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让教育如此美丽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yr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彪,不舒服吗”?一位女老师俯下身子,柔声问道。一阵沉默后,无精打采的声音终于响起了“没有。”“那你为什么不做测验卷而趴在桌子上玩透明胶呢?”女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几个分贝,等待她的是良久的沉默。“你站起来,把试卷拿到讲台上去做吧!”女老师沉声说道。只见一个瘦小的男生慢吞吞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抿着嘴,头扭向一旁,拎起试卷的一角,大模大样地向讲台走去,行动处,自有一股不屑一顾的叫嚣成份。女老师终于忍耐不住,声色俱厉地训斥道:“你这是什么态度?都六年级的学生了,学习上还是这种散漫的态度,你还期望毕业考试上能取得合格的成绩吗?一个多星期来都是这么一副毫无所谓的样子,打电话让你爸爸来学校一趟!”正在教室里专心答卷的同学们都抬起头来,注视着这意外的一幕。
  这小插曲正是发生在我的语文课上,故事中的女老师就是我,而那个小主角则是我们班出了名的“问题学生”——伟彪。要介绍这小主角得从开学初刚接手这个班时谈起,当我一拿到新班的学生名单,还没有正式与同学打照面时,“伟彪”这大名就已经如雷贯耳了。从上任老师的口中,我知道了这是个特殊生,他的家庭情况特殊,父母不和,母亲赌气去了花都工作,一走就是好几年,一年难得与儿子见上几面;而他的父亲则是一名泥头车司机,是一个标准的“大老粗”,工作的时间与儿子上学的时间刚好颠倒,父子俩交流的时间是少之又少,虽然支持学校的教育,但家庭教育则无从谈起了。而伟彪则是长期独自在家,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自由人”,也成了老师们眼中的头痛人物,同学们身边的游离体。
  一个小时后,伟彪的爸爸来到了学校,我让伟彪到办公室来,当着他爸爸的面,翻开了班的“行为周记情况记录表”,让他爸爸明白地看到这一个多星期以来伟彪几乎每天都违纪、欠交作业的“罪证”。伟彪的爸爸非常生气,一直追问伟彪“究竟想怎样”,甚至说出了“你不想读书就不要读了”的过激话语。面对老师、爸爸的夹攻,伟彪始终垂着头,一声不吭,一副倔犟的样子。看到这僵持的局面,我意识到强硬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有效果的了,于是,我压下心中的怒火,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轻声说:“伟彪,在前一段时间,你的纪律和学习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一个多星期却退步明显,这是为什么呢?你心中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或觉得有什么委屈可以当着老师和爸爸的面说出来,看我们能否帮得了你!”终于,难熬的沉默后,伟彪嘴里吐出了六个字:“你让我别说话!”我一愣,没有反应过来,追问了一句:“什么让你别说话啊?”“语文课上,你让我不要回答问题!”看着伟彪委屈巴巴的样子,我的脑子里突然闪过一阵灵光:前段时间,当我在课堂上习惯性地询问同学们“对不对、是不是”时,伟彪总是不加思索地大声回答出与实际情况截然相反的答案,老是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起初我明白他的“与众不同”,并没有加以理会,但随着次数的增多,我的心不由生了厌倦之情,终于有一次,当历史再次重演时,我不由自主地脱口说上一句:“伟彪,拜托你别说话了,请你别再回答我的问题了!”在那一节课后,我很快就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此时此刻,凝视着孩子眼中的那丝丝委屈,读着那带有指控意味的眼神,我的心不禁一阵抽搐:“我口中那么随意而出的一句话就扼杀了这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把他那好不容易才萌发出的热情给活生生地掐死在摇篮中。”仔细想想:如此一来,他近来的变化的确是有根可循了。刹那间,我知道自己错了,而且错得难以原谅。作为一名老师,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从教经验的班主任,我竟然以那么简单粗暴的方式方法去对待一个孩子,而且那还是一个这么特殊的孩子。我明明清楚地知道:伟彪缺乏母爱却又极度地渴望母爱,缺乏爱的童年使他的心性远远小于他的实际年龄,他的做法虽然不当,虽然给老师添了麻烦,但是那绝非是故意挑衅,他那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去争取老师、同学的关注啊。在他的天地中,最不缺乏的就是批评、拒绝,我怎能那么残忍地对待他?我怎能那么随便就给他添上一“刀”呢?而且还是在他力求转变的关键一刻。
  当着家长的面,我诚恳地向伟彪承认了当时的做法不对,同时也与家长一道教育了他,让他明白应该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伟彪点头答应了。就在当天下午第一节的语文公开课上,我找机会让举手的他站起来给同学们读新词,虽然他读得并不流利,但是他那久违的笑容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上。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为了诊断运营隧道病害的程度,评价隧道的安全状况,分析了造成隧道衬砌背部存在缺陷的原因。阐述了采用地质雷达对隧道衬砌质量进行无损检测的原理及方法,井对某公路隧道进行了健
一、文化为何成为当今学校管理的热门话题? (一)文化的磁力:文化在学校的管理中产生一种特殊的精神“电磁场”,时刻辐射着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使师生们产生使命感、自豪感
生物科学史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将笔者在教学中发掘科学史素材以期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些探索就教于同行。  一、挖掘科学史问题因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 点拨前沿,思考未来,发展兴趣。如高中选修教材《基因工程简介》这一节,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笔者将生物学原理、科学方法与技术的发展历程相结合,在发掘基因工程这一科学技术发展史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原理知识的掌握,认识
审美能力是个人所具有的与进行审美活动相关的主观条件和心理能力。引导学生欣赏、评述课本中的优秀美术作品,发现、欣赏生活中的美.有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