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root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历来为人关注,因为得作文者得语文高考之天下。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不少教师感到作文教学难度比较大,往往投入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而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造成作文教学高能耗、低收效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学生对创作过程没有进行精雕细琢,没有进行反复的锤炼。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谈谈笔者的思考。
  一、作文创作中“改”的意义
  写作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尤其是考场限时作文,对学生写作功底的要求更高。我们应该认识到,好的文章固然有灵感突发、一气呵成的,但这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好文章都是通过反复推敲、揣摩、修改之后形成的。持续不断的修改能够让文章更加出彩,无论是立意结构、选材用材、还是语言表达均如此。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是要靠平时锻炼出来的,虽说考场上反复修改不太现实,但平时的作文我们就要在反复修改中提升作文水平,这样到了关键时刻就可以一鸣惊人。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学生缺乏这种自觉修改意识,往往是文章一写完就认为大功告成,只等老师判分按理说教师评讲后,我们也应该及时针对自己写作中的不足,再次对文章进行修改,也就是所谓的二次作文,但很少有人这么去做,认为再写没必要,不如换个题目写写,缺少实践操作,结果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完全没有领悟到一题多写、一文多改的好处。殊不知,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修正提升的过程,因此要教育并指导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养成修改意识,要让学生学会耐心打磨完善并不精致的初稿,学会提档升格自己的文章。
  二、作文创作中“改”的原则
  高中生在作文创作过程中如何进行修改?修改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自我反复回读后的调整完善,也可以是老师同学评改后的纠正再写,既可以是局部的文句润色,也可以是全篇的推翻重构,无论是哪一个层面、哪一个角度进行改,都要坚持三点基本原则。
  1.多方征询原则
  对于高中生而言,一个人的思维深度、阅读积累、写作经验毕竟都是有一定制约的。同样的文章,不同的阅读者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修改建议。因此在改之前,我们提倡写作者不要怕出丑,应敢于将自己的文章拿出来,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看法,在众人的七嘴八舌中发现共性的问题,找准修改的方向。
  2.分清主次原则一篇好的作文,从初稿到定型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很完美。有时候,文章在多个方面需要下刀子动手术,而我们又无法一步到位时,就应该分清主次,先从最要紧的点改起。比如,文章的立意和个别语段均有问题,此时显然立意修正最为关键,那是致命伤,必须第一时间救治。
  3.自主实施原则作文的改主要靠自己、主体在自己,别人的帮助指点只能起到辅助促进作用。所以,对要修改的文章,一定要有自我的思考与辨别,科学取舍各种修改建议,充分考虑修改的价值和操作的可行性。
  三、作文创作中“改”的途径
  一篇好的作文是靠不停的修改、打磨创作出来的,高中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摸准改的路径,把握改的要点,提高改的成效。
  1.对照要求自我修改当一篇文章创作出初稿之后,我们要学会换种身份出现,即由写作者变为阅读者,要以评判者的视角审视文章的优劣。要从文章命题初衷出发,认真思考写作内容、立意取向、谋篇布局、素材运用、遣词造句等诸多方面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如果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记录下来,然后进一步思考如何调整处理。若是字句表达方面的简单问题,完全可以在原句上或改动或补充,若是段落层次不分明的逻辑问题,就要重新切分排布,若是较为严重的文体不当或立意问题,就要重起炉灶了。总之,文章要首先自己去审视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2.同伴互助讨论评改在完成自我修改之后,接下来就要寻求他人的帮助,而周边同学是最好的资源。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事实证明在日常写作训练中,采用同伴互助的方式来修改作文是非常可行和有效果的。因为一方面需要修改的文章,也是同学们一起同写的,他们比较熟悉,有各自的思考基础,便于讨论互動:另一方面,高中学生毕竟写作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对文章的评判标准有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鉴赏能力。有时候,让学生相互评判,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可避免教师的思维定势,给当事人不一样的建议。当然,笔者认为在同伴合作评改时,教师首先也要做好相应指导,如明确品评角度等,确保基本方向不出错凄提醒学生认真讨论,各抒己见,达成共识后再提出具体修改建议,甚至要求提供修改示范,这样在民主讨论氛围中进一步提高文章评改的针对性、有效性,让学生在讨论之后能够有的放矢进行修改完善。
  3.教师个性化指导修改教师对学生的评改指导是最直接有效的,我这里所说的指导是指师生间面对面、就具体文章展开的个别化指导。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的指导更多停留在集体层面上,主要针对面上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例如针对全体学生阐述某类作文的通常写法,对学生进行方法论的指导,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掌握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技巧威者是就某次训练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讲评。这样的指导不是说不需要,只是每次都采用这种方式,针对性就不强,效果不佳。我们说,文无定法,学生的习作没有一篇是相同的,尽管有共性问题,但具体到每篇文章中,问题又是千差万别的。这时候,需要教师就文论文,面批作文或者就具体文章详细点评指出成功或不足,对学生来说这才具有实际指导作用,否则永远是隔靴搔痒。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虽说写作是个十分不易的过程,但只要认识到好作文是可以反复修改出来的,我们就不该畏难退缩。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佳话,我们的学生也应有反复修改完善的意识和习惯,善于不断打磨自己的文章,让文章更出彩,成就高分优作!
  ★作者单位:工苏海门中学。
其他文献
这一学年,随着网络信息教学技术的普及,笔者所在的乡镇中学也普及了多媒体等教学设备。随之“微课”这种课型也风靡乡镇中学。“微课”是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主要形式,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微型课程资源,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所谓“作文微课”就是为学生的作文学习提供指导的微课程资源。内容多样化的习作微课,能为课堂注入无穷的活力,让学生乐于表达、学会表达。笔者在此要
老年性痴呆(AD)属于中医老年呆病的范畴。,对于本病的基本病机中医学有着深刻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大量中医文献的研究,结合作者的临床体会,提出了肾虚髓衰、脑络痹阻是老年性痴呆的基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源泉,如何从教材中挖掘和运用写作的素材?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我从对文本的扩写、改写,读后感和诗歌剧本等艺术创作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感悟。  一、改写扩写训练  诗歌语言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人根据表达的需要,在语言上高度浓缩,情节跨度也较大,具有很强的跳跃性。这就需要我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诗歌跳跃的“空白处”补充出来,把浓缩的语言具
好的课堂与教师的主导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就好比导演,如果说一部戏的好坏取决于导演,那么一节课的质量同样取决于教师。学生的参与度最大决定因素往往是老师的引导。引导必然通过语言这个工具来完成,所以说教师的语言是否有效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  如何用有效的语言提高课堂效率?当然要找出影响教师的语言有效性的因素。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教师的思想,语言表达的就是思想,是受控于思想的。正确的教学思想也可以说是教学理
根结配穴法是以《灵枢·根结第五》所提出的经脉的“根”、“结”穴做为配穴原则,而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方法。何谓“根结”?根,根本也,脉气所起为根;结,终结也,脉气所归为结。明代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布置一个学习任务,让学生对这一任务提出质疑、提出猜想、对猜想进行验证或者探讨结果的过程。探究性學习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有着诸多益处,教师可以通过探究性学习在课堂中创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的教学课堂,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由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并且教师在教学中合理的设置探究性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
一、合作与合作学习合作学习首先在美国兴起,并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十年里取得相对较大的发展,这种教学理论和策略是有一定的创意和实效的,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2000年1月-2007年9月,笔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临床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