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在这一形势下,会计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已经成为经济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针对这一情况,广大中职学校和会计专业教师要拿出相应的对策,大力投入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工作当中,以此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仔细地对当前形势和教学模式及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发现其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和改进,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从实际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也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实用性。
关键词:中职《基础会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讨
1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生年龄普遍偏小,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社会经济活动所需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而且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相对薄弱,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养成,因此学习信心不足,加之会计课程理论性强,概念相对枯燥、抽象,实践操作要求严格、规范,因而学习的过程存在较多困难。如果授课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学生就容易对会计课程产生厌学情绪,这将对后续课程的学习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但他们的思维敏捷、好动,凡事都愿意尝试,有较强的表现欲,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且敢于发问,因此,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注重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采用更加行之有效的方式去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课程体系不合理,教材内容陈旧
会计学科是一门注重实用性的课程。对于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具有极高的要求。所以,课程的设置应该把满足专业应用技能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但是从目前对中职学校教材情况的调查发现,很多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依然注重理论教学,关于实践课程的课时较少。所以,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之时非常简单,但是碰到会计岗位需要应用的具体专业知识的时候就明显表现出能力不足,操作能力较低。除此之外,尽管教材逐渐在更新,但是仍无法与实际的课程改革进度达到同步,更新过程十分缓慢。
1.2教育观念没有转变,教学手段陈旧落后
在实行新课改之后,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理念上都在进行相关的更新。但是,会计教育的观念和教育思想方式依然处在应试教育的阶段,依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学习知识;教育模式还是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如果始终以文字的形式而不是采用具体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那么教学结果就会一直脱离实际。如此一来,即使学生能够在考试中获得很高的成绩,但是也无法适应日后工作岗位上的具体工作。
2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的现状
2.1课堂评价内容单一
因受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评价还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评价过于倾向教材理论知识,而忽略了专业实践技能。大多数会计教师比较关注学生的知识目标,忽视了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会计课堂教学项目任务实施内容的评价相对缺乏。
2.2课堂评价主体单一
传统“基础会计”课堂教學中,教师一直是评价主体,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地位。这样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自主评价的重要性,学生的创造性、主体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课堂评价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不符。
2.3课堂评价重结果轻过程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会计专业教师重视知识的结论,重视教学的结果,而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理解的思维过程,导致学生无法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团队精神的形成。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最终考试结果的重要性,忽略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忽略在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的努力程度及学习态度,这种评价方法已不再适合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3提高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为一名会计专业教师,一定要把“基础会计”课程放在一个新的高度来对待,在传授会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同时,将提高新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首要任务。
3.1教学模式的转变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化被动为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会计专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更要注重学生的“学”,并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设法为学生创造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境,并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提示,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脑,着手实践。
3.2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归因在单元测试或其他测试后,通常教师需要对本次测试进行试卷分析,并在课堂上点评学生成绩优劣的成因。此行将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长远的影响。
3.3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中职学校的学生相对于高中生而言,总体水平相对较弱,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甚至个别学生怀有自卑心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鼓励的眼神、积极的语言,极尽关爱来鼓舞学生,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正面的自我评价,激发其自信,通过每一次学习成绩的进步,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使其克服自卑心态,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尤其当遇到学习困难时,不断鼓励其不感气馁,不愿放弃,适时给予帮助指导,从而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在课堂内外,不断帮助学生调整正面情绪,进而充分发挥其内在的潜力,让学生获享成功的喜悦。
3.4开展会计技能竞赛
通过开展会计知识竞赛,可以有效地提高会计专业新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中职学校在组织比赛时应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把竞赛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鼓励所有会计专业的同学参与,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语
课堂教学是提升中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革传统的财会教学方法是发展学生学习力的关键。只要我们在财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财会的方法。经过中职三年的学习,一定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并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淑贞.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渗透诚信教育的对策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
[2]梁维.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3]蔡书云.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中职《基础会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讨
1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生年龄普遍偏小,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社会经济活动所需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而且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相对薄弱,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养成,因此学习信心不足,加之会计课程理论性强,概念相对枯燥、抽象,实践操作要求严格、规范,因而学习的过程存在较多困难。如果授课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学生就容易对会计课程产生厌学情绪,这将对后续课程的学习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但他们的思维敏捷、好动,凡事都愿意尝试,有较强的表现欲,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且敢于发问,因此,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注重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采用更加行之有效的方式去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课程体系不合理,教材内容陈旧
会计学科是一门注重实用性的课程。对于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具有极高的要求。所以,课程的设置应该把满足专业应用技能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但是从目前对中职学校教材情况的调查发现,很多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依然注重理论教学,关于实践课程的课时较少。所以,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之时非常简单,但是碰到会计岗位需要应用的具体专业知识的时候就明显表现出能力不足,操作能力较低。除此之外,尽管教材逐渐在更新,但是仍无法与实际的课程改革进度达到同步,更新过程十分缓慢。
1.2教育观念没有转变,教学手段陈旧落后
在实行新课改之后,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理念上都在进行相关的更新。但是,会计教育的观念和教育思想方式依然处在应试教育的阶段,依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学习知识;教育模式还是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如果始终以文字的形式而不是采用具体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那么教学结果就会一直脱离实际。如此一来,即使学生能够在考试中获得很高的成绩,但是也无法适应日后工作岗位上的具体工作。
2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的现状
2.1课堂评价内容单一
因受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评价还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评价过于倾向教材理论知识,而忽略了专业实践技能。大多数会计教师比较关注学生的知识目标,忽视了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会计课堂教学项目任务实施内容的评价相对缺乏。
2.2课堂评价主体单一
传统“基础会计”课堂教學中,教师一直是评价主体,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地位。这样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自主评价的重要性,学生的创造性、主体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课堂评价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不符。
2.3课堂评价重结果轻过程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会计专业教师重视知识的结论,重视教学的结果,而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理解的思维过程,导致学生无法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团队精神的形成。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最终考试结果的重要性,忽略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忽略在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的努力程度及学习态度,这种评价方法已不再适合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3提高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为一名会计专业教师,一定要把“基础会计”课程放在一个新的高度来对待,在传授会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同时,将提高新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首要任务。
3.1教学模式的转变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化被动为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会计专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更要注重学生的“学”,并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设法为学生创造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境,并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提示,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脑,着手实践。
3.2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归因在单元测试或其他测试后,通常教师需要对本次测试进行试卷分析,并在课堂上点评学生成绩优劣的成因。此行将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长远的影响。
3.3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中职学校的学生相对于高中生而言,总体水平相对较弱,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甚至个别学生怀有自卑心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鼓励的眼神、积极的语言,极尽关爱来鼓舞学生,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正面的自我评价,激发其自信,通过每一次学习成绩的进步,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使其克服自卑心态,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尤其当遇到学习困难时,不断鼓励其不感气馁,不愿放弃,适时给予帮助指导,从而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在课堂内外,不断帮助学生调整正面情绪,进而充分发挥其内在的潜力,让学生获享成功的喜悦。
3.4开展会计技能竞赛
通过开展会计知识竞赛,可以有效地提高会计专业新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中职学校在组织比赛时应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把竞赛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鼓励所有会计专业的同学参与,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语
课堂教学是提升中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革传统的财会教学方法是发展学生学习力的关键。只要我们在财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财会的方法。经过中职三年的学习,一定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并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淑贞.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渗透诚信教育的对策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
[2]梁维.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3]蔡书云.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