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煮酒?

来源 :山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_shang_c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子其实不叫梅子。梅子,是阿嬷叫出来的小名。梅子姓李,叫李青梅,八零后。青梅是个女孩,“妹子”叫着叫着就成了梅子了。
  那年春天大旱,秀水村旁边的梅溪竟也水位大降。溪边的大片稻田无法及时插秧,青梅爸只好到外地去务工,结果他在一次意外中受了重伤,高位截瘫了。
  晴天霹雳,阿嬷时常以泪洗面。幸亏阿嬷酿得一手好酒,农闲时就走村串寨卖卖自家酿的娘酒(娘酒,客家地区女人坐月子时喝的酒,近些年人们也拿来作保健类饮用酒,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賺一点钱补贴家用,日子这才勉强撑了下来。
  时光飞逝,几年过去,青梅已经长成婷婷玉立的大姑娘。这年秋天,青梅就要去鹏城读科技大学了。阿嬷真的太舍不得了,可是村里出个大学生不容易,自家的娃争气,这是好事。想到这,阿嬷又擦干了眼泪,努力挤出笑脸看着青梅的背影越来越远,直至消失。
  好多次,阿嬷在电话里问青梅:“梅子,鹏城大吗?”“梅子,大学里人是不是很多?”……青梅总是告诉阿嬷:“嬷,我在忙。”“嬷,我等会给您回电话”……
  屋门前的苦楝树绿了黄,黄了绿,青梅终于大学毕业了。阿嬷每天傍晚吃完饭都坐在家门槛上乘凉,这天黄昏,狗吠得特别凶,原来是青梅回来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青梅去读大学以后,寒暑假都去打工,没回过家。这不,家里的狗都认不出她了。
  “什么,你不走啦?”阿嬷急得差点没跳起来,原来青梅根本没打算留在鹏城工作。“阿爸这个样子需要人照顾,况且阿嬷您累了那么多年,我得回来。”
  尽管阿嬷极力反对,但青梅回乡立业的决定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不为所动。
  生气归生气,青梅要求跟村里租梅溪岸边的山坡种青梅时,阿嬷还是扛上锄头跟着去了。虽然费解,但年轻人想回乡创业,村里总是该支持的。没费多大的劲,青梅就拿下了那片山坡,签下了土地租赁合同。第二年春天,山坡披上了绿装。春雨滴答时,看刚长出新叶的梅树在雨中起舞,青梅觉得那是世上最美的舞姿。
  这天傍晚,村主任说要带青梅去见一个人,青梅便一路跟了去。“秀水村小学”几个水泥字已显得有些破旧,“林峰?”青梅像见了鬼一样叫起来,“怎么是你?”
  “怎么?不想见到我吗?”林峰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原来,青梅一直没告诉阿嬷,她在鹏城的时候有了男朋友。毕业季,也是分手季。青梅执意回秀水村,离开了林峰。父亲的村庄,是她一辈子放不下的牵挂。
  大概,这就是爱。林峰留在秀水村小学教书,青梅继续种她的青梅。但,青梅还是没有多少时间谈情说爱,她还得跟阿嬷学酿酒。家乡的娘酒远近有名,而阿嬷酿酒的手艺,十里八乡的人都赞不绝口。
  三年后,青梅的果林开始挂果了,她酿酒的手艺也越来越好。这天,林峰来帮青梅摘果。果还不是特别多,两个人默默地忙着。发现一个很特别的梅子,林峰把青梅叫过去,“青梅,你说要是我们把梅子放到娘酒里泡的话会怎么样?”青梅狐疑地看了林峰一眼,不吭声。
  青梅把阿嬷叫来试酒的时候,阿嬷是不情愿的。她酿了大半辈子的娘酒,从没想过在娘酒里放青梅,那不得酸死去?阿嬷一想到酸酸的梅子,就想到当年怀上青梅的时候特别喜欢吃酸,都说酸儿辣女,怎么生出来的却是女儿呢?
