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同源蛋白NKX2.5(NKX2.5)基因突变和广西壮族人群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以及DNA测序技术,对30例广西壮族CHD患者(包括房间隔缺损组8例,室间隔缺损组10例,法洛四联征5例,右室双出口2例,大动脉转位1例,肺动脉狭窄1例)以及30正常非CHD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NKX2.5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和侧翼序列进行突变检测,并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
【机 构】
:
530021 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530021 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530021 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530021 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同源蛋白NKX2.5(NKX2.5)基因突变和广西壮族人群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关系。
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以及DNA测序技术,对30例广西壮族CHD患者(包括房间隔缺损组8例,室间隔缺损组10例,法洛四联征5例,右室双出口2例,大动脉转位1例,肺动脉狭窄1例)以及30正常非CHD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NKX2.5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和侧翼序列进行突变检测,并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单个位点的基因性和等位基因频率与CHD是否有关。
结果所有CHD患者基因编码均未发现突变,而在NKX2.5基因外显子1区域发现1个SNP位点,这个位点位于上游63位碱基63A>G,导致第21位密码子由GAA转变成GAG,碱基替换后仍然编码谷氨酸(Glu),属于同义突变。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CHD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基因型频率比较,χ2=1.725,P=0.422;等位基因频率比较,χ2=1.714,P=0.190)。
结论NKX2.5基因突变与我国广西地区壮族CHD之间无明显相关,该基因上的63A>G的SNP与先天性心脏病之间无明显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乙肝病毒X蛋白(HBX)表达对宿主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活性氧(ROS)的影响。方法在正常肝细胞系LO2中过表达HBX蛋白;利用Western blot和ROS检测剂双氯荧光素(DCFH-DA)检测HMGB1的表达、ROS的产生和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变化;然后利用NF-κB和ROS的激活剂分别刺激细胞,验证NF-κB对HMGB1和ROS的调节作用。结果Wester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肽酶22(USP22)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设计、合成针对USP22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片段,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Western blot筛选抑制效率最高的siRNA片段以备后续实验;抑制USP22后,噻唑蓝(MTT)法检测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变化;抑制USP22后,Wester
组织工程支架在软骨的修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骨软骨复合支架因能够起到同时修复软骨与软骨下骨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骨软骨复合支架的远期稳定性与支架和宿主的接合程度相关,移植的骨软骨双相支架存在支架软骨相与宿主软骨的接合问题、支架软骨相与支架骨相的接合问题以及支架骨相与宿主软骨下骨的接合问题。本文就近年来骨软骨复合支架与移植宿主组织的接合问题进行探讨,总结骨软骨复合支架在3种接合问题上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CL-1)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CL-1在70例胆管癌组织和15例非肿瘤胆道上皮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70例胆管癌、15例非肿瘤胆道上皮组织中MC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9%、26.7%。MCL-1蛋白在胆管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肿瘤胆道上皮组织(χ2=11.541,P=0.001)。MCL-1蛋白表达与
目的抑制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基因表达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胆管癌组织中Galectin-3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si-Galectin-3转染HCCC-9801细胞,同时转染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转染48 h后Western blot检测Galectin-3、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活化
目的探讨单孔加单通道后腹腔镜治疗泌尿系上尿路疾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手术效果。方法我科收治的66例病例,其中肾上腺腺瘤16例,肾肿瘤36例,肾盂肿瘤14例,遵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单孔加单通道组和标准腹腔镜组,由同一术者同期行手术治疗。统计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并进行对比。结果66例手术均成功实施,无中转其他术式者。单孔组与标准组肾上腺腺瘤直径为(3.4±1.5)
目的探讨Twist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生长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转染Twist小干扰RNA(siRNA)和siRNA对照(control),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Twist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联合NP化疗方案对肺癌移植瘤小鼠肿瘤生长和血管的影响。方法将60只PC-9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抗组、化疗组和联合组,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单抗组小鼠尾静脉注射贝伐单抗6 mg/kg,化疗组小鼠给予腹腔注射吉西他滨4 mg/kg和顺铂4 mg/kg,联合组小鼠同时给予贝伐单抗、吉西他滨和顺铂。自治疗起分析3组小鼠肿瘤生长、死亡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
目的观察间断低氧预处理(IHP)对氯化锂-匹鲁卡品(Li-pilo)致痫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癫痫组和4个间断低氧预处理+癫痫组。对5组大鼠通过腹腔注射氯化锂-匹鲁卡品建立癫痫模型。记录240 min的发作行为学视频用于分析,并通过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认识功能,并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组织学分级(HG)及神经元密度(ND)。结果氯化锂-匹鲁卡品注射后50~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腱-骨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采用同种异体骨-腱-骨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患者22例,男21例,女1例,年龄22~53岁,平均36.7岁,左膝13例,右膝9例。对患者进行主观评估(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和客观评估(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结果随访5~42个月(平均23.3个月),1例失访。术前Lysholm评分为(19.6±3.6)分(15~30分),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