鼹鼠老师“故事课”之二月故事:纪录片《王朝》带来的生命之争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li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录片《王朝》是BBC耗时4年打造的自然历史纪录片,讲述了地球上最有名也是最濒危的五种动物的家族故事,它们是西非塞内加尔撒哈拉沙漠边境的黑猩猩、南极洲极地荒野的帝企鹅、肯尼亚马赛马拉大草原上的狮子、非洲津巴布韦赞比西河洪泛平原上的杂色狼和印度班达迦丛林的老虎。纪录片一共五集,“有权谋,有凶悍,有隐忍,有悲壮,有温情,懂拉拢人心,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与以往单纯围观动物睡觉、捕食有所不同的是增加了“宫斗”、家族背叛、极端环境生存等“有效剧情”,比看电视剧还刺激,足以让活在食物链顶端还叫苦叫累的人类感受一下:大自然里没有“咸(闲)鱼”,因为“咸鱼”都得死,生者为王。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纪录片第一集的故事,发生在西非塞内加尔的一片丛林中。
  这里生活着一群黑猩猩。
  非洲地大物博,但因为天气炎热,经常发生大火、洪水等天灾,食物和水源都很珍贵。猩猩之间经常为了吃的大打出手,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它们以族群的方式联合起来。
  这个族群的首领——雄性大猩猩大卫虽其貌不扬,耳朵上伤痕累累,身上也有多处伤疤,但它不怒自威,所到之处,猩猩们甚至不敢与其对视。地位是大卫一拳一脚打出来的,两三年中,它牢牢占据着最高权力,远远超出了大多数猩猩头领的执政时间。但风平浪静之下,一场阴谋正在酝酿着。
  经常挑战大卫的是两只健壮的雄猩猩,大金和卢瑟。一次在觅食过程中,它们上蹿下跳,故意撞倒小猩猩,意图挑战权威,而大卫用一种炸毛的姿势,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压下了这次骚乱。
  不过,大卫也发现了时间的残忍,逐渐老去的自己越来越势单力薄。经过周密考察,它选中了少壮派里的年轻猩猩卡尔做接班人。它放下面子,主动给卡尔梳理毛发,让卡尔受宠若惊。卡尔随后主动给大卫梳理毛发,表达了自己的效忠之心。
  一次森林大火之后,食物严重短缺。卢瑟和大金利用大家的不满,对大卫发动了攻击。大卫一人难敌十拳,很快被打趴下了,虽有卡尔拼命维护,但也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第二天,族群因为缺水,准备迁徙到水洼附近。浑身伤痕累累的大卫,被抛在原地,众叛亲离,独自蜷缩在树下,生死难明。一周之后,大卫奇迹般地站了起来。虽然身受重伤,但它必须在卢瑟成为真正的首领前,赶回族群。大卫追上了族群。偷窃王冠者总是懦弱而胆怯的,大卫几乎仅靠体型和余威,就成功震慑住卢瑟,重新回到了权力巅峰。
  但权力之争就此结束了吗?