  “怎么有点甜?”阿嬷咂咂嘴,一脸困惑。
  “林峰说暂时不能说。”青梅笑了笑,自顾拿了泡过青梅的娘酒找村主任去了。
  很快,青梅酿的青梅娘酒就在十里八乡有了名声,来订购的人络绎不绝。林峰看着人群,若有所思。第二年,青梅的荔枝娘酒、乌豆娘酒、姜娘酒、艾娘酒、红枣杞子娘酒,像雨后春笋般陆续上市。紧接着,青梅又说服村主任动员秀水村的村民们加入到种青梅的队伍中来,扩大了种植规模,还成立了公司,有了自己的娘酒品牌。
  七夕那天,月影婆娑,梅溪水哗哗地流着,林峰第N次向青梅求婚:“青梅,古有‘青梅煮酒论英雄’,今朝是不是可以青梅煮酒嫁林峰啊?”青梅只回了他一句:“听阿嬷的话。”
  夜色中,青梅银铃般的笑声,渐去渐远。
  【作者简介】王小杏,广东丰顺人,梅州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梅州日报》 《悦读丰顺》等报刊,并入选各类选本,多次获奖。
其他文献
那时候,村里都还在种田,犁田打耙必须要用牛。养条牛,不像养猪那么容易,相对要很大的成本。村里多数人家单独养不起,或是几家扯伙养一条,或是不养,春耕季节,只得去别人家借。早先,我家与人扯伙,养过一头大黄牯。后来,这黄牯摔下悬崖,死了。此后多年,我家没养过牛。春耕季节总是去别人家借,几多不方便,父亲很想再养一条。  恰好河坝里华青家一条母牛下了崽,养不过来,找人扯伙,辗转听说我家想养牛,便主动找上门来
期刊
河边洗衣的女人  河边洗衣的女人,像草木一样安静  只有木棒槌击打的声音不停回荡……  时快、时慢、时轻、时重  如音乐般的节拍,似寺庙敲打着木鱼  我知道一些在河边洗衣的女人  一个把我的青春洗进了潮湿的岁月深处  一个洗着洗着,就永远倒在了岸边  还有一个在河边分娩  婴儿落在岸边茂密的花草丛  今日,我又看到在河边洗衣的女人  她俯身掬水,捞起朵朵白云  她摊开衣物,搂住温暖的太阳  在湘西
期刊
虚拟  在别桥,秋天更加澄澈  如理想世界的镜像  从土里翻出碧绿的菜畦  高大的玉米  和硬黄的稻茬  站在秋阳下  甚至连我也包括进去  就好像我也认真耕种过  我也青了又绿,绿了又黄  就好像我这一块土地也能  用铁锹和耙子翻耕  一年收获两季  区隔  栏杆立在岸边  河水无法爬上来  像我一样  在步道上行走  当然,它们也在行走  一大群人,像走夜路的  但无声  而我只是一个人  在
期刊
1  从火葬场出来,楚彤彤一直没说话,右手里攥着一朵白花,左手拎着黑色高跟鞋,光脚往东走着。我伸手去抓那双高跟鞋,她身子一晃,躲了过去,高跟鞋在她手里颠来颠去,跟小时候看的旱船似的,脚步虚浮不定。正是三伏天,温度上来得很快,热气自下而上,像是给人套了一件毛衣,热气直往我脑门上蹿。我说,还是得穿着,水泥路升温快,别烫着。她回头看看我,又看向火葬场的高炉说,你说那里边热不热?我说,节哀顺变。她说,要是
期刊
如何正视一个词语  藏在书房里。我的香炉,我的图书  我的词语,是沉默,是风声大作  白雪纷飞,是溪流潺潺或悬崖  瀑布或是一根枯枝卷入涡流潜入河流  内部,没有完整的孤独,也没有  起兴类似狂草的结构,组成平静的  句子,从身体周围通过,不能脱离卷轴  和某些隐秘的念头,就像是一副  流畅的书法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  发现那起伏的气息,就像是心电图  报告用以描述事实的线条,是有情绪  和思想
期刊
那人在西口坐着。  或者,那人不是坐着,而是歪着。  离西口不远的地方,有五棵或者六棵小老杨,也歪着,那人一歪,也是一棵小老杨了。  西口是这地方最西的一个口,通向西口的是一条大路,所以来来往往的人很多。  从西口出去或者进来的人,都是生意人。口里有粮食,有盐,有茶叶;口外有牛羊肉、马匹,还有皮做的硬货。生意人总是把口里的东西贩到口外,再把口外的东西贩回口里。出出进进,就都跟那人熟了。  “锅三,
期刊
其实她是一个山沟里的黄毛丫头,名叫招娣。  明白没?她是有使命的。她上面有两个姐姐,到她时,还没出生,父母就紧张得不得了,阿弥陀佛来个儿子吧,结果呢,哇的一声,又是个丫头!父母失望了,就给她起名叫招娣。  本来招娣的“娣”就是“弟”,后来想了想,女孩子嘛,就改成了“娣”。  结果她还真争气,把弟弟招来了,没辜负父母的期望。不过嘛,父母对她也没有感恩戴德,宠谁也轮不到她。  命运的转机发生在那天下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