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2D在动量守恒定律课件制作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P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ox2D是一个可以自动管理物体的不同状态(碰撞、弹跳等)、模拟2D刚体物体的物理引擎,其通过创建各种刚体来实现不同效果。在中学阶段,物理学科中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涉及物体运动、物体碰撞等状态,教师可以通过物理引擎Box2D来进行模拟与控制。笔者利用Flash制作了中学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课件,并运用Box2D物理引擎更好地实现了物理过程,希望学生能够更直观、具体地认识物理知识,以及深层次地理解和应用。
  ● Box2D简介
  最初,Box2D是用C 语言编写的一个开源的二维物理仿真引擎,因很受欢迎所以衍生出ActionScript3的版本。目前Box2D源文件有两个版本——2.0.2与2.1a,2.0.2为早期版本,文档较详细,在2.0.2基础上,2.1a做了修改,是新版本,本文介绍的是Flash版。
  Box2D具有简单、有效、实用的特点,可以设置物体的质量、弹性、摩擦力、添加铰链及弹性约束等状态。关于物理中碰撞类、运动规律类、刚体动力等实验物理,教师可通过Box2D构建实现。
  ● 基于Box2D的动量守恒定律课件制作分析
  1.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1)对碰撞问题的理解不透彻
  中学阶段的学生拥有一定的逻辑推理和科学想象能力,但实验操作能力不成熟,虽善于观察周边的生活,但往往是从感性的角度总结归纳物理知识,缺乏理性的思考,容易得到一些与科学背道而驰的观点。同时,学生对动量概念理解不透,对碰撞问题的理解比较单一,无法进行系统分析。从机械能损失分类来看物理中的碰撞问题,三种碰撞之间的动量守恒与否,以及动能损失情况对学生来说是难点,他们的逻辑推理、科学想象能力还有待提高。
  (2)缺乏知识迁移与实际运用能力
  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建立良好的感性认识,通过知识建构,可以顺利过渡到物理学习中的最近发展区。但在实际生活中,缺少物理知识的学习情境,学生在知识迁移、实际运用解决问题等方面有些薄弱。
  例如,在动量守恒定律内容上,对于子弹打木块类问题,学生无法对某个系统动量守恒与否进行准确判断,在应用动量守恒条件时感到困惑,不能顺利进行迁移,并解决问题。在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应用中,在人船模型问题中,速度v和质量m,拓展到位移s、质量m上面,这个问题的解决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相当棘手。
  2.动量守恒定律课件的功能分析
  从系统的角度来说,在子弹打木块类碰撞问题上,子弹、木块与弹簧三者作为整体,子弹射入木块到弹簧缩至最短,这个过程中固定端的墙壁对弹簧有外力作用,因此动量不守恒;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存在摩擦,有部分能量转为内能,因此机械能不守恒。若分阶段来分析,子弹射入木块的一瞬间,子弹与木块二者为一个系统,则认为动量守恒;子弹射入木块中间的压缩过程,机械能守恒,动量不守恒。通过对阶段进行分析,得出一定的物理规律。在物理学习中,对问题分析划分、过程选取,需要进行二次判断从而正确进行分析。
  ● 动量守恒定律课件的实现设计
  1.碰撞管理
  在碰撞中,发生碰撞的两个物体在碰撞前后的区域是不限定的,这样的情况下,物体的初始和碰后移动的区域就发生了变化,而画面的极速跳转不利于学生观察动画,影响其思维转换。在基于Box2D的动量守恒定律课件中,利用Box2D的Box2D.Collision(碰撞、监测类)中的b2AABB坐标类来实现区域的限定,对碰撞进行管理,可使碰撞的效果更佳。
  在这个限定区域两个物体发生碰撞,通过这种设置使得物体的碰撞前后的位移能够得到精确的计算,在分析碰撞后的动量是否守恒、动能是否有损失、有多大损失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学生对弹性、非弹性以及完全非弹性碰撞三类问题进一步加深理解。
  2.碰撞检测
  通过对一般动量守恒定律课件的分析,在兩个物体碰撞时并没有进行碰撞检测和管理,这样物体经常被卡住不能前进或者穿越了障碍。在动量守恒定律课件制作中,Box2D物理引擎的碰撞检测要求为:在一般场景内,物体可以平行移动;遇到台阶(一定高度内),可自动上去,若台阶过高,则需要把人挡住;遇到斜坡(斜率较小),可顺利上去,否则把物体挡住。需要注意的是,当被挡住前进方向时,应尽量让人物沿合理方向下滑,不能被迫停住。整个过程需要做到稳定、精确,防止物体因为特殊情况,穿出或掉出场景。在Box2D物理引擎中,通过Box2D.Dynamics(动态类)中的b2ContactListener(用来获取碰撞结果类)来完成,代码中,首先需要写一个继承自b2ContactListener的类(如图1)。
   3.碰撞实现
  基于Box2D实现动量守恒定律课件的功能设计分析,为Box2d的b2World对象加入listener(代码如图2),来实现碰撞。最后,对myListener的isWin和isLost属性进行判断即可。
  将Box2D物理引擎引入物理实验的设计活动中,可简单、高效地进行物理实验教学课件的开发,使得物理实验效果更加真实。同时,这种方法可在其他多媒体课件中应用。
  ● 研究总结
  基于Box2D实现模拟物理实验,如游弋在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且又能很好地理解的物理世界,Box2D在动量守恒定律课件制作中的应用研究,就是人们对物理引擎在物理课件中应用的不断深入认知与创新。笔者也相信,目前物理引擎应用于物理学课件中的方法会被更好的方法取代。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探索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本文着重从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素材遴选、情境任务设置、社团活动实验与探索等方面入手,阐述了作者在信息技术学科Photoshop模块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01-0109-02  随着“互联网 ”时
