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hua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知识勤奋执着创新
  杰出的科学天才,伟大的物理家,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曾把自己的成功概括为:成功=艰苦的劳动 正确的方法 少说空话.这里所谓“艰苦的劳动”与“正确的方法”中含盖着他获取与运用知识及经验的整个过程。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将自己创新的体会概括为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他们之所以把知识放在他们人生格言的首要位置,无可厚非地说明知识在他们成功事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知识是人们在改变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古今中外,翻开历史的画卷,不难追寻到凡是有所创新者,皆具有丰厚的知识文化。古希腊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哲学家、西方文艺理论的真正奠基者亚里斯多德,十七岁在雅典就读柏拉图的“学园”受教20年,为学员中出类拔萃者。后来,在自己开创的学校里十三个年头,他一边教书,一边写作,被恩格斯称为古代“最博学的人。”今天传有他所著《修辞学》、《诗学》是古希腊文艺辉煌成就的总结。此外,他还是逻辑科学的创立者,现有逻辑推理“三段论”就是他提出来的。有人会说像亚里斯多德这样的实属天才。而天才是什么?鲁迅说:“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和聊天得时间都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了。”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惜时如命的精神,鲁迅在他56岁的生命旅程中,广泛涉及到自然、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又连续发表了小说《孔乙己》、《药》、《风波》、《故乡》、《阿Q正传》、《祝福》等,更深入地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这些作品都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一生著译一千多万字,留给后人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实,天才在于勤奋,在于把知识内化成自己敢于创作的不竭动力与源泉。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创作的原动力。那么促使这一原动力凝聚成巨大潜动力并转化为创造力的力量就是知识。爱因斯坦源于对数学与物理的着迷而立志自学高等数学与物理。设想。如果他仅仅是对物理学与数学感兴趣,而不是潜心学习数学、物理学的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不是借助当时洛伦兹和普朗克等物理学家最新的研究和测量成果,不是继承了包括牛顿有关万有引力的研究成果,在一所简朴的房子里堆满了书籍与笔记,每天工作好几个小时,就不会有震惊世界的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他的惊人发现让人们不停地追求科学的真相。同样,达芬奇源于对绘画的极大兴趣,而事实上,14岁的达芬奇进入著名的佛罗伦萨雕刻家、画家和许多卓越作品的大师安德烈·韦罗基奥的工作室,在那度过了6个年头,在那里大胆实践,认真钻研。事实上,达芬奇总是把他的笔记本系在腰带上随身携带,本子上画满了人们的面孔和躯身、动植物的速写,写满了寓言、格言、哲学和科学结论的文学札记,图画、公式、建筑的速记。这些笔记证明了天才的达芬奇的学识的渊博,他的超人的工作能力。事实上达芬奇工作来比较慢,并且总是无休止地进行试验。他创作的《最后的晚餐》等十五幅彩画,分散在各国的博物馆里。《蒙娜丽莎》是西欧艺术史上第一幅心理肖像画。正所谓知识就是力量,只有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一个人才能创造更多更好地物质财富的精神财富。
  有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是他的机遇好,却不知道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如果没有平常日积月累的知识,即使流再多的汗水,在科学上也出不了灵感。即使机遇再好,可能视而不见。很多人都看见过水壶盖跳舞的情形,可又有谁对此感兴趣呢。而瓦特却对此乐此不疲,看得出神。为了这个“奥秘”做进一步的研究,瓦特虚心向机械制造即使工人学习,在机械师约翰·摩尔根、布莱教授那里刻苦学习十多年科学理论技能后,终于在1781年发明了蒸汽机。随后蒸汽火车、蒸汽轮船便应运而生。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发明承载着艰辛的学习和研究过程。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如果不是从小聪明好学,熟读四书五经,17岁离家游学外出,而后又潜心研究天文、数学并积累丰富的知识,尤其在天文学方面具有高深的造诣,博学多才,就不会被汉安帝任命为太史令,也不会创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正如一次电力部门召开一次座谈会上,研究大雪后,电线被积雪压断的问题。当时各类技术人员七嘴八舌地谈自己的想法,正是有人随便一说:开直升飞机去扫雪!激起了工程师的灵感。结果经专家论证,用直升飞机扫雪既简单又高深,然而那句话仅仅引发了工程师的深入思考,对于其他人也只是一笑而过罢了,因为工程师是具备能够独立完成一套专业技术设施并能施工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他具有相当丰富的知识体系与实践经验。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解决这样一个久悬未决的难题。