  没有。永远还会有下一个旱季,永远会有对手在等待着击败自己的机会。战争永不停歇。
  素材运用方向:动物族群,同样有超越动物本能的、属于生灵本身的尊严。大卫的故事可用于“强者为王”“生命的尊严”“适者生存”等文章。
  南极的生命史诗
  皑皑白雪,茫茫黑夜,肆虐的狂风,裹挟着无尽的极夜,在这里,划下生命的禁区,宣告死亡的到来。但偏偏有这么一种生物,“自不量力”地向大自然宣战。摄像团队在南极的极端天气下生活了近一年,拍下了帝企鹅在最极端最无情的自然环境下,是如何使种族延续的。
  先是成年企鹅之间的恋爱繁殖。然后,母企鹅消耗1/4的体重,生下蛋,把蛋移交给公企鹅,依依不舍,转身离开,前往20公里以外的海洋寻找食物。有个感人的片段,一只雄性帝企鹅的腹部下方有个隆起,好像是为了给企鹅蛋保温,可当雄性帝企鹅提起它的腹部,大家才发现底下其实是一个雪球,这只企鹅大概是发现了雪球,决定在酷寒到来之前先练习练习,等有了真的宝宝时就可以驾轻就熟了。
  母企鹅一去就是两个多月。南极漫长寒冷的冬季,白茫茫一片,风速高达200公里每小时,公企鹅把蛋放在体下保温,用脚托着,身体罩着。暴风雪里,公企鹅们抱团取暖。整个队伍群不断移动,外围的企鹅必须寻找到更好的位置来躲避寒风。有的企鹅在移动途中摔倒了,蛋掉到了冰面,很快就冻住了。零下五十度,没有食物,冻死的除了蛋,还有成年企鹅。
  两个月后,气候转暖,小企鹅们破壳而出。公企鹅用胃里特殊的奶喂食宝宝。在熬到母企鹅回来前,他们能撑几日。很快,母亲们从大海带回来第一口海鲜。但此时迎接她们的,可能是宝宝和父亲,也可能是宝宝的尸体,有的
  母企鹅开始抢夺别人的孩子。
  喂养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公母企鹅们轮流或集体下海捕鱼。暴风雪没有那么频繁了,但还是会遭遇恶劣的天气。留下来的企鹅宝宝们仍可能死于非命。但他们开始学习,学习抱团取暖,学习在从蛋壳里睁开眼睛的一个月后,在父母的逼迫下开始迈出独立的第一步。有的小企鹅会往父母的怀里钻,可爸妈们会轻轻一脚踹开。人总要学会自己成长,企鹅也一样。
  最終,有2/3的企鹅宝宝幸运地活了下来。他们很快就将下海、捕食、成长。一个更广阔的海洋世界在等待着他们。
  素材运用方向:企鹅在极寒条件下顽强生存的故事适用“自然的残酷”“环境与成长”“生存教育”等作文。
  残酷之下,记录生存美学
  《王朝》带领观众深入了解动物的生活,总制片人迈克·冈顿早在5年前就有了这个想法,之前大获成功的纪录片《地球脉动》和《蓝色星球》,他觉得人的参与程度太高了,“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地花时间与动物相处或真正地深入理解它们的故事,我们从未真正地专注于这样的时刻:当动物面临两难抉择,它们的决定将彻底改变它们的生活。”
  摄制组在每一种动物身上都花费了大量心血,记录了它们的一生,而不仅仅是某个时刻,他们观察到这些动物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变故时表现出的非凡的坚韧和高贵的品格,它们总是在与困难抗争。
  摄制人员大多数时间都需要步行。比如,在拍摄“黑猩猩王朝”时,他们每天早上4点起床出外景,一整天都和动物们在一起,直到天黑。天气好的时候,他们至少行走8公里,天气不好的话,可能需要走24公里!摄制组的3个人每天要扛大约80公斤重的装备,那时的温度通常为零下40摄氏度左右,整个团队的步行距离超过2400公里。幸好,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些时光让他们收获了无数难忘的画面,其中最难忘的,是一只老虎从灌木丛冲出来,攻击一只开屏的公孔雀,他们用慢速摄影技术记录了这个画面。   南极洲是多么可怕的地方!飞机送完必需品离开后,直到全部拍摄结束,不会再有任何飞机来到。帝企鹅繁殖初期,南极洲冰面刚刚结冰,每踏上一片全新的冰面,摄制组都心惊胆战。遇到深裂缝,就意味着他们正站在一块不安全的冰上,甚至还能听到冰裂开的闷响声。
  哪怕是去距离科考站只有十几米远的补给站,也要拴着绳子前进,因为风雪太大,可见度只有一米左右。大部分镜头不是航拍也不是固定机位拍摄,而是摄像大哥在暴风雪中和企鹅一起罚站!跪在雪地里,手握摄像机和帝企鹅一起出生入死。这是世上最寒冷的地方,也是最温暖的地方。是怎样的热爱,让他们对致命极地产生依赖?摄制人员说:“我身体里有个奇怪的声音说,不舍得离开。”