随着项目式学习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笔者也在思考如何将项目式学习运用到信息技术学科中,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热爱,体验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下面,笔者结合编程软件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项目式学习的思考。  ● 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所关注的是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要求学生从事的是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的教育体系下,“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究竟应该怎样培养人”已成为广泛关注的课题。基于这样的背景,作者认为开展“以大数据为支撑的精准教研”,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摆脱应试教育的培育思维和标准化培养模式的束缚尤为重要,这是信息化时代实现精准教学、个性学习的重要基础,对培养未来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大数据;精准教研;教研数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
有一则笑话的开头是这么说的:“每个人发一支枪——这是不可能的!”这笑话人口能诵,结尾道:“三个人发一支枪——是可能的;不过——这枪是木头做的!”头尾之间,插科打诨,最好由痞子来完成,因为笑话充满痞子精神。经我的朋友某某某出口,精彩异常,听了每每喷饭。他祖上是湘西人,湘西人的匪气流气豪爽之气,气气兼备。  从小到现在,这笑话听了几十年,听了无数遍,现在听了还是觉得发噱。就像是阿凡提小毛驴屙的那堆金蛋
摘要: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基于智能终端的自主学习在基础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针对X市小学生基于智能终端开展英语自主学习情况,从基于智能终端的自主学习认知、学习目的、学习投入、学习资源、学习设备、影响因素六个维度对X市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教师访谈。调查发现,现有自主学习资源的个性化设计不足,学生资源获取能力较弱,师生利用智能终端开展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有待提升。作者针对
● 缘起:早春相约木渎园,初来实践话翻转  2019年3月,作为“微课程教学法实践共同体”成员校的教师,笔者有幸参加了在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举行的微课程教学法专項培训。在那里,笔者学到了怎样用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力,发展学生素养,促进教学变革。在聆听金陵馆长系统讲述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的发展之路之后,笔者对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充满了好奇,对“学习知识在家里”“内化知识在课堂”的
新课标来了,我们该怎么做?  教育部于2018年1月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了使广大一线教师能够深度了解新版的课程标准,特别是解决如何实施新课标的迷茫,本刊特别组织了本期专题,全面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标,新课标来了,我们该如何做?  ◇为数字中国培养“计算思维 ”新一代  (任友群)  ◇信息技术课程本质的把握与发展  (李艺)  ◇信息社会学课程与教学  ——信息
摘要:为更好地把握中小学教师设计与制作微课的现状,本研究以贵阳市某地区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的研究方法,深入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微课设计与制作情况。作者对中小学教师微课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存在的微课定位不准、教学设计薄弱及技术应用粗糙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问题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力求为中小学教师设计与制作微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微课设计与制作;中小学教师;问题分析;解决
摘要:为了全面了解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课题组针对成都市某中学开展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专项调研。调研发现该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信息化教育意识淡薄,传统教学观念难以转变;软件资源缺乏,硬件设施闲置严重;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不足,转变学习方式能力亟待提升;教师培训与课堂结合不紧密,“学用脱节”问题突出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作者根据相关理论,并结合该校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教
高中新教材的隆重推出,让信息技术教学一线的教师们久旱逢甘霖。不仅高中如此,初中有很多地方也及时跟进,不断改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开始了实质性发展。本期解码,让我们从教材、课堂中窥豹一斑,引发更多的经验交流与深刻感悟。  2019年秋天,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隆重登场,掀起了一场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新热潮。我逐步把自己的一点学习心得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些心得只是一位一线教师或一个课程设计者的一家之言,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