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县农村土地承包的思考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kycaro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第二轮土地延包过后,农村土地承包存在的问题开始逐步呈现。针对新情况,分析农村土地承包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问题;对策;福建光泽
  
  我县从1984年起全面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连年增长。至1998年农村土地承包陆续到期,中央做出了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的决定(俗称第二轮土地延包)。这项工作于1998年9月全面铺开,至2002年6月完成扫尾工作。根据农经年报显示,截止2005年末,全县集体所有耕地面积1.19万公顷,人均0.1hm2,户均0.393hm2,每户承包地块一般3~5块,多的达7~10块,其中家庭承包经营面积1.15万公顷,共发放耕地承包证书2.68万份,承包面积1.09万公顷(其余主要为农户自留地未办理耕地承包证书)。在县、乡、村三级规范建立了第二轮耕地承包档案。通过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的落实,给广大农民吃了定心丸,消除了农村中对土地承包到期后承包政策的担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平稳发展。统计显示:2006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3 854元,较1997年2 378元增长62%。
  农村土地承包直接关系到农民利益的分配。为了实现利益的平衡,在落实耕地承包过程中,除了田块被分成小块、再实行好田差田被分开搭配承包外,为应对农村人口自然变动和自然灾害减少耕地所带来的承包不匀问题,多数地方自发形成了3~5年进行1次承包耕地大调整的习惯。在二轮耕地承包实施时,从稳定现状的角度出发,这些做法得到基本延续。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承包始终与土地承包权的流转相连。总的来看,我县土地承包权的流转全部按照农户自愿、平等协商原则进行。耕地承包权的流转一般因其原因不同,方式也不同。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种植结构调整所引发的土地承包流转多数采用互换和代耕方式,耕地质量好的田块,也有采用短期租赁方式,租金一般在1 500~5 250 kg/hm2·a谷子之间,其承包期一般在3年以内。在流转协议上,多采用口头方式,流转范围也多数在亲朋邻里之间进行,乡村干部一般不介入。由工商企业用地需求所引发的土地流转,租赁方式主要采用由乡村干部出面组织与村民小组全体农户平等协商后,签定租地协议,逐年支付租赁费,且租赁费的发放都通过村委会代收代付,租赁费一般按3 750~7 500kg/hm2·a谷子的市场价格折算,租赁期一般在10年以上。
  
  1农村土地承包存在的问题
  
  1.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短期化矛盾突出
  承包地3~5年调整1次的做法,在我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农村生产实践中依然被广泛采用。经抽样调查推算,经过这些年的调整,当前70%农户的承包证上所列田块与实际承包情况已基本不符,由此带来经营短期化问题。如鸾凤乡上屯村一村民反映,原以为承包地能长期不变,他想在自己的承包地上发展经济作物,经过3~4a的努力,田改造好了,但组里仍坚持5年重新分田1次的传统,马上就面临重新分田,他基本上无法分到原来的田块,这样他再也不对自己的承包耕地做长远打算了。应当看到这种做法符合农村中的平均主义思想,易于广大农民理解与接受,但它不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违背了二轮土地承包政策思路,违反了《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
  
  1.2农村土地承包的行为习惯与法律法规的矛盾,为农村社会稳定留下隐患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耕地承包期为30年,正常情况下,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保护农村妇女平等的土地承包权,禁止因人口迁移、婚嫁等等原因,强制收回土地承包权;农村土地承包权可以依法转让、继承等。然而目前,短期调田、女孩出嫁收回承包地、缺乏合同意识等行为习惯严重影响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的稳定。如:华桥村曾有一农妇因家庭变故,改嫁外村,她所在村组不但要收回其承包责任田,还要收回自留地,引发纠纷。最后虽经调解,她也只留下了自留地的承包权。武林村也曾出现农村妇女出嫁前承包了村组的耕地、也领到了承包证,但一旦出嫁,组里就要收回承包地的现象。随着农民法律意识提高,妇女权益意识的增强,由此引发耕地承包纠纷将逐渐增加,成为农村社会的一项重要不安定因素。
  
  1.3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滞后,不利于法规政策的落实
  虽然农村土地承包有关法律法规已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但是在乡镇机构改革的过程中,随着经管站的撤并,其承担的农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如:承包权证书的发放、变更,经营权流转的指导监督,经营权流转信息的收集、整理,承包纠纷的调解处理等职责已不再明确。对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的指导、监督、信息服务、合同的管理、纠纷的调解等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影响了农村土地承包法规政策的落实,影响了二轮延包的完善,不利于矛盾纠纷的及时发现和调处。
  
  2农村土地承包问题对策
  
  我县农村耕地承包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承包期的问题,同时也是传统观念与土地承包法律观念的矛盾问题。没有承包的稳定,承包权的流转无从谈起,适度规模经营也就无法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都将受到影响。而要打破这种僵局,就应当在坚持稳定、有序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同时,加强思想宣传,因势利导,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一系列社会变革过程中强化引导、逐步解决。
  
  2.1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的组织领导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作为农村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渗透到农村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将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包括承包合同管理,纠纷的调解、仲裁,承包权流转的法律服务等纳入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中进行统筹考虑,做到机构明确,职责分明,领导有力。
  
  2.2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法》及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法律
  通过宣传,一方面让人们充分认识到明晰土地产权、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强化对于耕地承包频繁调整危害的认识;另一方面积极引导,让广大群众逐步接受通过土地承包权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式来解决人口变动带来的土地经营问题。同时通过宣传,增强乡村干部群众的土地承包法制观念,提高基层干部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处理土地承包关系时能做到依法维权。
  
  2.3积极开展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探索
  在发动群众民主讨论基础上,逐步开展以集体资产产权界限的确认为核心的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土地承包权股份的改革探索,促进耕地承包权和所有权的真正分离,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耕地承包的流转打下基础。
  
  2.4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机构
  在全面了解、掌握农村耕地流转现状基础上,逐步建立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机构,建立土地承包权流转信息发布制度,积极促进、逐步形成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并及时发现农村土地承包中的隐患和纠纷苗头,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5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积极推进以农村医保和农村社保为核心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发布和引导,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降低广大农村群众对耕地的依赖程度,为农村耕地承包责任制的稳定和完善,促进承包地有序流转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其他文献
果蝇优化算法(FOA)是一种新兴的群体智能算法,其思想来源于果蝇群体觅食行为。为进一步推广应用FOA并为深入研究该算法提供相关资料,在分析FOA基本原理和优缺点的基础上,从FOA
介绍了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及优势。结合公路工程实例,探讨分析探地雷达在路基、路面检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厚度检测、病害检测等内容。实际应用表明,探地雷达能快速反映路基
从威特金的心理分化理论到道森的生物社会学理论模式,再到贝利的生态文化理论模式都较好的解释说明了诸如西方个体倾向分析性认知、易形成场独立的认知风格,而东方个体倾向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