  迈克·冈顿说,“所幸,我们最终成功地拍出了我们想要的作品。我希望这部纪录片发人深思。我希望它能让人类重新考虑我们与大自然的关系,想想大自然到底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
  素材运用方向:珍惜大自然的每一个恩赐,是摆在人类面前的思索。在“人与自然”“热爱与执着”“关于自然的反思”等文章中不妨运用本篇故事。
  极地暖意
  在摄制小组拍摄帝企鹅故事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一群帝企鹅被暴风困在了零下60摄氏度的峡谷中,为了生存,一些帝企鹅不得不抛弃一些无法从陡峭的冰峡谷中逃出来的小帝企鹅……本着“只是记录事件,不插手干预事件”的原则,拍摄小组并没有采取援救,不得不眼睁睁看着一大群幼小的企鹅死去。
  几天后天气好转,拍摄组在返程的路上又再次路过了这个峡谷,没想到,依旧有企鹅被困在那儿……这一次,拍摄小组决定打破“永不干涉”的原则,拿起工具,顶着零下60度低温和100公里/小时的风速,在雪地上凿台阶,为企鹅们制作安全的逃生坡道,最终拯救了这些被困的企鹅。
  此次救助为BBC迎来了一片喝彩,网友和观众纷纷发文为BBC和拍摄小组鼓掌。
  “看到小企鹅最终得救了,真的让人非常开心!如果人类有足够的智慧和工具去帮助他们,为什么不呢?”“看到摄制组为小企鹅制作逃生坡道真的非常开心!这和所谓的食物链没有任何关系,这些企鹅应该得到生存的机会!”
  后来,BBC贴出了一段對导演戴维·阿腾伯格爵士的简短采访,他讲述了这些年来他关于救助和“永不干涉”原则的一些理解和心态上的变化。
  作为有着将近30年BBC纪录片拍摄经验的戴维被誉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他曾说,“你看到了很艰难的事情,但你无能为力。如果你是一名合格的摄影师,你需要成为观察者,而非参与者。”
  2013年,戴维在为BBC拍摄《地球系列·非洲》时,因为遵循“不干涉拍摄对象”的原则,眼睁睁看着一头非洲小象渴死。这件事让他有了很多愧疚和深思。2016年拍摄《蓝色星球2》时,再次面临“救还是不救”的戴维,毅然打破不干涉原则,和团队一起拯救了一群在海滩被人类的灯光刺激后迷失方向的海龟。
  而对于此次打破原则拯救小企鹅的事件,戴维表示,“我们之所以有不干涉原则,是因为干扰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不干涉,这些企鹅将会因为自然的怪异现象而死亡,这不是我们应该看到的。”“如果你在那里看到它们发生的一切并且什么也没做,那么这会对人类、对自然产生多坏的影响,所以我想救援是必须的!”
  素材运用方向:无论环境如何残酷,爱和帮助总能带来一缕温暖。拯救小企鹅事件可用于“急人所难”“爱的关怀”“热爱大自然”等文章。
  【素材演练】
  一部纪录片,展示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精彩的画面,还有令人感动的故事、引人思索的道理。读了这些关于《王朝》的故事后,你心里有着怎样的想法与感悟呢?请以此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其他文献
夏天来了,夏天是小姐姐,她温柔地问我:想变点什么?  我想变一朵白云,在蓝天里飘来飘去。我想变一只青蛙,在荷叶上唱歌。我想变一只蜜蜂,在花朵上睡觉。我想变一匹骏马,在草原上尽情驰骋。我想变一只兔子,在地里吃着美味的胡萝卜。我想变一条青龙,在天空中自由穿梭。我想变一只蜻蜓,在荷叶下安全产卵。  最后,我看见粗粗的木头,真想变成一头大象,帮助工人把木头运到厂里,变成白纸,给弟弟妹妹们画画,让哥哥姐姐们
面对着一座大山,面对着耸入云霄的高峰,谁能不震撼呢?面对着真正的崇高、庄严、雄奇、瑰丽,谁能没有崇仰的感情呢?  然而,山,却不管这些。不管人们如何对待它:以惊诧,以震骇;以嘲弄,以轻蔑;以赞美,以崇拜;或者以彩色缤纷的言语……山什么都不管。山,以万古不变的沉默,屹立在大地之上。  ——山就是山。  虽然远离了尘俗,山不寂寞,山不孤独。那缭绕在峰头的白云,岂非在絮语着动人的爱情?那愉快地生长着的林
