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护理干预在脑卒中瘫痪37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sa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推拿在脑卒中瘫痪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4例脑卒中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37例实施推拿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在脑卒中瘫痪病人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推拿;脑卒中;瘫痪;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0-0161-01
  近年来,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治疗水平逐渐提升,病死率呈下降趋势。但脑卒中瘫痪患者却处于不断增长趋势,故强化早期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推拿对改善脑卒中瘫痪患者肢体功能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需引起临床足够重视。为了深入探究推拿在脑卒中瘫痪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我院收治的74例脑卒中瘫痪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4例脑卒中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1],其中女性28例,男性46例,年龄(66.78±2.14)岁。应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74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予以5%葡萄糖注射液,行静脉输注,1次/d,持续治疗14d,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推拿疗法,于入院3d内择取肩髃、肩髎、曲池、足三里、合谷、涌泉、承山为推拿穴位,用大拇指按压及旋摩每个穴位,以患者显现胀、痛、酸感觉为度,坚持顺时针及逆时针均按压10圈,维持治疗14d。
  1.3疗效评判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治愈: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肌力及肢体功能恢复,自理能力上升;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肌力及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自理能力显著提升;有效: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部分消失,肌力及肢体功能明显改善;无效: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对以上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对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8%,明显低于实验组总有效率94.5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例(%)]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实验组3722(59.46)*8(21.62)5(13.51)2(5.41)*35(94.59)*
  对照组3713(35.14)10(27.02)6(16.22)8(21.62)29(78.3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目前,国外有学者指出,脑卒中瘫痪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施实推拿、针灸、按摩等治疗对其康复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3]。尽早开展康复训练,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脑卒中常规护理人员往往因缺乏科学的康复手段,而引起失用性综合征,导致患者预后不佳。有学者[4]通过对69例脑卒中瘫痪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益气活血法联合推拿护理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四肢肌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本研究结果提示,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实推拿在脑卒中瘫痪病人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与有关研究结论一致。推拿护理主要依据经络学说,循经取穴,采用推拿手法对经络进行有效疏通,对促进患病肢体功能早日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遵循经脉循行路径,择取足、手阳经穴位,可实脉调和现经、疏通气血的目的。而点穴主要是指于患者体表穴位及刺激点上用手实施压、揉、打、点等手法,以治疗疾病。推拿疗法操作便捷、安全可靠,在脑卒中瘫痪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综上所述,推拿疗法对改善脑卒中瘫痪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穆丹.影响脑瘫痪患者压疮愈合的因素与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2,23(13):214-215.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6-57.
  [3]韦德云.脑瘫痪患者早期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13(12):168-169.
  [4]符晓晖,李声平.中医循证护理在预防脑瘫痪患者难免性压疮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4,12(08):1731-1733.
  (收稿日期:2015.02.13)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7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和心率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左心房容积指数较对照组小,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低,LVEDD、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经血液透析维持治疗,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
【摘 要】 目的:对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米索前列醇对前置胎盘产后出血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剖宫产术的70例前置胎盘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两组产妇术后均持续静滴20U缩宫素6h,对照组产妇使用400μg米索前列醇肛门给药,研究组产妇则子宫壁内注射250μg卡列前素氨丁三醇。对比两组的出血量(产后2h、24h)、血压、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
【摘要】目的:观察前列腺切除术后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2例接受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前列腺切除术术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1.23±2.13)d,高于对照组的(38.23±4.35)d,差异有统计學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76.34%)高于对照组的(50.
目的:观察护理延伸服务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0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00例和对照组5000例。观察对比两组应用效果
【摘 要】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颈椎病牵引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46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实施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调查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所占比例、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
【摘要】目的:观察剖腹产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情况。方法:选取86例剖腹产产妇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产妇均康复出院,无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减少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产妇早日康复。  【关键词】剖腹产;综合护理;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8-0161-02  剖腹产是在分娩过程中,由
【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手术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结果:经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躁动和抑郁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出现的不良情绪,对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