到面推进阅读  如果上课时教师能紧紧抓住一篇课文的关键词,就可以由点及面,逐步铺开,达到教活整篇课文的目的。  教学《幽径悲剧》一课,我抓住文题中“悲剧”一词,从鲁迅先生给“悲剧”所下的定义入手——“悲剧”,就是将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教学时,我设计了几个关键的问题组,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古藤萝的“美”在文中具体体现在哪里?作者对它抱有怎样的感情?这样的“美”是如何毁
期刊
半个多世纪的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使我认识到:从自身吸收语言文字的实践中,可以悟出对学生传授语言文字的方法;从自身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可以悟出对学生训练语言文字的途径。  这是因为,人的认识总是从经验开始的。经验是自身实践的概括与提炼,又经过自身实践的检测与校正,它具有相对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充分运用自身学习语言文字的经验,对学生传授或训练语言文字,比起生搬硬套别人介绍的经验来,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
期刊
接受美学认为,任何文本都具有不确定性,同一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作品的意义只有通过解读与对话才能建构,所以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首先,要在对话时间上给予保证。课前的预习,课上的课文诵读时间均要充分,要让学生充分接触课文。有些老师为了生成“没有预约的精彩”,在学生对课文没有读熟前就急于抛出预先准备的问题,学生要么天马行空随意发挥,要么不顾文本漫无边际自说自话,偏离文本的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大语文”的观念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熟识和认可。如何成就语文教育的“大”,关键在课堂;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实”,关键在备课。  基于对上述语文教育的认识,笔者认为有效实施“大语文”教育必须建立在扎实有效的大语文备课基础之上。  一、大语文备课的概念解读  所谓大语文备课,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教师个体备课的视域大。教师备课时不以教材文本为唯一研究对象,不以教参为唯一资源,而
期刊
仙人指路补左仕五六炮是上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冷门布局战术,想不到近年来得到以洪智为代表的内蒙古棋于的青睐,从而演绎出一场惊险复杂的激烈搏斗,既有成功的欢乐,也有失败的泪水……  第一局 仙人指路五六炮跳边马卒底炮跳边马  1.兵七进一 炮2平3  2.炮二平五 象3进5  3.仕六进五 …………  “补左仕”是80年代出现的抑制卒底炮冲卒骚扰的利器。  3.………… 马8进7  4.马二进二 车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