  只有刻苦学习,掌握丰富、扎实的基础、专业知识,长期不懈地勤奋努力(汗水),将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不放过昙花一现的思想火花,及时捕捉和运用探索中的孕育和发展的灵感,做“有心人”,善于把握和抓住机遇,才能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有所成就,有所作为。然而,创新光靠书本上的知识,前人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实践中大胆尝试研究,收获实践中的“真知”。假使居里夫人没有经历上万次在沥青中做提炼的化学实验,就不会发现“镭”这种放射性元素;假使爱迪生没有曾对6000中植物纤维做灯丝材料实验,就不会有今天给千家万户带来光明的电灯;假使没有李时珍千辛万苦30年走遍名山大川,也就不会有今天百万字巨作《本草纲目》……
  正如爱迪生所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用这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凝聚起来的知识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音乐家贝多芬从五岁开始学习弹琴,每天要坚持练到晚上12点钟,接受父亲严格的音乐训练,学会了弹琴与作曲。而二十八岁的时候听力开始减弱的他仍然坚持向莫扎特求教。尽管五十岁时两耳失聪,但仍坚持学习与创作。他一生谱写了九部交响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他的音乐创作,集古典派大成,开浪漫派先河。他一生对音乐知识的求贤若渴,执著的创造精神,对命运不公的不屈不挠,怎能不让人为之叹服呢?
  贝多芬的经历说明:不论你原本是生活贫穷还是身体不健全,都可以通过汲取知识养料,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与钻研,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半身瘫痪的张海迪是成功者,脑瘫的霍金是成功的。身残志坚也可以无坚不摧。相比之下,我们这些健康的人更应该学会充分有效地利用知识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我叹服于在世界各门科学文化领域中作出卓越贡献的人们,感叹于他们身上那种执着的创新能力与精神,更折服于他们对知识的孜孜不倦、百折不挠、批判审慎的追求。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更关注与我们如今的教育现状。现在很盛行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倡导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无可厚非。但试想:一个连基本的数学计算公式与数量关系都没有真正掌握通透的学生,他怎么能得出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呢?再试想对一个词语还没有理解的学生,他(她)怎么能造出别具一格的句子,怎么能写出独具匠新的文章呢。在教学中,我们固然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培养,但首先应侧重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上,侧重于引导学生对知识深入理解与触类旁通能力的培养上,切不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记得北大的一位教育家这样说: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都不了解,对所从事的专业知识技能都没能掌握,何谈创新呢?发人深省。有一句话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伤仲永七岁会出口成章,为什么后来会变为普通人。是他因从小聪慧好学,四书五经能熟读成诵,七岁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创作基础与能力。后来他的家人不注重培养,自视清高,最后落得个骄兵必败的下场。
  那些唐诗宋词大家们大多进士出身,满腹经纶,才能出口成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堂上往往是那些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强的学生才能闪现灵光,才能发表出独到的见解和获得独特的解题思路与方法。那些比一般孩子读书读得多的人,才能写出令老师满意的文章。
  知识随着时代的进展不断增多,据统计,每隔10~15年,知识的总量就增加一倍。知识无限,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学校把所学知识学到手,因此,重要的是先把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就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中小学的教育内容,就是基础知识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博览群书,开阔视野。
  知识犹如地基,只有地基打得牢不可动,才能创造出千姿百态的高楼大厦,但愿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能够在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滋养下,能够学会批判的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文化理念与经验,创造出更加辉煌,更加璀璨的诗篇。
  参考文献
  [1]《一百名人》
  [2]《名人传》
  [3]《百科全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讲述了在表现性目标导向下的任务驱动式的网络教学课例,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注重技能培养、重视多维评价、提倡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表现性目标导向 任务驱动 网络教学 课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武马群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课例主要分析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掌握修改格式和背景、插入多媒体以及学会简单动画设置  能力目标:培养
