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泳能力对体长的响应及其在鱼道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 :农业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hsmit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鱼类体长对游泳能力的影响并为鱼道水流的设计提供参考,该研究在封闭水槽中使用“递增流速法”测试了海南省某水利枢纽鱼道目标对象的游泳能力,并用Origin软件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得到了试验鱼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和爆发游泳速度的直线回归方程和Kaplan-Meier曲线.结果表明:1)随着试验鱼体长增大,相对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和爆发游泳速度(体长/s)均减小,体长和鱼类速度的相关关系可用直线方程表示,且数据经过对数变换后的直线方程拟合效果比未经过对数变换的拟合效果更好,其中R2由0.664~0.725提高至0.907~0.933.2)根据鱼道设计规范、导则及文献,结合本工程目标过鱼对象的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和爆发游泳速度(m/s),建议本工程鱼道进口诱鱼流速控制在0.35~0.47 m/s,池室流速控制在0.21~0.59 m/s,竖缝流速控制在0.57~0.74 m/s,出口断面至下一个池室之间的流速控制在0.21~0.50 m/s.鱼类体长对相对游泳速度(体长/s)产生了负面影响,鱼类游泳速度及其变化规律可对鱼道水流设计值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以非洲猪瘟病毒(ASFV)、猪瘟病毒(CSFV)和猪水泡病毒(SVDV)为研究对象,建立可以同时检测和鉴别诊断这3种病毒混合感染的多重荧光RT-PCR方法,并与单荧光RT-PCR进行比较.经荧光
在甘肃农业大学试验田布置14个田间试验处理,研究不同氮磷钾含量配比对陇油7号冬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施氮比例(磷钾施用量一致)和施磷比例(氮钾施用量一致)较高时,冬
通过对NCEP再分析资料(分辨率1°×1°)、常规高空气象观测资料、MICAPS预报场以及多普勒雷达资料的运用,从动力、不稳定能量条件、雷达回波等方面对2019年6月固原市一次强对
甘肃省引洮供水二期工程是甘肃省影响深远的惠民工程,其施工主要以输水隧洞为主.四干渠输水隧洞地质条件以砂岩、马兰黄土为主,围岩稳定性差,经技术方案比选采用铣挖法开挖、
沿淮地区水稻种植后土壤质地黏重加之秸秆还田量大制约了小麦生长,耕作和播种方式的合理搭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于2017-2019年在泗洪设置了不同耕作方式(耕翻、免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