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社会、(市)民法及其构建论略

来源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法权,一是私权,一是公权,并以此为规范对象分别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两大法律部门,即私法和公法。(市)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律表现形式,它通过认定权利来维持市民社会的秩序,划定政治国家和其他市民不得随意进入的空间。市民社会是一个以市民权利为本位的社会,民法亦当是以私主体权利为本位的私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健全、大面积城市化引致了市民社会的逐步形成与成熟,亟须民法高扬市民即私主体权利本位。
其他文献
庄子排斥世俗性的知识,但对于“道”这类特殊知识十分重视,道便是庄子进行诠释活动的“前见”。庄子认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不足以表现道,表现道依赖于寓言、重言和卮言,在诠释
20世纪20年代,胡适、旅京皖事改进会对安徽省教育厅长人选的关注,一方面体现了旅外皖籍学人的家乡情怀,另一方面更多地应该看作是近代中国社会在科举被废除后,知识分子参与政治和
面向敏捷供应链的客户知识管理是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理解客户知识管理(CKM),其本质是创新和使用客户知识,以帮助供应链企业优化客户关系、提高整体运营能力并洞察市场机会。通
朱光潜前期的美学研究主要综合调和了弗洛伊德、克罗齐、尼采、布洛和立普斯等人的思想方法,在取舍折中中体现了科学精神和实证精神,反映了他的批判力和创造力。朱光潜以移花接
春秋末期至战国末叶,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激烈转型的大动荡时期。一方面,周代的礼乐制度和礼乐文化的生存环境遭到空前的破坏,雅乐艺术走向衰退;另一方面,人的意识逐渐
对事实态人际关系的绝望和对儒家人际关系主张的拒斥,使庄子由对事实态人际关系的关注转向对理想态人际关系的探求。庄子的人际关系主张大致可归为三方面:第一,"道"是理想人
高校是我国哲学社科研究创新的重要基地。高校哲学社科研究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文化、服务社会以及在促进学校学科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正确认识高校哲
“德治”与“和谐”是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与精髓。《大学》继承和发展了“德治”与“和谐”的精神,创造性地将儒家思想提炼为“三纲领”和“八条目”,形成了修齐治平的政治
上市公司数量与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的传导机制说明两者紧密相关。同全国的固定效应模型比较,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数量的固定效应模型表明两者形成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