1、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1违背建设工程操作程序  如不经可行性研究认证,不作调查分析就对工程项目拍板定案;没有搞清楚工程地质、水文情况就仓促开工;建筑施工图纸未经建设图审中心审查或无证设计、任意设计、施工详图不明确或不齐全,不按图纸方程式;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车运转或者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盲干行为,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导致房屋倒塌事故常有发生。  1.2工程地质勘察原因  未认真进
摘要:培养合格优秀的幼儿教师,新的篮球玩法,激发幼专生的创新思维。游戏追球,游戏老鼠过街,游戏撞墙接力的组织及教学。灵活地把幼儿基本动作运用到篮球游戏中,达到创编游戏的目的,提升学生作为幼儿教师的素质。  关键词: 篮球 游戏 幼专体育 运用 作用  篮球是人们熟知的一种传统的体育活动。在篮球的教学中,传球,运球,投篮,打比赛,步伐移动,战术的配合运用以及篮球规则等等,这些都是在人们心中形成的传统
【摘要】论文将从200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出发,通过《项链》一课的阅读教学来探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阅读问题,就我国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个性化阅读的缺失,提出几点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拙见。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语文个性化阅读《项链》  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中的阅读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从“知识和能力”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怎样的教学语言直接决定着他上这节课的效果。本文从充满激情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励性的语言、规范标准的读音等几方面论述了语文教师采用这些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语言激情幽默风趣规范标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修改以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一要坚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方向;二要使得《标准》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全面;三要使得《标准》更加适合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习评价;四要进一步处理好过程与结果、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生活情景与知识系统性等四个关系。因此在使用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时,要正确处理好三个矛盾与三种关系,即:保持与课标一致性和特色的关系、学科体系逻辑性完整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也是语文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识字量,让学生轻松进行大量的阅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的热点。那如何更好地提高语文识字教学效率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识字兴趣,让学生“乐”学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有识字的乐趣。识字是枯燥的,想让学生识字对识字有兴趣,那我们可以利用有趣活动来达到了让学生牢记生字的目的。可以利用
摘 要:本文以小说《傲慢与偏见》为基础,通过小说所反映的几桩婚姻:主人公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完美婚姻,简和宾格莱先生的幸福结局,夏洛特和柯林斯的现实婚姻,莉迪亚和军官威克姆的婚姻,来剖析爱情和经济是构成美好婚姻的必备条件,并道出了小说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爱情;经济和婚姻; 现实意义  一、引言  从古至今,爱情一直是人们常谈不衰的话题,有情人终成眷属,喜结良缘,这是每个人所期盼的理想婚姻
文章摘要:新课程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了让学生善于质疑问难,进行课堂探究,我以《打电话》这篇文章为题材,对文中男主人公"善意的谎言"这个疑难点进行点拨教学,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发现,使他们敢想、敢说。教学实践证明,质疑的过程就是对文章进行深层次探究的过程。当学生怀着强烈的质疑意识进行探究和发现时,他们可以从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
【摘要】灵动的课堂,就是有生气、有活力、和谐融洽、充满张力的课堂。以灵动为核心,倡导教师学会欣赏,巧用提问艺术,关注独特个性,还原人文之美,激发创造欲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灵活地教,学生灵活地学。在追求灵动的教学艺术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堂灵动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语文味”这三个朴实而厚重的字眼,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同时也有越