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经典对话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x3572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外国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题记
  最喜欢,于初秋的午后,静坐在窗前,一杯香茗,一本好书,伴着桌上茉莉花茶散发的点点清香,遨游在经典的海洋。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明明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天作之合,为何不能厮守终生?大观园里,歌舞升平的背后,是多少机关算尽太聪明!纵使两情相悦,纵使情投意合,又怎敌它关山难越?到头来,只落得落花流水两无依。只能“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该散的终究散去,黛玉流尽了她的眼泪,质本洁来还洁去,宝玉亦心灰意冷,遁入空门。是啊,她已香消玉殒,他又怎会留恋红尘?这杯苦酒,终究要有人尝。一曲红楼多少梦,曲终人断肠。
  蓦然惊醒,书页早已被泪浸透。与《红楼梦》对话,我感叹,迂腐的礼教才是最毒的鸩酒,让人心痛断肠!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南宋江山危在旦夕时,是你力挽狂澜。此时的中国,已被分成两半:北面是金戈铁马的战场,南面是纸醉金迷的暖窝。那个倚着长江偏安东南一隅的南宋小朝廷,被江南的山外青山楼外楼遮住了眼睛,似乎忘记了是你出生入死换来了他们醉生梦死的偏安。忆往昔刀光剑影的战场,你只能将满心凄凉化作一曲《小重山》。一员骁将,没有倒在战场上,却冤死在风波亭,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与《说岳》对话,我叹息,官场真比战场可怕!
  与保尔·柯察金对话,我明白了钢铁是用意志炼成的;与简·爱对话,我懂得了卑微者也有尊严;与契诃夫笔下的变色龙对话,我鄙视欺下媚上的小人……
  与经典对话,能在潜移默化中开阔人的视野,丰富人的智慧,升华人的思想境界,增强生命的硬度,学习浩如烟海的文化。
  与经典对话,就是在诗意地生活!
其他文献
【中考真题】  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找答案。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有时又不止一个。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有些时候,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请以“答案”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读】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有一篇文章,题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它由一个问题的答案引出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和重要性,例证丰富,说理有力,是学生们学习
【2018年中考作文备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  西方某个国家在报纸上征文,题目为“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成千上万的信函飞到了报社,经过评选委员会投票,最后排名如下:  第一名是给自己的孩子洗完澡后,怀抱婴儿的妈妈;  第二名是妙手回春赶走病痛,目送患者满意远去的医生;  第三名是在海滩上独自筑起一个沙堡,夕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通常,一部小说的主角总是正义凛然,他们绝对不会纵容老奶奶独自过马路这种事情发生,在是非面前更是绝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就算男主在诱惑或者两难之中犹豫不决,最后内心的邪恶都会被镇压,做出让人拍案叫好的抉择。  可是,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是个特例。  如果只是剖析性格,斯特里克兰简直是邪恶的集大成者,他抛弃相处十多年的妻子与孩子,头也不回地来到巴黎,且再也没有联络过他们。他无端谩骂对
请以“春天,毕竟是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不羡热闹,不慕荣光,随遇而安,自成风景,有花在开,就有美在。  “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嫩萼。”“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人间四月天,花红柳绿,本是大团圆的美满,但霎时的美满却被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冲毁。  “滴答,滴答”,窗外时不时传来令人烦闷的雨水声,有时还夹杂着雷声。我不禁眉头紧锁
我们周遭的一切,其实都是时光的大作。  而我们,生来就是寻找光芒的人。  ——题记  我只是十几岁的年纪,人生阅历可以说是浅薄得可怜。但时光——这种神奇的事物,总能不多不少地给我一些苦头和甜头,让我恰到好处地感受到人生的滋味。回望过去,我的人生乱七八糟地走着,有平淡,有坑洼,有安逸,有惊悚,差不多可以与 “阳关三叠”相媲美。  第一叠:厉害兮兮的幼年  一岁时,我便是一个“奇女子”。身高体重方面严
伫立在樱桃树下,我想到太姥姥。我曾坐在炕头,望向院子里那棵结满果实的樱桃树,树叶在微风中“沙沙”地抖动着,太姥姥在树下摘了通红的果实,走向水桶旁,佝偻着身躯缓缓冲洗。  她就住在那老瓦房屋里,常年一个人。  瓦房屋外的院子里,唯一一棵树就是樱桃树。起初它并不引人注目,直到五月它的果实变红。樱桃很小,但那绒绒的细毛在阳光下竟透出亮来,格外诱人。太姥姥捧着满是锈迹的铁盆,颤颤巍巍地用手去够樱桃,那模样
认识一位老者,88岁了,须发皆白,脸上多斑点和皱纹,是一棵老树掉光叶子的模样。然而他的一双眼睛却叫人难忘。那双眼睛不大,却明亮,可以用星子来比喻。老人一生有兩样爱好,一爱种花草,二爱画画。花草种了一辈子,他的两间小屋像个小花园,什么时候去看,都有花在热闹地开着。画也画了一辈子,对着他种的花花草草画,画稿一摞挨着一摞。问过老人一个很俗的问题:“您画了这么多年,想过成名成家吗?”老人呵呵笑了,眼睛微微
正是秋日清晨时分,我打此经过。  岩头镇的一处幽深的小巷,四周门户深锁,窄窄的路由青砖有规律地铺成,青石板上还留有昨夜的残雨,猫正迈着碎步轻盈地走过。清风吹来,我甚至感觉天上似乎还飘着细密的小雨,这正是十一月江南清晨的时候。  阳光渐渐从云层里透出和煦的光来。许多人家的院子里都栽着几株柿子树、桂花树。此时它们都颤抖着碧绿的叶子,快活地摇摆起来。我便斜倚桂树,凝视着这些零星的黄色小花瓣,盼着它们能够
清风洗去昨日的雨,卷起散落在地的凋零的花儿,一片片,漫卷西风。燕子的归来,似乎浓抹了这份忧愁,难以琢磨昨日的美景。如果我有一台时光穿梭机,我愿回到小学校园,品味那属于我们童年的良辰美景。  一阵春雨过后,校园花坛前的杜鹃十分娇艳。这当然挡不住我们的兴奋,我们争着、闹着,飞奔到花坛边,在花坛中细细寻觅,直到找到最鲜艳的那一朵。“嘿,大源头!”慕辰唤着我去,我们一起折下那朵粉嫩的杜鹃,摘去萼片,挑去花
人们常说“文人相轻”,但事实上,也有为数不少的贤明之士却是以提拔他人为乐事的。唐朝诗人杨敬之,就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榜样,他还留下了一个令后人叫好的成语:“逢人说项”。  杨敬之,是著名诗人杨凌的儿子,曾任国子祭酒,兼太常少卿之职。他曾把他自己写得比较得意的《华山赋》拿给大文豪韩愈看,韩文公读罢就极为赞赏,并当即向他人推荐杨敬之,他的大名传遍士林。另外,宰相李德裕也颇为欣赏他的文采,经常对人夸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