在江西景德镇,有一位名叫余二妹的老人,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八十岁的年龄,她却硬要花5年时间、6000多万元,凭一己之力造一座瓷宫。为什么偏要倾尽所有在景德镇造一座瓷宫?答案只有老人自己知道。  余二妹从12岁开始,便在舅舅的陶瓷作坊里学艺,由于肯学肯干,吃苦耐劳,从淘泥到画坯等陶瓷工艺,余二妹很快都掌握了。学成后,余二妹去了景德镇艺术瓷厂,与众多陶瓷艺人切磋学习,积累了丰富的陶瓷知识。改革开放后,余二
一  我刚嘬口黄酒,筷子才碰着牛肉。青青,有人喊我。我一愣。这声音熟到烂,隔一百年,也记得。是她,谭仙芝。该死的蛮女人。我索性不抬头,视线只升到收银台的高度,再不往上。骗子,又来哄钱。她沾我,无非为了这,还能有别的?  我把筷子蛮横地搅几搅,汤水晃荡两下,一团碱黄的面条在红汤里浮头。黄酒加牛肉面,大襄阳的招牌早餐。我店里每天要卖出上百碗,生意不错。现在,我在她面前尽情地享用这碗面,一筷子一筷子慢慢
亲爱的深圳:  你好吗?  一日复一日,花开又花落,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不知不觉,你已走过四十年。  晨起,最美的朝霞是我们的闹铃,轻柔地唤醒我们。睁开眼,打开窗,新的一天开始了!  穿过繁华的街道,看尽一幢幢高耸入云的大厦,而我最爱的是步入你的林荫。  落花、落叶,铺满地面,走近,一阵芬芳扑面而来,这种香,不浓郁,不呛人,淡雅的花香中混杂着新鲜的泥土味。夏日的阳光如此迅猛,让嫩绿的新叶闪闪发光,
江少宾,70年代生人,供职媒体,著有《爱着你的苦难》《味蕾上的乡愁》《大地上的灯盏》等多部散文集。现居安徽合肥。  蚕老枇杷黄  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黄。当蚕豆从牌楼人家的餐桌上黯然退场时,二爷家的两棵枇杷树,已经坠满了黄澄澄的枇杷。坠着坠着就落了。落了也就落了。房前屋后,到处都是桃树、梨树、枣树和杏树,怎么吃得过来呢?倒便宜了那些馋嘴的鸟,它们成群结队地飞来,呼朋引伴,你啄一口,我啄一口,满
教师:把身体还给身体  当今天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时候,我们却要重复日本当年的悲剧。作者武韦欣如是说。(见《学位》双月刊)“过劳死”是源自日本的一种现代病,产生于上世纪“二战”结束后日本国内就业压力极大的时期。当时,许多日本人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精疲力竭,甚至引起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继而早逝。其实,发生在今日中国的许多社会现象,与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情
台湾一位双目失明的老汉天天外出,但20多年来从不拿拐杖,都是搭着老伴的肩行走,过马路、乘坐公交车都行动自如。对双目失明的张舞山来说,老妻阿英就是他的拐杖,天天陪在身边。他幸福地笑说:“阿英就是我的眼睛!”  70多岁的张舞山说,眼睛是年轻服役时被炮弹伤到的,视力逐漸退化,20年前还看到一点点影像,后来就完全看不到了。  “我看不到,自己走路常会跌倒,幸好有阿英的肩膀让我靠。”张舞山幸福地说。阿英不
【2019年中考作文备考试题】  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份情,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名师题解】  面对导语式的命题作文题型,我们首先要学会解读导语,这样才能把握命题者的出题意图,才不会写偏离题,而
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三月,深情款款地向我走来。我忽然感到有些受宠若惊。从冬天的第一片雪花飘落的时候,我就翘首期盼着和煦的三月,尽管有些漫长,我始终坚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脱掉厚重的棉袄,舒活一番筋骨,感受一下久违的阳光,到河滩的草坪上,躺下,打几个滚儿或者闭上眼睛休息,惬意得不知道如何形容。清风拂过面庞,轻轻的、柔柔的、痒痒的。晒干的牛粪和着新泥的芳香钻入鼻孔,每一个毛孔似乎都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